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邯钢中板厂高强韧性钢板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工程建筑机械用钢板以及容器板生产比例不断增加,这些产品的屈服强度高,终轧温度低,钢板原始曲率不均匀,现有的矫直工艺不能满足高强韧性钢板不平度的质量要求,本文通过对十一辊矫直机的矫直工艺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使用辊缝倾斜功能,从而对高强韧性钢板的矫直工艺进行优化,达到改善其不平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交错布置的辊式矫直机矫直板材时,矫直力根据矫直机的辊距计算,计算值与实际矫直辊受力有误差。本文引用距相邻上辊或下辊的1/4处作为一个受力支点,建立新的矫直机简支梁受力模型,计算矫直力和矫直功率。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钢板矫直机的矫直力,其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3.
不锈钢热处理线用十五辊组合矫直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锈钢热处理线上适于矫直高强度钢板的十五辊组合矫直机,该矫直机采用了辊系优化组合、微张力控制、自学习在线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扩大了矫直产品的厚度范围,提高了矫直产品的质量,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4.
从多斜辊矫直原理以及材料的弹塑性变形机理出发,给出了管材十辊矫直机主要的矫直参数以及合理的矫直辊辊型数据和优化修正数据,建立了矫直辊的三维模型。利用MARC对管材十辊矫直机的矫直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了矫直过程中压弯量、压扁量、矫直速度和辊子倾角对矫直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矫直参数。分析了参数对矫直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矫直效果进行了优化,提出最佳矫直方案。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案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矫直辊辊形分析与管棒材矫直的密切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鹄然  李强 《钢管》1995,(4):27-29
对管棒材矫直机的辊形曲线进行了新的分析,并提出用同一矫直辊对不同型材的矫直原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马钢大H型钢生产线中悬臂辊式可变节距矫直机的4#矫直辊长期过载,导致该矫直辊减速机多次出现轴承以及齿轮损坏的现象,研究开发出了一种H型钢矫直机矫直辊过载控制程序,使得矫直机各矫直辊的过载状态得到了有效控制,实际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辊式矫直机矫直方案的优选与压下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矫直变形理论对辊式矫直机的矫直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比较和优选,并对最优方案下各矫直辊的压下量进行了计算,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管材用多斜辊精密矫直机的技术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改进矫直工艺、增加矫直环节、进行全新的辊系布置、优化设备结构等方面;指出精密矫直技术在矫直机辊型设计方面,不同研究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管材精密矫直技术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等;提出利用CAD/CAM进行管材精密矫直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六辊矫直机矫直钢管管端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清国  吴沫芸 《钢管》1998,27(3):9-12
探讨了六辊矫直机矫直钢管的变形受力及其改善状况。提出了六辊矫直机对辊压扁椭圆矫直法。合理选择矫直辊间距和矫直辊装设角是提高钢管矫直精度的重要途径,合理选择中间辊的弯曲矫直压下量是全面提高钢管矫直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塑性工程学报》2015,(6):78-83
采用新型全自动短钢棒矫直机,对处于圆柱棒料状态下的钻头、圆柱铣刀等进行精密矫直,提高了产品的直线度和质量。根据旋转反弯矫直原理,建立矫直辊系作为短钢棒两端支撑并带动短钢棒旋转,通过改变压辊的压下量和位置实现矫直。基于多辊矫直机的辊系结构,建立十五辊矫直辊系包括上下矫直辊、支撑辊、上下主动辊和压辊,及其力学模型。利用MATLAB编程软件,计算辊系工作过程中各辊之间的接触力。利用ADAMS软件对模型进行简化、仿真,模拟各接触点的受力情况。在全自动短钢棒矫直机上进行实验,并将理论分析、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研制开发了一种碳化物尺寸甚小、硬度高于HRC67的高韧高硬高速钢,即25W3Mo4Cr2V7Co5钢。其锻造性能远优于传统高速钢,热处理工艺仅略复杂于传统高速钢。用化学分析法、金相分析法、X射线结构分析法以及表面硬度和显微硬度测定法研究了渗碳温度和时间、淬火加热温度以及回火温度和次数对其渗层的碳浓度分布、金相组织、相组成、层深、表面硬度和硬度梯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5W3Mo4Cr2V7Co5钢的共晶碳化物尺寸细小(其平均尺寸约为2~4μm,最大尺寸仅约为8μm,仅及超硬高速钢M42的1/3~1/2);经最佳渗碳规范处理后,其碳化物平均尺寸仅为4~6μm(最大尺寸仅为10μm),其硬度可达M42的硬度水平,即HRC67~70。  相似文献   

12.
王强  杨涤心  魏世忠  龙锐 《铸造技术》2004,25(11):876-879,882
阐述了新型高碳高钒高速钢的设计思想,重点论述了高碳高钒系高速钢组织形态、热处理工艺、变质处理对其耐磨性能的影响,总结了二次硬化相碳化钒形态分布、基体组织硬度是材料耐磨性能的关键;而组织-热处理工艺-变质处理-材料耐磨性能的内在变化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在高载荷下的变化规律更符合实际生产,有利于新型高速钢及早投入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3.
高强塑性高锰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高强塑性高锰钢的研究进展.通过探讨汽车用高锰钢发展的背景、典型成分体系、变形机制、制造工艺与关键技术,初步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剂量的钒铁对轧辊用高速钢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钒变质对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钒铁变质处理,高速钢组织中的碳化物网被打断,经过热处理后,碳化物进一步球化,分布更均匀。变质处理使高速钢的韧性得以明显提高。钒铁变质对组织和性能的改善作用在其加入量为1.0%附近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含钼10%的高速钢(Mo10)能量吸收与应力、压缩次数的关系,对试样压缩前后进行了XRD及SEM检测分析,并对Mo10高速钢中基体及M2C碳化物进行了微米压痕实验。结果表明:Mo10高速钢随应力的增大,吸收的能量值呈二次曲线形式增加,随着压缩次数的增加,试样吸收的能量逐步减少;SEM检测结果表明,应力作用下裂纹容易在基体上产生;微米压痕实验表明随载荷增大基体的硬度增大,产生加工硬化;M2C碳化物在载荷为1 300 mN时会出现加工软化,能贮存更高弹性应变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不锈钢体系的不断发展 ,当前已出现了通用不锈钢与特殊功能不锈钢两大类不锈钢的两极分化趋势。高成形加工性也是一个典型的功能 ,但由于应用领域之不同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开发成功具有各种突出功能特性的不锈钢新钢种 :( 1 )弹簧用NAR 40 32D Q是一种比常规SUS30 1硬质弹簧不锈钢还便宜的弹簧材料 ,其化学成分是 0 .1 3%C 1 3%Cr ,须采取特殊热处理。在屈服强度 1 0 0 0N/mm2 的水平下可确保 8%的延伸率 ,而且加工各向异性极小。适用于电子机器用的板簧、汽车的密封垫片等。 ( 2 )通用高成形性不锈钢NAR 430S ,化学成…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新研制的高强高韧损伤容限钛合金TC21的情况。合金经实验室、中试及工业规模3个周期的深入研究,其各种力学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断裂韧性、裂纹扩展速率的匹配,是1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高强高韧损伤容限型结构钛合金。  相似文献   

18.
在保证铝阳极氧化膜质量的前提下,初步研究氧化膜的快速生成的可行性。主要从化学参数(槽液组成、添加剂的影响)和物理参数(槽液温度、电流密度)影响入手,研究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氧化膜的封孔性能。  相似文献   

19.
张为政  任志新 《铸造技术》2003,24(5):443-443
在水泥机械生产中 ,正确选择球磨机篦板材质 ,特别是高细磨上使用的篦板材质是一项重要工作。篦板长一般在 1m左右 ,篦缝较窄 ,宽度仅 4~ 6mm ,其特殊结构要求该篦板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和抗冲击性。传统的球磨机篦板 ,普遍使用ZGMn1 3,尽管该种材质具有优良的抗冲击能力和特殊的加工硬化能力 ,但抗磨擦磨损能力差 ,特别是在冲击力不很大的工况条件下。为了改善高锰钢的耐磨性 ,经合金强化后的高锰合金钢如 :ZGMn1 3Cr2、ZGMn1 3Cr2Mo等材质 ,其耐磨性比高锰钢有所提高 ,但并没有质的变化。我厂在 1 987年研制出一种合金钢ZG42Cr2Si Mn…  相似文献   

20.
铰链式六面砧高压高温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高压高温包括超高压高温的产生及其控制技术两大部分。国内外实践业已证明 ,人造金刚石科研、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与低 ,和超高压高温技术的先进性是密切相关的。因此 ,人们一直将超高压高温技术的进步视为是提高人造金刚石科研、生产技术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一项基础性任务。虽然 ,产生超高压高温装置的种类很多 ,但用于人造金刚石生产的装置有三种 ,即年轮式两面砧 (Belt)装置 ,双凹砧装置和铰链式六面砧装置 ,本文仅就我国用于人造金刚石生产的六面砧装置的技术特点及其进展做一概述。1 铰链式六面砧装置 (或压机 )的技术特点整个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