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柞蚕丝是野蚕丝的一种,是高级纺织材料。在天然纤维中柞蚕丝的强度仅次于麻,伸长度仅次于毛,柞蚕丝的水湿强度比干燥强度高,耐水性、吸湿性与耐晒强度较桑蚕丝大,具有穿着坚牢、耐晒、富有弹性、滑  相似文献   

2.
丝绸产品一般由桑蚕丝和化学纤维等长丝作为原料,也有少量产品是用这些长丝和棉、麻、毛等短纤维交织而成。丝绸原料大致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常用的有天然纤维中的桑蚕丝、柞蚕丝,及其由蚕丝的下脚原料制成的绢丝,紬丝;人造纤维中的粘胶丝、醋酸丝、铜氨丝;合成纤维中的锦纶丝、涤纶丝、腈纶丝等。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属化学纤维。各种纤维的特性对绸缎的服用性能影响较大。桑蚕丝是由蚕茧缫丝而成,它除了有独特的光泽、洁白而莹亮的外表外,其丝身柔软而滑爽,吸湿性能也佳,强力和弹力又适中,对冷热的反应还具有  相似文献   

3.
柞蚕在山野柞树上放养,俗称野蚕。盛产在我国辽宁、河南、山东等地区。柞蚕丝具有粗糙坚韧的特性,单纤维要比家蚕丝粗二倍,一般在5旦左右,含胶量和色素均比桑蚕丝高。强力反次于植物纤维中的麻,伸长率在天然纤维中仅逊于羊毛。柞蚕丝润湿后的强度比干  相似文献   

4.
《丝绸》2021,(1)
木薯蚕丝作为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野蚕丝,其结晶结构、热学性质和力学性能显著不同于桑蚕丝,对木薯蚕丝二级结构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构效关系,拓展其应用领域。~(13)C CP/MAS NMR技术是研究蚕丝丝素蛋白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通过~(13)C CP/MAS NMR测试,分析了木薯蚕丝丝素蛋白的二级结构特征,并将其与桑蚕丝和柞蚕丝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桑蚕丝中Gly的含量较柞蚕丝和木薯蚕丝高,木薯蚕丝与柞蚕丝相近; Ala的含量及其β-sheet结构较柞蚕丝和木薯蚕丝低,木薯蚕丝最高,三者的α-螺旋结构相差不大;桑蚕丝的不定形区含量最高,木薯蚕丝最低,与柞蚕丝接近。  相似文献   

5.
李春萍  潘志娟 《丝绸》2000,(7):37-38
根据桑蚕丝、柞蚕丝截面形态及面积大小的差异,利用显微镜与图像处理技术,对桑蚕丝和柞蚕的截面面积进行统计测定,以此为基础,藉助于普通生物显微镜,对娟丝落绵中桑蚕丝/柞蚕丝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朱善长 《印染》2004,30(7):56-56
问:怎样使柞蚕丝纺织品染得乌黑亮丽?答:柞蚕丝和桑蚕丝虽同属蛋白质纤维,但后者容易染黑,而前者却不易染得乌黑亮丽。据有关文献介绍,柞蚕丝的丝胶含量比桑蚕丝约少12 %~15 %,分布在丝朊外围,并扩散到丝朊内部。柞蚕丝还含有微量的单宁,与丝胶或丝朊化学结合。单宁遇蛋白质或胶质即凝固产生沉淀,是一种难溶性盐类。丝朊内外还含有色素,而且柞蚕丝含有较多草酸钙,其丝胶及杂质在水和酸、碱溶液中的溶解性比桑蚕丝差。因此,柞蚕丝的脱胶较为困难。生产实践发现,要使柞蚕丝的色泽染得乌黑亮丽,必须在精练后与染色前之间增加一道工序:用1.5~2…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木薯蚕丝的结构和性能,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等仪器与测试方法对桑蚕丝、柞蚕丝及木薯蚕丝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木薯蚕丝的形貌结构与柞蚕丝相似,木薯蚕丝表面有纵向的条纹及块状或颗粒状的结晶物,横截面面积较大且扁平,而桑蚕丝表面光滑,横截面较圆整;木薯蚕丝与柞蚕丝中存在 Ala-Ala-Ala 结构,而桑蚕丝不存在,可利用特征吸收峰区分不同品种蚕丝;木薯蚕丝既有α?螺旋结构,又有β?折叠结构,并以β?折叠结构为主,显示出了高度的结晶β?折叠结构;桑蚕丝、柞蚕丝、木薯蚕丝的线密度分别为3.13、6.13、4.18dtex;木薯蚕丝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均高于桑蚕丝,与柞蚕丝接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罗嘉 《四川丝绸》2008,(2):15-17
柞蚕丝与桑蚕丝在性能上有很多相近之处,但也有不同,根据柞蚕丝的特殊性,介绍了在织造过程中准备工序中的蒸丝工艺的形成原理、蒸丝设备及蒸丝操作及产生疵点的改正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桑蚕丝与柞蚕丝在是否增重检验中的区别,本文将桑蚕丝、柞蚕丝填充物按标准GB/T 24252—2019附录中3种方法进行试验,发现两者的试验结果不具有统一性。通过感官鉴别、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柞蚕丝与增重丝中的不溶物,两者存在差异。表明柞蚕丝的增重检验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晓一 《中国纤检》2011,(19):26-27
蚕丝素有“人体第二皮肤”之美誉.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等优点为一体的天然纤维。在我国古代.蚕丝一直是富贵人士追捧的对象,达官贵人争相以穿丝料的衣物为荣。古人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当下,以桑蚕丝或柞蚕丝为主要原料做内质的蚕丝被.以其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  相似文献   

11.
方方 《针织工业》2015,(8):64-67
为了研究FZ/T 40005—2009标准中两种化学测试方法在定量桑蚕丝与柞蚕丝混合产品中纤维含量结果的差异,试验分析桑蚕丝和柞蚕丝的外观、燃烧特征、纵向形态及不同颜色桑蚕丝和柞蚕丝在两种试剂中的质量变化率。选取有代表性的混合样品分别采用氯化钙-乙醇法和四水硝酸钙法进行定量测试,观察试验残留物,并对测试结果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定量测试浅色桑、柞蚕丝混合产品时无显著性差异,对于部分深色桑、柞蚕丝混合产品需要配置柠檬酸三钠和低亚硫酸钠脱色剂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后的样品定量修正系数取0.98时,试验结果符合标准允差±1.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差别化柞/桑弹力真丝的弹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宇岳  林红 《丝绸》2000,(12):24-25
对差别化/桑弹力真丝、柞蚕丝、桑蚕丝的急弹性和缓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柞蚕丝、桑蚕丝与柞/桑弹力真丝之间弹力性能的联系,证明了纤维材料的差别对纤维性能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探索研究了差别化柞/桑弹力真丝具有良好弹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蚕丝纤维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为了研究并提高蚕丝的利用价值,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TGDTG分析仪等对桑蚕丝、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的形态结构以及热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薯蚕丝的表面形貌与柞蚕丝类似,表面沿纵向存在多条凹凸不平的裂纹,而桑蚕丝表面平整光滑;从3种蚕丝的X-射线衍射强度曲线以及红外光谱曲线可以看出,3种蚕丝在整体结构上没有明显差异;从热分析的测试结果来看,木薯蚕丝和柞蚕丝的热稳定性较桑蚕丝好,其良好的热学性能特点为蚕丝复合材料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步入 2 1世纪后 ,人们对服装的舒适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天然纤维面料吸湿透气、穿着舒适 ,但在强度、折皱弹性、耐磨性等方面不如合成纤维 ,故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交织、混纺的面料可获得一种全新的风格及优越的服用性能 ,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Tactel纤维是聚酰胺 66经特别制造而成的异形丝 ,质轻柔软、覆盖性好、光泽独特。Tactel与桑蚕丝交织的面料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面料的优点 ,制成的服装坚牢耐用、吸湿透气、手感柔软、保形性好 ,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2 产品设计2 .1 产品规格产品规格如表 1所示。本设计采用杜邦公…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天然野生柞蚕丝与桑蚕丝有很大的区别,缫丝准备对桑蚕丝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即用水煮使丝胶脱胶1-2%,以能缫制成所需的条价。可是,这种方法对有硬壳的柞蚕丝就不那么容易,原因是其内在的无机沉积物形成了一个由胶物质胶着的胶囊。不同的煮茧方法和缫丝系统在一些文献中已经述及,其中酶再生法似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但它的主要弊端是柞蚕茧长时间暴露在酶溶液中使纤维间抱合效果下降,以致影响后续织造工序。在本次调查中,用不同的碱煮革方法与目前的酶煮革法进行于缫柞蚕丝比较,本文介绍了比较结果。二、实验将…  相似文献   

16.
姜淑媛 《丝绸》2007,(11):17-18
将柞蚕丝与桑蚕丝混缫形成复合丝,使得两种纤维的性能优势互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档蚕丝产品的优良性能和使用价值。实践证明,该产品外观及性能更加优良,生产工艺简单、可行,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柞蚕丝作为衣着和装饰用高档原料,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对柞蚕丝的制丝和织造工艺的分析以”及与桑蚕丝的性能比较,指出二者在工艺方法上有很多方面可以互用,但实际生产中还是要重点对柞蚕丝的优势加以利用,才能制织出更好的柞蚕丝织物。  相似文献   

18.
郭英德 《丝绸》1992,(4):31-32
经生产实践表明,用兰纳洒脱染料染色柞蚕丝和桑蚕丝产品,具有比中性、酸性、直接染料较多的优越性,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其染色性能及工艺特点,并对有关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型仿丝绸织物不仅特性、风格方面各具特色,如轻薄、干爽、柔软、悬垂性、丝鸣效应等,又如象桑蚕丝、柞蚕丝、绢丝等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再说来用的技术也各不相同,由于丝绸类织物的品种繁多,规格不一,目前又有不少是运用新合纤的新型仿丝绸织物。有时,往往是同一类织物,同一类风格,应用的却是不同的高新技术。新型仿丝绸织物的关键性能是获得“超级悬垂性”,同时要求创新风格,具有新的特色。鉴于日本仿丝绸产品品种很多,这里只能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品种作介绍,作为开发有关产品的启示。并希望在开发品种时仿中有创,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20.
柞蚕丝及苧麻两种天然纤维均为我国特产,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产量都占世界年产量的80%。麻及麻的混纺织物,是近几年来的新兴品种,尤其是丝麻品种,近一二年来,已成为国际市场高贵的热门货。据上海纺织品调研组介绍,麻及麻的混纺织物予计将攀登高峰,1981年在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