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砖瓦》2016,(3)
介绍了利用建筑渣土生产烧结墙体材料的原料处理、自动化切码运、干燥与焙烧等过程,对建筑渣土资源化处理提出了一个技术、装备和产品的解决方案,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砖瓦》2021,(5)
某烧结砖企业利用一次码烧隧道窑焙烧工艺技术生产固废烧结砖过程中,因在建筑渣土、锅炉渣、煤矸石的固体废物处置中,忽略了建筑渣土中碳酸钙成分偏高的问题,导致出窑产品质量出现了石灰爆裂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分析了石灰爆裂的原因,并指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砖瓦》2017,(11)
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成为我国新型建材发展首选道路,而充分利用建筑渣土资源,采用新型的"二次码烧"工艺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不仅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可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首选道路,而充分利用建筑渣土资源,生产新型烧结墙体材料,不仅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可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针对建筑垃圾(渣土)的特性,从产品的品种着手,提出对原料预均化、切码运系统等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建筑渣土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中旧城区的改造整治产生大量建筑渣土,有资料表明,拆除1m^2建筑物产生0.5~1m^3建筑渣土,每1万m^2建筑施工过程会产生500~600t建筑渣土,目前国内外主要利用建筑渣土作为再生建筑材料和地基处理材料。利用建筑渣土作为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材料,不但可减少建筑渣土排放污染且可降低造价,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建筑渣土特点的分析,研制了用于处理建筑渣土的新型挤压成型设备。新型设备使用了螺旋装置对建筑渣土进行挤压和过滤,将高含水量的建筑渣土转化为低含水量、易于成型的渣土,既避免了原状渣土堆放困难和外运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又为渣土后续再利用提供了可能,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金华市将建造一个年处理能力达到100万吨的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并形成集建筑垃圾处置、商品混凝土、干粉砂浆、再生制品于一体的资源再生产业园。以往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市区多采用填埋方式,每年"回炉"再生成各类建材的建筑垃圾数量不多。目前,市区没有一个固定的渣土储运场和专用综合处置场,3家正规建筑渣土处置运输公司会把建筑垃圾拉  相似文献   

8.
建筑渣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南 《山西建筑》2007,33(7):171-173
针对城市旧城改造、整治过程中产生的建筑渣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处理手段,同时对建筑渣土作为路基填料的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建筑渣土物理成分和基本力学性能指标的试验,得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价值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建筑垃圾渣土在世博园区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海世博会园区原有厂房等建筑物拆迁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与建设场地原状土体相混和,形成建筑垃圾渣土。结合工程实践,总结采用高强高耐水土体固结剂(简称"HEC"固结剂)固结建筑垃圾渣土,应用于世博园区道路路基加固处理和半刚性基层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副产物,盾构渣土由于产量大、流动性强、含各类添加剂而难以处理,是“无废城市”建设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探索更有效的盾构渣土处理处置方法,本文从渣土生产过程出发,详细阐述了不同地层下渣土的不同特性,以及对应的渣土改良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盾构渣土处理处置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盾构渣土直接利用技术应用较多,但是处理量有限,效率不高;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较多,但是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市场化难度较大。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目前渣土处理处置领域存在的三大问题:盾构渣土分类与利用缺乏标准支撑、盾构渣土管理数字化程度不高和盾构渣土的利用效率较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成分复杂、火山灰活性低是制约建筑垃圾分离渣土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原因。研究了建筑垃圾分离渣土的热活化处理及其在盾构注浆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分离渣土主要由惰性水化产物、石英或方解石组成,经过热活化处理后,建筑垃圾分离渣土中形成了新的活性组分,部分取代粉煤灰和天然细砂后能够促进水泥基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反应。考虑活性激活效果和经济性,热活化温度500~800℃为宜。使用热活化温度为500℃的建筑垃圾分离渣土制备的盾构注浆料性能符合DB11/T 1608—201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建筑渣土是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废弃物,一般大多数工地处理渣土除部分填坑、垫道外,都要花费大量资金运出场外处理掉。为了减少再处理渣土的费用,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找出了一条解决部分渣土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新途径,即制作规  相似文献   

13.
短讯     
青岛鼓励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出台新举措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办公厅以"青政办发〔2013〕12号"发布《青岛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置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收取"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中可资源化利用部分"处置费用的使用办法,核心是:给出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再生利用的具体鼓励措施。该《管理办法》除规定:根据《青岛市建筑废弃物  相似文献   

14.
夏志勇夏皖 《砖瓦》2022,(10):28-33
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中的建筑垃圾、渣土等废弃物产生量也越来越多,给垃圾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如何将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再次回收利用,减轻垃圾处理压力,是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主要综述了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制备烧结墙板的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原料通过过筛、粉碎、碾磨、陈化等一系列作业后挤压成型为砌块坯料,坯料经过码坯、烧结、填充功能材料形成定型的砌块部件,最后将砌块部件堆砌形成墙板。研究表明该工艺流程合理,通过研究发明的工艺技术装备,能将建筑垃圾、建筑渣土、淤泥等废弃物再次利用制成墙板,实现“变废为宝”,给城市垃圾处理减轻了负担,也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本研究发明墙板的原料中减少了黏土使用量,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烧结墙板成品环保、可靠。  相似文献   

15.
墙体材料改革已经遍布全国许多省市,当前相当多的新型墙体材料所用的原料仍然是天然砂、石。城乡建设突飞猛进,在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进程中,旧房屋的拆除非常普遍,产生了大量的混凝土碎块、砖碎块等建筑渣土。发达国家对建筑渣土的利用已取得许多成功的处理技术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对建筑渣土的回收利用可首先考虑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制作非承重新型砌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一种机制,寻求降低工程造价和墙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墙体材料改革已经遍布全国许多省市,当前相当多的新型墙体材料所用的原料仍然是天然砂、石。城乡建设突飞猛进,在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进程中,旧房屋的拆除非常普遍,产生了大量的混凝土碎块、砖碎块等建筑渣土。发达国家对建筑渣土的利用已取得许多成功的处理技术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对建筑渣土的回收利用可首先考虑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制作非承重新型砌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一种机制,寻求降低工程造价和墙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砖瓦》2016,(5)
正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垃圾的处理成了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当下,各地对建筑垃圾主要采取填埋、堆放的处理办法,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率较低。2016年2月,淮南市城市建筑垃圾收集处理项目投产试运营,为安徽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开创先河。1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建筑垃圾产量水涨船高建筑垃圾常被人们称作渣土,实际上,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砖渣、弃料及其他固体废弃物,都  相似文献   

18.
日益增长的三江口河道淤泥和建筑工程产生的建筑渣土已经成为宁波市城市建设良性发展的负担。随着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政策的推行与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需求,利用三江口河道淤泥与宁波市建筑渣土来制备烧结节能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宁波市三江口河道淤泥和建筑渣土的资源量,进行了河道淤泥和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的经济分析以及河道淤泥和建筑渣土制备烧结节能砖的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9.
何永江 《四川建材》2018,(2):229-230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渣土,通过对渣土进行有效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工程建设对于施工现场环境的污染。对此,本文首先对建筑渣土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然后以某建筑工程为研究实例,对施工现场渣土管理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20.
余泥渣土的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余泥渣土产量日益增加,传统的填埋方式已不再适用。利用余泥渣土处理设备对余泥渣土进行泥砂水洗分离,分离后的大块碎石可进入破碎线进行破碎,分离后的砂可继续用作细骨料使用,使得分离后的砂石回用于建筑市场,将洗剩沉淀后的泥浆通过压滤脱水形成泥饼,可直接用于路基垫层、改良土回填或制备烧结砖。将泥砂分离后的成品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砂的颗粒级配为二区中砂,含泥量2.8%,基本符合建设用砂的规范要求。因此,利用余泥渣土处理设备既解决了余泥渣土处理的难题,又缓解了资源短缺问题,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