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清河分洪区位于永定河卢沟桥南侧、大清河系北支中上游,是大清河北支拒马河、大石河、小清河三河洪水以及永定河分泄洪水汇集蓄滞的地区.目前,小清河分洪区内防洪工程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安全建设工程不足,不能满足防洪避险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做好小清河分洪区的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北京市小清河分洪区可新增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对确保良乡及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分洪区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及洪水影响评价,分析在小清河分洪区内设置安全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刘忠亮  闫帅  任泽俭 《山东水利》2023,(12):55-56+59
在疏理了小清河东营段河道运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小清河东营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实际,分析了小清河东营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及发挥的效益,提出了工程建设后续工作建议与思考,以促使该工程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小清河为例,分析了末端起推潮位对水面线计算的影响。通过分析潮位与小清河洪水组合关系,分别按恒定流静水位、恒定流动水位2种方案进行小清河水面线计算。结果表明:既定的河道条件下,潮水回水段水位变化受潮水动水位过程影响较大;但同一断面处最高水位的差异较小,动水位过程对最高水位的影响不大。考虑到防洪、防潮安全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推荐采用恒定流静水位方案确定工程规模。  相似文献   

4.
为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多措并举,从机制完善、预案修订、隐患排查整治、督导暗访、汛期值班值守、技术创新等方面总结经验做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小清河复航工程与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同时开工建设以来,复航工程对小清河防汛影响日渐显现。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具体分析复航工程现阶段及未来运营期对小清河防汛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影响提出意见建议,已期为将来水利、航运两方协调工作、保障小清河防汛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永定河防洪体系建设基本完善。重点介绍了小清河分洪闸扩建后对流域防洪体系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河道的防洪排水能力,还减少了小清河分洪区的淹没损失,对促进永定河水岸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清河源远流长,支流众多,且支流多为山洪河道,坡陡流急,洪水汹猛,而小清河干流大部分河段仅为20年一遇防洪、5年一遇除涝标准,远不适应流域防洪需要。分洪道未贯通、滞洪区工程不配套,也严重影响了小清河干流防洪减灾功能的发挥。实施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扩挖河槽,加固堤防、贯通分洪道、建设滞洪区,是防洪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是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健全防洪工程体系、扩大防洪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小清河分洪区是海河流域蓄滞洪区之一,是永定河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国务院将小清河分洪区纳入海河流域规划。介绍了小清河分洪区及其安全建设、管理工作等情况,提出小清河分洪区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办法。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小清河流域的基本概况及防洪意义,分析了小清河流域目前的防洪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加大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治理,对病险水库进行处理,加强滞沤区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立浪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和防洪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加强滞洪区管理和防治保护区法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小清河是山东省鲁中地区一条重要的防洪除涝河流,对两岸农田灌溉、内河航运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介绍小清河分洪道形成过程及历次治理情况基础上,对小清河分洪道治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新时期治水方略,提出分洪道蓄泄兼备治理方案及保障措施。这一措施使分洪道在保障防洪安全前提下,同时兼顾蓄水兴利等功能,最终达到综合利用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1.
郭文明  王立  赵飏 《山东水利》2013,(11):14-15
论述了在济南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市的过程中,小清河的重要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小清河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市建设规划有关要求的差距,对下一步改善小清河的水环境、截污治污和提高防洪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白洋淀是大清河流域重要枢纽工程,基于雄安新区建设对大清河流域防洪提出更高的要求,大清河流域水工程联合防洪调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白洋淀最高水位最小作为联合防洪调度目标,建立联合防洪调度模型并进行求解。在保证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了不同洪水条件下的联合防洪调度研究,通过优化调度,可保证在遭遇百年一遇洪水不开启文安洼蓄滞洪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白洋淀最高水位,可有效减轻了堤防和白洋淀防洪压力,为保障雄安新区防洪安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论恢复独流减河泄洪能力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独流减河是大清河系的主要入海尾闾是天津市南部的防洪屏障,对大清河及天津市的防洪起着重要的作用。解放以来,针对大清河洪水存在着上游来量大,下游出路小的矛盾,进行了全面治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体系。如遇1963年型洪水,结合洼淀滞洪,可保证天津市不受大清河洪水的危害。但1963年后的20多年来尚未经受大洪水的考验,又因种种原因,工程效能日趋降低,其中较突出的问题是独流减河泄洪能力严重下降。与此同时,大清河中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华北、大港两大油田,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一旦发生较大洪水,后果不堪设想。天津市将再一次面临洪水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小清河干流治理全线打通后,河道水力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水文规律也随之改变,给洪水预报与调度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即利用贯通后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初步分析了流域产汇流规律和河道水力要素变化特点,对比评价了其治理前后变化规律及对防洪减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辽河干流流域1953年和1995年两种典型年设计洪水成果,在满足清河水库承担的水库下游防洪任务的前提下,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河水库防洪调度运行方式,确定清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水库设计及校核洪水位。  相似文献   

16.
小清河干流治理全线打通后,河道水力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水文规律也随之改变,给洪水预报与调度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即利用贯通后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初步分析了流域产汇流规律和河道水力要素变化特点,对比评价了其治理前后变化规律及对防洪减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清河水系已初步形成"上蓄、中疏、下排,适当滞蓄"的防洪体系,为保障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之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系统整治,大清河水系存在部分防洪工程达不到设计标准,上下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急需解决和处理.本文论述了大清河水系现状防洪能力,分析影响其防洪能力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及防洪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收集地形及水文资料的基础上,对小清河分洪区的水流运动进行了二维数值计算,分析了分洪区洪水的运动特性、淹没情况及涿州市防洪圈建设对分洪区蓄滞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后存在的干流水位涨猛落缓、济青高速公路桥处存在泄洪瓶颈、洪园闸落闸蓄水增加防洪压力、腊山分洪工程的启用条件单一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小清河是一条防洪、除涝、引水灌溉、航运为一体的综合性利用河道。其支流诸多且断面流量大于干流,故旱涝灾害频发,威胁着沿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桓台县位于小清河中游是抗洪除险的重要地段。以桓台县为例,依据小清河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水资源状况等因素分析了其旱涝灾害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旱涝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