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ZrO2与SnO2复合掺杂制备了低损耗的MnZn铁氧体材料.研究了在贫铁配方的基础上添加SnO2-ZrO2对MnZn铁氧体微观结构、电性能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SnO2-ZrO2复合掺杂有利于促进晶粒均匀致密,明显提高了材料的电阻率,降低比损耗因子,在ξ(SnO2:ZrO2)为3:1时材料的电阻率达到最大值29.5 Ωm,比损耗因子达到最小值4.8×10-6.复合掺杂还能提高材料的居里温度、饱和磁感应强度和起始磁导率,当ξ(SnO2:ZrO2)为3:1时磁性能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贫铁锰锌铁氧体材料电磁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MnZn和NiZn铁氧体材料.在富铁MnZn铁氧体材料Curie温度经验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贫铁MnZn铁氧体材料Curie温度的经验计算公式.比较研究了贫铁MnZn铁氧体、富铁MnZn铁氧体和NiZn铁氧体材料的起始磁导率和电阻率的频率特性.在低频区域,贫铁MnZn铁氧体的高起始磁导率与富铁MnZn铁氧体相当;在高频区域,贫铁MnZn铁氧体的高起始磁导率与NiZn铁氧体相当;贫铁MnZn铁氧体的电阻率高达103 Ω·m.贫铁MnZn铁氧体几乎兼具了富铁MnZn铁氧体的低频特性和NiZn铁氧体的高频特性,且Curie温度也不低,是一种很有应用潜力的软磁铁氧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MnZn功率铁氧体广泛应用于高频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功率损耗是其最重要的电磁性能指标。宽温低损耗的实现不但可以提高磁性元件在满载工况下的电能转换效率,降低能量损失,而且可以降低设备的待机损耗,提高设备工作时的温度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实现MnZn功率铁氧体宽温低损耗的途径,总结了国内外宽温低损耗MnZn功率铁氧体的生产和研究开发方面的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郝利军  崔锦华 《陶瓷》2011,(13):11-12
介绍了MnZn功率铁氧体的晶体结构及其损耗机理,综述了MnZn功率铁氧体常用添加剂CaO、SiO_2、Nb_2O_5、Ta_2O_5、CoO等对其结构和磁性能影响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掺入有效杂质已经成为获得高性能MnZn功率铁氧体陶瓷的关键,也是各研究者的技术秘密。添加剂能明显改善MnZn功率铁氧体的微观结构和温度特性,提高其磁性能和晶界电阻率,降低功率损耗P_(cv)。  相似文献   

5.
郝利军  崔锦华 《陶瓷》2011,(7):11-12
介绍了MnZn功率铁氧体的晶体结构及其损耗机理,综述了MnZn功率铁氧体常用添加剂CaO、SiO2、Nb2O5、Ta2O5、CoO等对其结构和磁性能影响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掺入有效杂质已经成为获得高性能MnZn功率铁氧体陶瓷的关键,也是各研究者的技术秘密。添加剂能明显改善MnZn功率铁氧体的微观结构和温度特性,提高其磁性能和晶界电阻率,降低功率损耗Pcv。  相似文献   

6.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第3代宽禁带半导体广泛的商用,功率电子器件朝着高频化、小型化和高能效化的方向加速发展。MnZn铁氧体作为功率电子器件的核心材料,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在高频软磁材料方面研究的焦点。本综述主要介绍近年来Mn Zn铁氧体在高频化方向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通过主成分设计、添加剂调控和低温烧结工艺等手段,实现高频、宽温和低损耗等特性,以及高频下MnZn铁氧体损耗的应力敏感性。随着高频损耗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今后5到10年内将会开发出更多的在0.5 MHz以上的高频和更高的磁通密度下表现出更低损耗的MnZn铁氧体新材料,并迅速应用于通信电源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作为现代电子行业和信息产业中的一项基础性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正在向着高频率、低损耗的方向发展,促进着人们对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配方和烧结工艺研究力度的不断加深。在提高MnZn铁氧体磁导率上,其主要是通过优化配方和改善烧结工艺来实现的,基于此,文章以综述的方法,对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的配方和烧结工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低损耗MnZn铁氧体的研究现状及TDK,SIMENS等公司最新产品情况,通过对原材料的性质、掺杂和烧结工艺分析,说明它们决定了低损耗MnZn铁氧体的微观结构,同时也表明原材料的匹配对提高材料的性能有重要作用.探讨了低损耗MnZn铁氧体材料的工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鲍思权  姜宏  赵会峰  张振华  王琦 《硅酸盐通报》2016,35(11):3628-3632
以钛酸异丙酯[Ti(OC4H7)4,TTIP]、单丁基三氯化锡[C4H9SnCl3,MBTC]及三氟乙酸[CF3COOH,TFA]作为反应前驱体,利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具有反射红外及自清洁功能的多功能TiO2/SnO2∶F复合膜镀膜玻璃.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近红外光区反射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了反应物THIP的流量变化及SnO2∶F薄膜对TiO2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TIP流量的增大,TiO2/SnO2∶F在高频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逐渐提高,但其光降解甲基橙的性能先提高后降低;SnO2∶F薄膜可以改善复合膜中TiO2的致密性,提高TiO2在近红外的反射率,同时TiO2/SnO2∶F复合膜可以有效延长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时间,从而提高了TiO2薄膜的光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0.
彭峰  王红娟  张雷 《现代化工》2004,24(8):26-29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在不添加其他溶剂的情况下低温水解,制备了具有晶态结构TiO2与TiO2-SnO2复合透明溶胶,并在铝片上制备了纳米膜.以空气中的有机挥发物丙酮模拟污染物,研究了SnO2与TiO2摩尔比及热处理温度对TiO2-SnO2复合纳米膜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表征分析.含n(SnO2)n(TiO2)=120的该复合膜催化剂,在393~573 K较低温度下处理后具有最强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1kg/h规模的常压流化床气化实验系统上,在850℃,900℃和950℃,n(O)∶n(C)分别为1.0,1.1,1.2,1.3和1.4,生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40%的条件下,对某地PRB煤和一种生物质(美国竹柳)的共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H_2含量(体积分数,下同)逐渐增加,CO和CH_4含量及Q_(HHV)(合成气热值)逐渐减少,合成气产量和碳转化率增加较多.随着n(O)∶n(C)的增加,CO,H_2,CH_4含量和Q_(HHV)呈下降趋势;合成气产量和碳转化率增加.随着生物质比例的增加,CO,H_2,CH_4的含量先减少后增加,Q_(HHV)增加较多,合成气产量和碳转化率增加.n(O)∶n(C)为1.0时的炭黑量要高于n(O)∶n(C)为1.3时的炭黑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与苯乙烯(ST)的悬浮接枝共聚合,考察了PC/ST质量比、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对共聚合的影响,获得了接枝率为35%,接枝效率为65%的接枝共聚物,并对接枝共聚物进行IR、DSC、DMA等表征,测定了支链PS的分子量及支链数。  相似文献   

13.
孙之达  陈雨虎 《大氮肥》1999,22(5):298-300
介绍金陵化肥厂DCS和PLC系统从运输到运行期间所发生的故障,同时也对十几年来的系统维护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镜和孔径分布测定仪对自制聚醚砜( PES)和磺化聚醚砜(SPES)膜进行表征,根据Darcy-Poiseuille定律研究PES膜和SPES膜过滤牛血清蛋白液(BSA)阻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PES膜孔径为0.22~0.27 μm,初始纯水通量为642 L·m-2·h-1,过滤质量浓度为1 g·L-1的BSA溶液时平衡通量为30.4~31.9 L·m-2· h-1; SPES膜孔径为5.2~11.1 nm,初始纯水通量为8.1 L·m-2·h-1,质量浓度为1 g·L-1的BSA时平衡通量为3.4~6.9 L· m-2·h-1.过滤时PES膜阻力主要集中在吸附和堵孔阻力,2者相加为总阻力的91.1%;而SPES膜阻力主要集中在膜本身的阻力,为总阻力的41.8%,其次为堵孔阻力,占总阻力的38.3%.经清洗后,PES膜的纯水通量可以恢复到82%,而SPES膜可以恢复到494%.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与水泥熟料共同水化硬化的基础研究进展及评述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结合水泥混凝土向绿色高性能化发展的方向,综述了近十年来粉煤灰和熟料共同水化硬化的基础研究进展,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GE-HPLC、NMR、EI-MS、GC-MS对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醚化反应产物的各个组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甲酸甲酯合成与转化的催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评述了甲酸甲酯(MF)合成与转化的催化技术,展示了从MF出发发展C_1化学的可能途径,在MF的合成方面详细地分析了从甲醇出发的羰化法、脱氢法和氧化法催化技术,简介了我们的有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PVA与壳聚糖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VA与壳聚糖共混膜,用红外光谱法对共混膜进行了表征,并对膜的吸水率、透光率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混膜中PVA分子链与壳聚糖分子链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壳聚糖的引入有利于改善PVA的透光性和降低其吸水率。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90年代前半期国外润滑抽的需求、生产能力、供求关系以及贸易流向,并对2000年世界各地区润滑油供需进行了分析预测。在经历衰退和复苏之后,1995~2000年期间世界润滑油需求上升,基础油生产能力进一步合理化,但各地区的供需平衡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10℃下,以萘锂为引发剂,以甲苯/THF的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采用两步加料法,合成了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1.20)的苯乙烯(S)-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三嵌段共聚物(PTBMA-b-PS-PTBMA)。并对所得共聚物进行了CPC、IR、1H-NMR、TC及TEM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