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被誉为“东方油橄榄”。油茶中主要含有三萜类、酚类、黄酮类和甾醇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三萜皂苷是油茶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在体内、体外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是一种潜在的食品功能成分。油茶中三萜皂苷因皂苷母核上苷元取代基团、糖体及有机酸种类以及连接方式的不同而种类众多。由于生物合成代谢和生理活性变化,油茶中三萜皂苷的总含量受到油茶品种、植物部位、成熟度和贮藏时间等因素影响。本文综述了油茶籽、根、茎、花、叶等部位及油茶籽加工副产物果壳、饼、粕等不同来源的三萜皂苷种类和含量,分析和讨论了油茶中三萜皂苷抗癌、抗氧化、抗微生物、杀虫、溶血鱼毒、抗炎、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降血糖和降血脂等生物活性及其分子机制,以更好地了解油茶中三萜皂苷的潜在健康功效,为基于油茶三萜皂苷的功能食品开发和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赤小豆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五环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鞣质等化合物.目前赤小豆主要作为普通食品供人们食用,其多种功效还未能充分认识与应用.通过对近年来赤小豆活性成分的提取与保健功能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赤小豆作为保健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植物,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杀虫、抗氧化、降血脂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紫花苜蓿在食品保健以及医药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开发与利用价值,本文系统归纳了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紫花苜蓿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HRMS)技术,对“黔玉1号”油茶果不同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促进油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采用70%乙醇对样品进行超声提取,通过UPLC-Q-Orbitrap-HRMS结合Compound Discoverer 3.0软件对一级质谱碎片进行分析,利用中药成分高分辨质谱数据库(OTCML)和文献对二级质谱碎片进行鉴定。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进行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共鉴定出51种化合物,包括黄酮类26种,萜类6种,有机酸类7种,苯丙素类3种,木脂素类2种、氨基酸4种、核苷1种、脂肪酸1种、其他类1种。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发现4个部位化学成分具有明显差异,筛选出了19种差异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外果皮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根皮素是主要差异成分;萜类和苯丙素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内种皮中,原花青素B1和雷公藤内酯甲是主要差异成分;果壳和种仁含有氨基酸、木脂素类等成分,柠檬酸和山茶苷B是主要差异成分。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作用,功能性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有机酸类、黄酮类、环烯醚萜苷类、三萜皂苷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在食品行业和医药行业应用广泛。但目前研究者们对金银花中功能性成分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未深入,其所具有的生物活性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相关文献,主要综述了金银花的功能性成分、生物活性及功能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更多人了解金银花的最新研究进展提供参考,为金银花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芪为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大宗中药材。黄芪属于中国传统中草药中的补虚类药,其味甘性微温,归属脾肺经,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含有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黄芪皂苷是黄芪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从黄芪中分离出来的皂苷类化合物达50多种。黄芪皂苷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是以黄芪皂苷类成分作为指标成分进行黄芪药材及饮片质量评价的关键环节,合适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方法对黄芪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黄芪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芪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桔梗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为药食同源品种,在我国分布较广。桔梗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齐墩果酸型五环三萜皂苷、多糖类、黄酮类、酚类、甾醇类、脂肪酸及其他类等,这些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祛痰止咳、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该文对桔梗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方法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概述,为桔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油茶皂苷是从油茶籽饼粕中提取出的一种皂类,存在于油籽种子和叶中的皂苷成分,其基本结构由三萜皂苷、结构糖、结构酸组成,其配基为五环三萜类结构。目前工业上对油茶皂苷的提取主要有水浸提和溶剂抽提两种方法。水浸提法溶剂成本低廉,但产品含量不高,色泽深,且能耗较高,现已基本淘汰;溶剂抽法一般采用甲醇、乙醇、正丁醇为抽提溶剂,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纯度,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科技》2013,(09):389-391
赤小豆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五环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鞣质等化合物。目前赤小豆主要作为普通食品供人们食用,其多种功效还未能充分认识与应用。通过对近年来赤小豆活性成分的提取与保健功能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赤小豆作为保健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楮实子幼果总皂苷的初步研究,为更好利用楮实子幼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泡沫反应、沉淀反应定性测试楮实子幼果中皂苷;制备人参皂苷Rg1标准曲线定量测定楮实子幼果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楮实子幼果中含有皂苷类成分。结论。楮实子幼果中含有皂苷类成分,且类型主要是三萜皂苷类。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油茶蒲的有效利用途径,采用各具5个体积分数梯度的5种有机溶剂对油茶蒲进行超声辅助浸提而得到25种粗提液,研究比较了各粗提液的总黄酮提取率和清除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率最高的5种溶剂及其对应的总黄酮提取率依次是60%丙酮溶液(6. 28%)、60%乙醇溶液(5. 24%)、80%甲醇溶液(4. 82%)、60%1,3-丁二醇溶液(4. 40%)、60%乙酸乙酯-乙醇溶液(4. 13%);清除DPPH·能力最强的5种粗提液及其对应的清除率依次是100%乙醇溶液提取物(92. 78%)、60%乙酸乙酯-乙醇溶液提取物(92. 69%)、100%1,3-丁二醇溶液提取物(89. 68%)、100%甲醇溶液提取物(86. 54%)、100%丙酮溶液提取物(81. 99%)。黄酮提取率最高的油茶蒲提取物所对应的DPPH·清除能力并不是最强的,说明油茶蒲提取物中除了黄酮以外,可能还有多酚、皂素、多糖等其他抗氧化活性成分。适合油茶蒲黄酮利用的最佳提取剂是60%乙酸乙酯-乙醇溶液,总黄酮提取率达4. 13%,所对应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达92. 69%,是一种适应工业化开发利用油茶蒲黄酮的理想溶剂。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油茶蒲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油茶蒲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制备油茶蒲粗黄酮,并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另外,对纯化的油茶蒲黄酮的结构进行了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利用UPLC-Q-TOF-MS对其组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制备的油茶蒲粗黄酮中黄酮含量为32.41%,采用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的黄酮含量为70.14%,黄酮总回收率为60.12%;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纯化物具有明显的黄酮类紫外、红外特征光谱,证明该纯化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UPLC-Q-TOF-MS从该纯化物中共鉴定出44种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14种黄酮类化合物、30种多酚类化合物,油茶蒲黄酮多以黄酮苷类化合物形式存在,且多为山奈酚的糖苷类化合物,油茶蒲黄酮中含有原花青素、儿茶素、表儿茶素及没食子酸等抗氧化活性成分。根据油茶蒲黄酮的组成成分,推测其具有开发成为抗糖尿病食品以及与抗癌药物联用治疗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以油茶叶为原料,测定其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常见食品腐败菌及部分致病菌抑制特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较好清除效率,清除率均在59%以上;黄酮类化合物对部分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黄酮浓度达2.5 mg/mL时,对试验菌种呈现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白草为我国传统民间常用草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为木脂素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多糖类、多酚类、脂溶性和萜类成分,其中木脂素类、黄酮类成分所占比例大,药理活性广泛,为主要药效物质。中药成分多且复杂,采用单一指标作为质量标准的依据不太准确。本文基于三白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从亲缘性及特有性、传统药效、新的药效、传统药性、入血成分、可测性,分析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成分,为三白草的临床用药提供更精准明确的依据,制定更加科学的质量标准。为了三白草的临床用药安全,对毒性成分进行总结,建议更深一步的毒性成分分离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15.
香水莲花(Nymphaea hybrida Peck)是一种兼具食用、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大型睡莲,含有丰富的植物功能性次生代谢物,其主要为黄酮、多酚、多糖和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香水莲花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改善记忆和降血脂等方面的药理活性.作者就目前国内外研究文献中对于香水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  相似文献   

16.
油茶多酚是油茶籽中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与油茶籽油的品质、色泽和氧化稳定性等紧密相关,但受提取条件、鉴定方法和加工工艺影响较大。为进一步了解油茶多酚的化学性质及潜在利用价值,本文对油茶籽油中多酚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明确了油茶多酚与油茶籽油抗氧化作用的关系,探讨了油茶多酚提取、鉴定的常规和新型方法,重点阐述了油茶多酚与品种、制油工艺、精炼步骤和预处理措施等的相关性,剖析了油茶多酚在适度加工条件下对改善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为油茶籽油适度加工过程中多酚的保留及调控、天然健康营养油茶籽油产品的增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油茶副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测定,对油茶饼粕的利用提出了一条新的综合利用途径,该途径具有综合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产品质量可靠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湖南本地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茶籽油中多酚、总黄酮和消光系数的分析方法。方法搜集30批次油茶籽油,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茶籽油的总黄酮值、多酚含量和消光系数,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油茶籽油中11种脂肪酸成分。结果确定紫外分光光度法不同参数指标中茶油待测样品的最大吸收波长,油茶籽油的总黄酮值含量在0.02~8.32 mg/kg范围之间、多酚含量在7.08~34.63 mg/kg范围之间,消光系数在0.135~1.445范围之间。11种脂肪酸组成中比例最高的3项依次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超过86%。结论建立紫外分光光度快速检测法,有助于对油茶籽油质量分级及定向功能性筛选,适宜工厂实时监测和化妆品研发数据参考;对主要脂肪酸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和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sis index,TI)两项营养指数评价,油茶籽油造成心血管的风险很低,具有良好的油用价值;为湖南茶油生产与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及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UPLC-QTOF-MS/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6孔板法测定青钱柳叶不同溶剂(水、70%乙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考察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trometry,UPLC-QTOF-MS/MS)分析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且70%乙醇溶液提取物表现出最高的总酚(219.01 mg GAE/g)、总黄酮含量(7.23 mg CE/g)及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35.46 mg TE/g)和还原能力(1.89 mmol Fe SO_4/g);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之间呈正相关,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多酚类物质是青钱柳中主要的抗氧化剂。UPLC-QTOF-MS/MS分析70%乙醇溶液提取物并初步鉴定出22种化合物,包括2种有机酸、4种酚酸、5种黄酮、8种三萜皂苷类和3种酯类,其中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有机酸、三萜皂苷及酯类化合物可能是潜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紫娟茶为云南大叶群体茶树品种中的一种变种,其化学成分包含花青素类、儿茶素类、黄酮及其苷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物质,特别是含其有丰富的花青素成分。紫娟茶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压、抗炎、抑菌和降脂等作用,其药理活性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与其他茶相比,紫娟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类成分,其作为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和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抗肿瘤、抗炎、增强免疫能力等功能,在保健品、饮料、药品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对紫娟茶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概述了紫娟茶的化学成分以及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迚展,以期为紫娟茶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