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信息化的崭新阶段,已经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城市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正在兴起。如何认识与思考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及促进,是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 4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大数据与城乡治理"论坛,阐述基于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理性规划与城乡治理,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与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够提升城乡治理水平、实现人本规划、促进多规融合、推动公众参与。同时,提出四个值得思考与实践的问题:一是构建智慧城市规划体系、研究新型规划方法论;二是建设城市大数据分析中心、支持城市规划决策;三是倡导开放数据、构建共享平台、实现多规融合;四是成立专业组织、制定规范标准、培养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2.
武汉开展的东湖绿道规划公众参与工作是互联网时期规划工作参与的一次创新探索,该工作充分重视公众意愿,组建众规工作小组,建设众规公众参与平台,众筹公众规划智慧。创新参与途径方法,合理设计公众参与方案,实现公众参与最大范围的覆盖。将公众参与工作贯穿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及时与公众进行反馈互动,深化公众参与的层次,提高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但对于大数据到底对城市规划带来了哪些冲击、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应如何响应,仍需进一步探索。基于对大数据时代城市空间研究成果的简要述评,研究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评价两方面展开讨论。对于规划编制,大数据提供了从"小样本分析"到"海量呈现",从"滞后化"到"实时化",从"专家领衔"到"公众参与",从"人工化"到"智能化",从"分散化"到"协同化"等多维转变的可能;对于规划实施评价,大数据指明了从"以空间为本"到"以人为本",从"静态、蓝图式"到"动态、过程式",从"粗放化"到"精细化"的转变方向。研究对当前正处于探索阶段的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规划评估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数据为城市研究提供新的机遇,为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评估带来新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有助于推动“静态蓝图”的传统物质空间规划评估转向社会经济综合评估,从而更好地促进规划评估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支撑.面向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城市流动性评价以及人本化的规划评估理念,构建多源数据整合、多主体参与的城市规划评估框架,并提出通过大数据进行城市系统运行的动态监测评估、规划实施成效评估、城市宜居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等思路方法.在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将大数据与“多规融合”信息平台相结合,实现对城市规划、运行管理和发展过程的系统评估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公众参与是规划行业的一个老话题,但是各地持续不断的实践让其历久弥新。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深规院")基于多年实践,于2014年提出了新的城市观和方法论,即"共同城市"和"三众规划",其中包含了对城市、公众参与规划的新思考和新观点。新常态下,公众参与规划面临新形势当前,中央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大力倡导协商民主,为公众参与规划注入了新内涵。与此同时,互联网、大数据蓬勃发展,也激发了规划师利用新技术推动公众参与规划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传统的空间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价值导向和技术方法的创新,这对于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向动态过程规划、综合规划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数据促进城市规划过程的精细化、科学化,作为科学合理的规划结果的保障和技术支撑.大数据推动城市规划过程创新主要表现在:大数据为城市规划调研过程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和手段,创新空间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创新公众参与方式,促进部门规划的整合和协同,引导动态的城市仿真模拟,使得城市规划更好地发挥公共政策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城镇化后半程,城市规划开始从宏伟蓝图的物质设计,向以人为本、全面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城市开发运营主体越来越多元,开放、跨界、众包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形势下,城市规划行业面临跨界创新的要求:以众规众创为导向,搭建协同参与平台,打造创新型团队,推动公众参与,基于城市空间要素的积累,促进跨界新业务拓展。城市规划行业将通过跨界创新,将长期以来积累的城市研究和数据资源进行释放,为社会公众、企业和组织提供创新服务支持,通过众规众创平台拓展影响力、关联更多的组织和资源,聚焦城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领域创新创业的孵化,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城市规划将与社会创新深度融合,在城镇化的新阶段创造更加繁荣、协同共赢的城市时代。  相似文献   

8.
城市规划中的大数据应用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是近几年最热的话题之一,但其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少。通过对大数据的概念以及相关概念如物联网、云计算等的解读,提出关于城市规划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设想,包括规划方案预测与评估、公众参与、城市生态、公众健康等;从规划视角对大数据的数据获取可行性、技术应用等进行分析,探讨了城市规划融入大数据时代所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相关知识的传播、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以及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是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公众参与是随着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成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民主理念,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指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民主规划。首先阐述了城市规划和公众参与的概念,接着指出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规划决策与管理对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作者分析了规划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中公众的不同潜在价值,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公众参与的具体参与步骤。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大量流通,公众获取参与政府决策的方式更多也更便捷,同时大数据对公众生活理念也带来改变,公众参与意识逐步觉醒.以研究大数据时代背景及公众参与的内涵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目前公众参与模式的情况,探讨在大数据时代推进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城镇化的后半程,城市规划开始从宏伟蓝图的物质设计,向以人为本、全面创新发展的模式转变。城市开发运营的主体越来越多元,开放、跨界、众包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城市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大众关心的议题,公众参与城市公共政策的热情高涨。城市规划也开始走出小圈子,面向更广阔的社会公众,参与式规划开始成为规划转型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驱动的城市变革过程中,城市快速演进,复杂性不断增强。在这样的形势下,ICT(信息通信技术)支持的公众参与平台,将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多个公众参与的信息平台的案例研究,讨论了不同形势、不同内容的公众参与信息平台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信息时代,ICT技术支持的公众参与平台,将极大推动规划模式的变革,通过利用群体智慧更加科学、合理、精细化地解决城市问题,并推动城市治理模式的转型和公民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周素红 《城市规划》2015,(12):96-97
<正>"大数据"与"互联网+"背景下催生的"众包、众筹、众创"等新的理念的涌现,正成为社会经济组织模式转型的新动力,推动新一轮规划管理模式的转型。具体而言,"众包"理念催生了海量自下而上的公共服务个性化需求与新型的公众参与,给规划管理带来新的理念、机遇与挑战:"众筹"理念为规划建设及城市开发的运营管理带来新的可能;"众创"理念正催生新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曲箴波  杨春林 《规划师》1999,15(4):81-82
大众参与规划决策与管理对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作分析了规划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中公众的不同潜在价值.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公众参与的具体参与步骤。  相似文献   

15.
《公主岭市城市色彩与风貌规划》推行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对我国中小型城市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工作进程中,政府部门保证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以此建立多方规划共识。公众参与贯穿于规划的全过程,历经前期目标确立阶段、多方案选择阶段以及成果公示阶段,从公众参与形式化、公众决策规划的能力两个方面提出了公众参与规划的思考,从而倡导城市规划全过程实质性的公众参与,规划出真正意义的"市民城市"。  相似文献   

16.
郑卫 《城市规划》2013,(8):66-71,78
对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的公众参与进行剖析,指出困境主要表现在公众参与目的、公众参与主体、公众参与程度和公众参与形式四个方面,技术理性的城市规划传统、政府集权制的规划决策模式、城市规划实施机制过度行政化、邻避设施规划涉及利益的复杂性和公众参与主体能力建设不足是公众参与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杨玲  王忠杰  吴岩  周曦 《风景园林》2013,(2):120-124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推动我国绿地系统规划编研全方位发展,但整体上处于“自说白话、举步维艰”的困境。提出绿规编研必须响应城镇化的时代要求,从园林建设本位视角转向城市规划的协同视角。指出城市规划协同视角下的绿地系统规划编研具有拓展空间层次、强化空间落位、融贯多元学科发展指向。提出“全域而谋、超脱而动、切实而行”的“能动”的绿规编研技术路线图,及相关规划编研实践。  相似文献   

18.
程遥 《城市规划》2007,31(11):57-63
通过对"郑东新区"和"钉子户"两个规划议题的分析,运用"交往规划"的相关理论,归纳了目前我国大众媒体中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特征——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公众的力量较实体环境下更强大、更主动、更多元,整个过程本身也更为动态和复杂。认为这一参与模式也是松散和脆弱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参与体系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基于这些特点,建议规划部门及规划人员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学会使用大众媒体的语汇,积极主动地融入大众媒体交流中,与其他公众参与者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合意,实现城市规划在方法论上的"交往理性"化。  相似文献   

19.
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城市更新为主 的城市规划将面向更加复杂的研究对象,从 物质空间规划转向到主体与物质空间相互 叠加的“社会+物质”空间规划。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作为协调多元主体需求和意愿的平 台和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北京旧城保 护区更新实践的为研究对象,划分为政府主 导型更新和社区主导型更新两种模式,选 取四个典型案例,参考政治科学和政策科学 理论,将公众参与过程看作一个政治互动过 程,建构多主体博弈系统模型,研究不同价 值取向的多主体及其博弈过程,进而对其公 众参与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城 市旧城更新中公众参与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温锋华 《规划师》2011,27(3):15-19
城市规划体制创新的发展路径从强调城市空间功能和指令性规划的技术理性,到强调公众参与和空间引导的价值理性,再到强调生态文明时代的公共理性,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体制的创新方向将是基于公共理性的公共规划.公共规划具有学科综合化、规划系统化、主体多元化和治理精细化等特征,是国外城市规划的主流模式和我国生态文明时代规划体制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