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季  李百浩 《建筑师》2020,(2):79-87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为落实《都市计划法》,展开了近代时期较为全面的城市规划制定工作。或因时代变化或因规划本身等原因,多数规划文件被束之高阁,至今尚未被学术界提及的战后广西实验市规划即为其中之一。论文从城市规划史角度,以邱致中编制的战后广西桂邕柳梧《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其背景及缘起的基础上,分析了《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的规划内容、特征及思想,为今日深化补充战后重建的近代城市规划史研究,正确理解城市规划的理想与空想,提供历史性信息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以时任兰州市市政建设科科长任震英主持完成的1951年《兰州市都市建设计划草案概要》和1952年《兰州市新都市建设计划工作报告》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社会制度变迁与国民经济恢复的历史宏观背景之中,分析了兰州都市建设计划从"工业为副"到"工业为主"的规划思想流变过程,以及从"欧美模式显性延续"到"苏联模式隐性介入"的规划范型演进历史。认为中国近代都市计划被欧美模式等外来城市规划思想介入的过程是非连续性的,明显具有阶段性和局部性。兰州市1951年和1952年先后编制的都市建设计划的发展变化过程极具历史代表性,"以小见大"地印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规划范型从以欧美模式为主导的都市计划向以苏联模式为主导的城市规划演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发现柳士英在1920年代宣传、秉持的都市经营理念,包括环境影响行为的思想、先进的规划知识技术以及经营城市的意识。而他据此进行的苏州工务实践,包含更多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层面的设计内容,事实上可被视为“苏州规划设想”,以及新阶段的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实践的雏形。这一主动突破市政工程思维、转向综合性城市规划的探索,代表了建筑学人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天洁  李百浩  李泽 《新建筑》2012,(3):138-143
在将欧美城市规划理念引入近代中国的学者中,董修甲是一位重要先驱。他撰写了大量规划论著,1929年还主持拟定了《武汉特别市工务计划大纲》,成为日后武汉城市建设的最初蓝本。从人物史的角度,分析董修甲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主要规划著述,考证董先生在武汉的近代城市规划实践过程,剖析其规划思想的主要来源一美国城市科学/实用运动和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相似文献   

5.
于海漪 《华中建筑》2005,23(4):140-143
张謇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于城市建设实践,是他的社会系统规划思想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延伸。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性、实践性和超前于当时的社会和学科发展。它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探索了从中国传统都府州城向近代城市发展的一种自主发展的道路。张謇城市规划思想是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之第一位。它对我们今天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走出中国的、地区的独特道路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6.
针对以孙中山实业计划为思想基础的广西近代城市规划及其建设实践,回顾了广西近代城市建设的历史演变,研究了柳州、梧州早期"延续旧城格局,适应地域特点"的旧城改造以及后期"引入西方技术,建设理想城市"的新城规划思想与实践,分析了"马路建设一旧城改造→实验市规划"的马路主义规划过程,总结了广西近代城市规划及其建设具有"街巷→马路→马路网"与"街巷城→骑楼城→马路城"之特征.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领域缺乏公众参与的具体方法和相应措施的现状,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组织思路、规划编制不同阶段公众参与的具体做法等方面,介绍了南京总规修编公众参与的实践。通过对南京总规修编公众参与的广度、深度、方式和效果以及特殊事件的相关结果分析,指出当前应从"政府主动推动、畅通参与渠道、构建公民社会体系、健全参与体制机制"等方面促进社会公众切实参与到城市规划编制的每一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8.
贾茹  马明 《城市住宅》2021,28(4):123-126,129
包头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被确定为我国钢铁、机械工业基地之一,"一五"时期包头城市规划编制的完成,不仅是包头现代城市规划工作的开端,也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演进的重要实践.通过文献研究、归纳总结的方法,对"一五"时期包头城市规划编制背景进行阐述,梳理规划编制过程和成果内容,并总结包头"一五"时期城市规划的实施及对后几版规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国城市规划师艾伯克隆比为英国战后城市重建做了大量城市规划工作,尤以"大伦敦规划"最为著名。之后,他又被邀为香港拟备"香港初步城市规划报告"。该报告作为香港首部战略性城市规划,使英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延续到其远东殖民地,使香港成为西方文化与技术在东方的中转站。该文横向比较艾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与"香港规划报告",以追溯城市规划思想的源流与演变;纵向比较"香港规划报告"的"高密度发展与疏散、城市人口与工业布局、城市规划立法、新市镇建设"等城市发展提议与香港战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实践。通过分析该报告对香港城市规划的影响和贡献,以及探寻香港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体制形成的因素,对进一步完善香港近代城市史学研究,并为内地城市制订战略性城市规划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丽梅 《规划师》2006,22(9):63-64
200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同时增强了总体规划编制的严肃性,扩充了规划内容.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不断完善,反映出近期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三大态势:规划从技术手段走向公共政策;注重公众参与,规划成为一项公共事业;紧密结合国情,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更具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伪满时期长春城市规划形态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规划的角度对伪满"新京"规划方案进行解读:分析田园城市的设计思想在这一方案中的应用,将近代华盛顿规划、堪培拉规划与伪满"新京"规划进行对比,从而揭示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对近代长春城市形态规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近代天津历次近代城市规划中机场布局思想的演进历程,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剖析天津近代各类机场设计方案的异同及其各自特征,并总结了天津近代机场场面规制及其跑道形制在不同时期的演进规律,还从规划编制体例角度论证了天津近代机场规划及其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3.
蒋峻涛 《规划师》2007,23(1):5-8
城市规划实效被削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大多局限于技术层面,远未涉及深层次原因.应针对城市规划的实效性,按照城市规划的运作过程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把参与主体和制度环境作为最重要的两个分析要素,从规划编制计划与委托、规划编制与审批、规划实施与修改三个环节入手探寻削弱城市规划实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至今,已涌现出诸多规划理论。其中20世纪60年代由西方规划学界提出的沟通式规划理论,近年来逐步进入了中国规划师的视野。伴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城市规划中产权利益矛盾的日益凸显,该理论迅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沟通式规划的起源、主要思想、规划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对沟通式规划在中国如何更好地运用展开思考,提出了增大公众参与规划的权利、将沟通式规划纳入法制化轨道、在规划编制中设置沟通参与评估部分、规划专业教育中增加沟通式规划技能训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少言 《规划师》1999,15(4):19-22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功不可没,中国城市基本遵循规划建设,但城市发展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其根源一定程度在于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先天不足。针对中国城市规划实践的非理性行为,文章从中外城市规划思想、城市生长规律和生存系统及可持续性城市建立角度剖析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的思想渊源,认为城市规划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程序方法、布局模式、规划实施组织体系和规划管理系统组成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趋于成熟。在美国,公众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全过程已经成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组织特点、组织程序和实施效果,并以德州丹顿(Denton)2030总规为例,从参与主体、组织形式、实施过程及内容、反馈机制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分析其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城镇规划提出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汪晓茜 《建筑师》2015,(1):63-69
众所周知,《首都计划》是影响近代南京城市面貌的一部关键性规划,但其框架和原则性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细则指导。在近代城市建设制度化的过程中,"中华民国"政府学习西方模式,试图通过体系化的法规建设,即配套出台各类城市计划、草案、法规条例等,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构成一个整体来保障《首都计划》的落实和推进。文章对围绕《首都计划》颁布前后制定的多部辅助计划、法规条例等进行梳理,探讨近代城市规划中位于中心的主干规划如何与边缘法规制度进行互动,共同推动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完善,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当代城市规划产生启示。  相似文献   

18.
熊斌  舒倩 《中外建筑》2009,(7):108-110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改变中国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现状,探讨合理的城市规划参与模式,建立系统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规划参与机制,确定规划参与的法定性,使规划参与机制在规划决策、编制、实施和监督检查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综合协调社会、经济、环境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市政全书》看张謇城市规划思想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海漪 《华中建筑》2006,24(1):104-107
《市政全书》是一部介绍国内20世纪20年代末期各城市所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及市政改革实践,与国内外城市规划理论的书籍,在书末,编者附上了当时影响较大的一些书目,该文对其书目的内容和年代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张謇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在时间上.它是处于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与20世纪20~30年代学界引进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之间的过渡阶段因此处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武汉:若干规划公众参与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武汉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始终坚持面向公众的开放态势,注重运用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听取公众意见和要求,不断提升公民参与的程度和形式.一方面积极探索了公众参与规划的多种形式,先后组织了南岸嘴地区规划公众展评、法定图则社区参与和公示、城市色彩规划公众作品竞赛、城市战略规划公众调查、总体规划市民"金点子"和公众论坛等,初步形成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机制;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规范化,赋予更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规划前期的公众意愿调查、规划中期的公众论坛、规划成果的公众评议和审查、以及规划实施过程的公众听证等内容,努力为从宏观到微观各类规划的公众参与提供多种机会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