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郁松 《粮油加工》2006,(10):48-50
本文研究了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对大蒜油提取的相关因素,包括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用量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适宜工艺参数组合: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240rain,在上述提取条件下,SFE提取的大蒜油得率达到0.446%。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大蒜油呈淡黄褐色,半透明状,略有流动性,呈新鲜大蒜风味。  相似文献   

2.
对大蒜油的连续逆流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并对大蒜油成分及提取液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逆流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优条件为:CO2流量3124g/h、蒜汁流量200g/h、从萃取塔上部进料,萃取率可达86.4%。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流体萃取大蒜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温度、时间、压力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并对试验所得产物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4.
肉桂挥发油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广东肉桂的挥发油提取工艺.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CO2)、水蒸气蒸馏法(SD)和索氏提取法(SE)对内桂挥发油的提取率,并运用GC-MS法分析了上述3种提取物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该3种方法获得的肉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组成呈现出质和量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大蒜油的醇提与超临界CO_2萃取结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醇提取与超临界CO_2萃取结合的工艺路线提取大蒜油。先经过醇提试验确定乙醇的最佳用量,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测定在不同萃取条件下的蒜油提取率,并分析了大蒜油成分。以此方法提取大蒜油,萃取时间短,且乙醇可回收。试验测试表明:用40%浓度为94.5%的乙醇浸泡大蒜颗粒2h,将浸出汁液经超临界CO_2萃取,在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 MPa,CO_2流量为8kg·h~(-1)的条件下,出油率最高,大蒜素含量60.54%。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水蒸气法提取大蒜油的工艺,考察了单因素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蒸馏加热温度、蒸馏时间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蒜泥与水料液比1∶2,50℃条件下酶解3 h,再在温度为80~100℃条件下蒸馏2 h,出油率高达4.54‰。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溶剂法与SFE—CO2法从大蒜中萃取大蒜油的生产工艺,通过各种优化方法,制定两种方法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比较大蒜油的产率,确定出使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以三叶木通籽为原料,对索氏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水酶法、三相分配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籽油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酶法所得籽油乳化严重,得率最低仅为11.00%;三相分配法和超声辅助法所提籽油有异味,品质不佳,得率较水酶法高,分别为17.42%、29.40%;索氏提取法得率可达32.32%,但用时长;相比之下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得率高、操作简便、无有机溶剂引入等优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超临界CO2萃取三叶木通籽油最佳工艺:提取时间100 min,萃取釜压力28 MPa,萃取釜温度34 ℃,籽油得率37.01%。以最佳条件重复实验三次,三叶木通籽油最终得率为36.87%±0.08%。  相似文献   

9.
大蒜油提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水蒸汽蒸馏及溶剂萃取两种方法提取大蒜油的生产工艺 ,并对两种大蒜油产品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大蒜主要有效成分大蒜油的各种提取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大蒜油的提取工艺和应用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米粉加工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直条米粉、方便米粉、保鲜米粉及速冻调理米粉的特点、加工方法及关键技术作一介绍,并对其进行了比较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萃取大蒜油生产工艺的研究及其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别采用溶剂法与超临界CO2(SFE-CO2)萃取法提取大蒜油,通过各项优化方法,确定两种方法合理的工艺参数,并采用GC-MS法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产率及其成分,确定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不同加工工艺对黑蒜产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蒜是一种新型大蒜加工制品,通过不同加工工艺得到两种不同的产品黑蒜1号和黑蒜2号,其中黑蒜1号的生产周期为黑蒜2号的3倍。本研究比较了两种加工工艺对黑蒜基本营养成分、蒜氨酸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新鲜大蒜相比,黑蒜的水分含量较少约为40%,湿基中的可溶糖、蛋白质和多酚显著增多(P0.01),蒜氨酸含量减少。而干基中的营养物质除多酚外,其余成分都减少,脯氨酸和精氨酸急剧降低,变异系数分别为1.03和1.12。湿基对OH·的清除能力基本一致,对DPPH·的清除力为新鲜蒜的2倍。黑蒜1号的粗蛋白含量低于黑蒜2号,可溶糖、多酚、蒜氨酸皆高于黑蒜2号,粗蛋白和多酚变异系数达到0.20左右,各组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浓度下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同,当浓度为0.05 g/m L时,对OH·和DPPH·的清除率达到了90%以上。电子舌可以有效的区别两种产品。  相似文献   

14.
植物油萃提大蒜精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大蒜破碎后加入精炼植物油直接常温浸提大蒜精油,通过研究大蒜切碎度、搅拌时间、大蒜与植物油质量比、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成品大蒜油中蒜素含量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切碎度为细颗粒、搅拌时间为24h、大蒜与植物油质量比为1.0、搅拌速度为低速(168r/min).  相似文献   

15.
大蒜油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采用蒸馏法和溶剂法对大蒜油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产品的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艺: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60min,酶解pH值6.5,料液比为1:3,酶激活性剂Fe2 浓度为10mmol/L,得率为0.325%。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以正已烷为溶剂的最佳工艺:温度80℃,料液比1:5,时间2.5h,得率为0.24%。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两种方法提取的大蒜油的成分组成不同,各有特点。通过OSI法测定了两种提取物对精炼鱼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者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且水蒸汽蒸馏法得到的大蒜油B的活性大于溶剂法提取的大蒜油C,而且二者的抗氧化活性与生育酚相当。  相似文献   

16.
大蒜及大蒜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大蒜及大蒜精油的化学成分,着重讨论了大蒜的特征风味成分和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大蒜素等含硫化合物,对其在产后加工中的生成机制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成分及生物活性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两种大蒜精油的可挥发性成分;用对倍稀释法研究两种大蒜精油对几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小叶碟法测定两种大蒜精油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并检测白皮、紫皮大蒜精油对ABTS、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白皮大蒜精油鉴定出26种成分,占精油的95.79%;紫皮大蒜精油鉴定出22种成分,占精油的94.26%,主要杀菌物质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在紫皮大蒜(59.34%)中的含量比白皮大蒜(50.11%)多;两种大蒜精油对实验用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紫皮大蒜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板栗疫病的抑制效果比白皮大蒜好;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对斜纹夜蛾24h平均拒食率分别为52.97%和100%;白皮大蒜精油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紫皮大蒜精油,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大蒜油的抗凝血作用,本实验从大蒜中分离提取大蒜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该大蒜油中主要成分为二烯丙基硫醚(allyl sulfide,DAS)、二烯丙基二硫醚(diallyl disulfide,DADS)和二烯丙基三硫醚(diallyl trisulfide,DATS).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大蒜油、DAS、DA...  相似文献   

19.
不同玉米胚芽油生产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湿磨法和法湿法生产玉米胚芽油的工艺过程,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详细阐述了当前粮油加工业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粮油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清理粮油及其制品在加工中的潜在危害;修订现行粮油产品标准,纠正粮油产品"过度加工",提倡"适度加工";客观分析产能过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和低碳增长;积极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