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用磁控溅射离子镀工艺制备了CrAlTiN多元复合涂层M2高速钢麻花钻,在干式切削条件下进行切削试验,研究其切削性能和磨损特性。结果表明,CrAlTiN涂层可显著提高高速钢刀具的切削性能,延长刀具寿命。在钻削45钢和30CrMnSiA钢时,钻头平均寿命分别比未涂层钻头提高17.2倍和11.8倍。试验发现,CrAlTiN涂层钻头后刀面磨损的图形特征更为明显,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各磨损区域具有不同的磨损特性。要充分发挥涂层的作用.必须合理地选择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  相似文献   

3.
4.
5.
6.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方法,对高速钢刀具表面进行了涂层沉积处理,研究了表面涂层的显微形貌、物相组成和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比分析了无涂层和有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结果表明,高速钢表面的涂层组织致密、均匀,实现了与基体的良好冶金结合;不同偏压下涂层的物相均为Cr、Cr_2N、Cr N和Fe_3Mo_3N;高速钢刀具表面涂层在使用温度为600℃以下时具有较高的抗热摩擦磨损性能,而在温度为600℃以上时抗热摩擦磨损性能相对较差;高速钢刀具表面进行的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沉积处理涂层,可以对切削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可以抑制或者减少刀具的磨损。  相似文献   

7.
8.
9.
浅谈高速钢刀具的硬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谈高速钢刀具的硬度问题浙江工具厂(金华321082)赵步青DiscusiononHardnesofHighSpeedSteelToolsZhaoBuqing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高速钢刀具生产的体会,就硬度问题谈点看法,仅供参考。1金属切削加工中对刀具性...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结果表明,激光重熔可提高W18Cr1v高速钢的红硬性,但使耐磨性降低;激光重熔后重新淬火以及固态相变硬化处理后500~600℃3次回火,其耐磨性较常规热处理后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速钢刀具的深冷与QPQ的复合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燊  罗德福 《热处理》2010,25(2):70-72
深冷处理能有效提高高速钢刀具的基体强度,而QPQ工艺则可提高其表面耐磨性,用这两种方法对高速钢刀具进行复合处理将明显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高速钢淬火后经低,高不同温度回火加上硫氰共渗对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上述适当工艺处理后的试样弯曲强度,冲击韧度和硬度都有改善,高速钢丝锥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速切削工具系统构成与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切削技术是切削加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对实现高速加工必需的高速切削工具系统的构成与运用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高速切削加工刀具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及模具高速切削所使用的陶瓷刀具、金刚石刀具、立方氮化硼刀具、涂层刀具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探讨了模具高速切削刀具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制的WM-1型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高钒高速钢经900~1 100℃淬火后550℃回火及1100℃淬火后250~550℃回火时的滚动磨损性能,并利用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50℃回火条件下,低温淬火时基体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主,随着淬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含量升高,马氏体含量相对减少,而耐磨性随淬火温度升高逐渐升高;1 100℃淬火条件下,低温回火时基体组织主要以残余奥氏体为主,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量减少,而其耐磨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达到一定值后开始降低。以耐磨性为评价标准,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50℃淬火,450℃或550℃回火;研究结果揭示了适量的残余奥氏体有利于提高滚动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少无莱氏体高合金工具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介绍了新发展的少无莱氏体高合金工具钢(少无莱氏体高速钢及少无莱氏体高合金冷作模具钢)及其热处理。  相似文献   

18.
研制开发了一种碳化物尺寸甚小、硬度高于HRC67的高韧高硬高速钢,即25W3Mo4Cr2V7Co5钢。其锻造性能远优于传统高速钢,热处理工艺仅略复杂于传统高速钢。用化学分析法、金相分析法、X射线结构分析法以及表面硬度和显微硬度测定法研究了渗碳温度和时间、淬火加热温度以及回火温度和次数对其渗层的碳浓度分布、金相组织、相组成、层深、表面硬度和硬度梯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5W3Mo4Cr2V7Co5钢的共晶碳化物尺寸细小(其平均尺寸约为2~4μm,最大尺寸仅约为8μm,仅及超硬高速钢M42的1/3~1/2);经最佳渗碳规范处理后,其碳化物平均尺寸仅为4~6μm(最大尺寸仅为10μm),其硬度可达M42的硬度水平,即HRC67~70。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制的WM-1型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高钒高速钢经900-1100℃淬火后550℃回火及1100℃淬火后250~550℃回火时的滚动磨损性能,并利用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50℃回火条件下,低温淬火时基体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主,随着淬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含量升高,马氏体含量相对减少,而耐磨性随淬火温度升高逐渐升高;1100℃淬火条件下,低温回火时基体组织主要以残余奥氏体为主.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量减少,而其耐磨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达到一定值后开始降低。以耐磨性为评价标准.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50℃淬火,450℃或550℃回火;研究结果揭示了适量的残余奥氏体有利于提高滚动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20.
高速钢的红硬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测定了6种高速钢的红硬性,结果发现高速钢的红硬性主要决定于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碳化物的量,Co只能提高二次硬化效应,但不能提高红硬性,600℃以上,M42的 红硬性低于M2Si-4及M2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