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对省间联络线功率控制要求更加智能与更加严格的趋势,对比目前省间联络线的主要控制原理与调度手段,分析建设负荷平衡实时调度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省级电网负荷平衡实时调度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进一步结合湖北电网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负荷平衡实时调度系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蒙西电网风力发电三公调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各风电企业的合理权益,促进电网和风电场协调运行,研究电网在不能全额接纳风电的情况下,风电场间的有功功率分配方法,即"三公调度"方法。分析和对比了多种可能的风电三公调度方法。根据蒙西电网现阶段采用的风电有功功率分配办法和应用情况,对近几年的风电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蒙西电网采用的基于多种策略的三公调度措施是有效的,该措施在促进风电行业良性发展、缓解场网矛盾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建立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和建立大运行体系的部署,结合湖北电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设适应大运行模式的湖北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愈来愈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调度自动化系统,配备快速、准确、可靠、功能强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各元素全过程的监视控制,以达到频率——有功功率、电压——无功功率的电网指标的实现。以满足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态势感知的电网自动智能调度架构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对电网调度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智能调度支撑体系。在智能电网调度领域已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态势感知的自动智能调度体系架构,以期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发展趋势和过程的准确掌控。文中首先分析了传统电网调度的不足,介绍了电网态势感知及运行轨迹的概念及其表征方法,然后提出了自动智能调度的总体目标,给出了自动智能调度的功能和技术体系框架,主要包括感知预测、风险分析、辅助决策、自动控制等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网调度领域的技术现状,指出了实现自动智能调度所要重点突破的8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种通用型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适用于多种标准数据接口及电力通信协议,具有功率控制功能。电网公司向风电场发出电网调度指令,风电场变电站根据其指令中要求的有功功率输出,通过标准数据接口,系统自动发送对风机的功率控制命令,使得风电场的实时功率尽快的达到或接近电网指令限定功率。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风电场监控智能通信管理终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内蒙古西部电网调度中心用于大规模风电场信息采集和监控的FR1智能通信管理终端的相关技术和功能.FR1基于OPC接口与风电场本地监控系统通信,完成风电数据采集任务,使用扩展IEC 60870-5-102规约,通过调度数据网络或专线通道将风电场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上传到内蒙古西部电网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可以通过FR1向风电场下发功率控制和电压控制设点值,在线控制风电场有功功率和升压站母线电压.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下可视化技术的展望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综合分析智能电网和电网调度的发展状况,结合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论证调度员在新型的智能调度系统中承担的重要工作角色,提出"以调度员思维模式为框架,以可视化界面为功能模块,以互动计算为系统核心"的智能调度构架,其能适应电网在多个维度上的特点,进行多方面协调。指出了建设智能调度,在人机一体化协同决策模型、数据融合、态势可视化、快速仿真和建模、智能告警、智能调度及备调系统,应急指挥中心一体化、调度员行为后评估等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必然对其中心枢纽电网调度提出同步要求.从调度的常规工作着手,通过对国内外电网调度现状的分析及总结,构建出智能电网调度的总体体系架构.指出打造智能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广域自适应保护系统、电压和频率自动调控系统、调度业务智能工作平台、事故处理决策系统等全方位的调度支持技术平台,是实现智能电网调度...  相似文献   

10.
风电大规模集中接入给电力系统有功调度与控制带来新的挑战。依据风电调度权的不同,提出含风电的上、下级电网交互式协调调度策略,同时提出松弛联络线功率和松弛风电功率的概念,并将此松弛功率作为上、下级交互调度的接口,以应对风电功率波动对电网调度造成的影响并最大限度提高风电的接纳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经济性最优的调度模型。由于涉及不同区域的调度问题,对风电功率和联络线功率成本采用边际成本的定价形式并对边际成本的不同确定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调度权在下级调度方式并将两区域边际成本的均值作为联络线功率成本调度时,全系统经济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李小平 《湖北电力》2011,35(4):1-2,29
文章分析了湖北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形势,以确保电网安全为核心,以省地一体化调度管理系统为依托,提出应加强二次系统管理、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和全面规范调度工作流程,以适应“大运行”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12.
随着风电场接入电网的容量越来越大,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运行会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了政府管理对风力发电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建立风力测量及功率预测系统、配置有功功率控制系统等来提高对风电场的运行管理水平,讨论了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对调度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电网接纳大容量风电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变电站设备监控业务的开展和交直流混合互联大电网协调控制的需要,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接入和交换的数据种类和数量均较以往大大增加,承载的业务也更为多样化,这就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在线运行分析和预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线监测评估技术,提出在线监测评估的软、硬件架构,并在安徽省调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进行了工程应用,实现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在线监测和智能评估预警,有效提高了系统在线监测能力和风险防御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司"大运行"体系逐步深化,四个"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备用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升互备电网的运行协同能力和整体驾驭能力,研究利用现有调度数据网双平面基础设备,通过GRE等技术实现智能电网控制系统通过调度数据网络同时采集本地区和互备地区的厂站信息,实现应用级的系统互备。结果表明,通过部署区域互备系统能够提供可靠的地区系统前置网络、互备系统后台交互网络、系统远程工作站交互网络,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集约化与一体化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电网运行控制的基础,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将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文中综述了国内外电网智能调度的实践情况,对智能调度的需求、考虑因素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智能调度中心的层次结构,并对智能调度中心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实现有功-无功协调调度是促成"未来一体化大电网调控系统"建设中的关键一环.为解决调度中存在反复调节、难以协调冲突等问题,采用多智能体技术,智能组织多种有功调控资源和无功调控资源,建立电网有功-无功协调调度模型;为解决电力系统环境在多智能体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问题,采用多智能体深度确定策略梯度算法,设计适用于有功-无功协调调度模型的电力系统多智能体环境,构造智能体状态、动作和奖励函数.通过算例仿真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智能电网的重视力度,利用调度控制系统实现智能电网运行及管理的升级优化,实现了电网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改善.本研究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发展现状出发,确定其设计过程中的总体思路及系统框架.在具体案例基础上,深入拓展和完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完成框架结构和功能管理的优化,望为今后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它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和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在智能处理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区别,提出了SCADA面向设备建模,调度与变电站模型的源端维护方法,分析了子站SCD与主站CIM模型及其映射关系。为今后智能电网调度能充分实现信息交互、需求交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Agent的智能电网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电网调度面临着挑战,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智能电网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成为了大势所趋.分析了传统调度体系的局限性,为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构建了多智能体型的体系结构,阐述了多智能体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构建了智能电网下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重点介绍了智能电网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代伟 《湖北电力》2002,26(4):57-59
回顾了湖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对当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网中的作用进行了描途,对“十五”湖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