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确定岩石可钻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试验测定岩心的微钻头可钻性Kd和声波时差Δt的基础上,分析了岩石可钻性与声波时差的关系,建立了用声波时差确定岩石可钻性的计算模式。结合胜利油田东车地区部分岩心的可钻性实测值及相应井段的声波时差测井资料,检验了该模式的实际符合情况,给出了修正的计算模式。修正模式的计算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是一种求取油矿地层可钻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研究了测井资料与岩石硬度、强度及其可钻性的关系;现场实时钻井钻速与声波时差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声波时差大的岩石可钻性级值明显高于声波时差小的岩石的可钻性级值,机械钻速也随声波时差的变化而变化。文章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现场测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计算岩石可钻性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与岩芯实测岩石可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误差在6%左右。  相似文献   

3.
岩石声波时差与钻速的关系及其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锦栋 《石油钻采工艺》1993,15(2):37-41,62
本文在分析岩石声波时差与岩石可钻性的关系和对实际钻井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物探和测井中获得的岩石声波时差与钻速的关系。得出了塔北地区钻速与岩石声波时差的定量关系式,并探讨了这一关系式在钻速预测、钻进效果评价及钻头造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钻井工艺设计中 ,对钻头的选择及其可钻性的评价主要选取本地区具有代表性强度和硬度的岩心进行室内可钻性实验 ,进而对地层岩石可钻性进行分级评价。这种方法由于取心的局限性 ,尤其在新区井少的情况下限制了此方法的应用。通过分析声波时差与影响岩石可钻性地质因素的关系 ,建立了声波时差与岩石可钻性指数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油田实际资料进行了分析 ,根据可钻性剖面确定了合适的钻头类型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对岩石声波时差与岩石可钻性的关系和实际钻井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物探或测井手段获得的岩石声波时差与钻速的关系,得出了塔北地区的定量关系式,介绍了关系式在钻速预测、钻井水平评价和钻头选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声波测井资料在岩石可钻性及钻头选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军  蔡亚西  林元华 《测井技术》2001,25(4):305-307
在进行钻井工艺设计中,对钻头的选择及其可钻性的评价主要选取本地区具有代表性强度和硬度的岩心进行室内可行钻性实验,进面对地层岩石可钻性进行分级评价,这种方法由于取心的局限性,尤其在新区井少的情况下限制了此方法的应用,通过分析声波时差与影响岩石可钻性地质因素的关系,建立了声波时差与岩石可钻性指数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油田实际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可钻性剖面确定了适合的钻头类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岩石可钻性是钻头选型和钻速预测的重要参数.岩石可钻性与其声波时差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层孔隙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由测井声波时差来反映.若能建立岩石可钻性与地层孔隙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就可由地层孔隙压力对岩石可钻性进行实时预测.鉴于此,从测井估算地层压力的等效深度法和岩石可钻性模型出发,推导了岩石可钻性与地层孔隙压力的理论关系模型,并利用川东渡口河构造的Du4井和S油田实际资料建立了两者间的回归统计模型,进一步印证了该理论关系的正确性,为利用地层孔隙压力实时预报岩石可钻性提供了依据,也为岩石可钻性的测井解释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资料综合预测岩石可钻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岩石可钻性是钻头选型、提高钻井效率的基础,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岩石可钻性是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室内试验,重点研究岩性、密度和泥质含量对岩石可钻性的影响规律。在已有的可钻性与声波时差关系模型基础上,考虑不同岩石岩性、密度和泥质含量对其可钻性级值的影响,建立了新的岩石可钻性综合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
东胜气田整体岩性致密坚硬,研磨性强,钻头磨损严重,机械钻速低。为此,根据声波时差与地层岩石力学特性参数关系及岩石可钻性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建立了东胜气田岩石可钻性级值计算模型,确定了岩石可钻性规律,并结合钻头磨损情况,进行钻头选型及设计优化,同时对优化后的钻头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东胜气田地层可钻性级值4~8,属中-硬地层,地层研磨性强;优化后的钻头可使全井机械钻速提高84%以上,单井使用钻头减少9只,节约成本63万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声波时差测井在岩石可钻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石的可钻性是合理选择和设计钻头、优选钻进参数的重要依据。以实现利用声波测井资料预测岩石可钻性为研究目标,以大庆油田部分区块地质条件及大量室内实验为基础,分析了声波时差测井教据与岩石可钻性的关系,建立了岩石可钻性预测模型,提出了预测方法。建立了牙轮钻头可钻性与PDC钻头可钻性的相互关系模型。为实现特定区域油田的可钻性预测提供了技术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油田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深井钻井具有裸眼段长、井底温度高、岩石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井眼易失稳等问题。中原油田开展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钻井技术攻关,逐步形成了深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PDC钻头十井下动力钻具复合钻井、防斜打直、钻井液、固井、井控等配套工艺技术。截至2004年底,该油田共完成井深超过4000m的深井468口,而且深井钻井速度逐年提高,事故复杂时间大幅减少。详细介绍了中原油田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并对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东濮凹陷西南部是中原油田近期有利的含油气探区。针对该地区油气层埋藏深,地层相对较硬,可钻性差,地层倾角大,地温梯度高等特点,提出优化井身结构,使用PDC钻头,优化钻具组合,选用抗高温钻井液等钻井技术,人而提高钻速和井身质量,降低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形理论评价地层可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分形理论研究了大庆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地层可钻性的评价方法。根据现场声波测井资料及岩心资料,通过室内实验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声波测井资料与地层可钻性解释模型,结合变尺度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声波测井资料的分形特征及长程相关性。依据传统一维、二维随机中点分形插值理论,提出了加权改进随机中点插值法,并结合地层对比技术及深度归一化方法,构建了声波时差测井参数分布场,根据已建立的可钻性解释模型得到地层可钻性分布场。研究结果表明:声波测井资料与地层可钻性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且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及长程相关性。分形理论可以定量确定地层可钻性分布场。该方法精度高,推广能力强,预测结果符合实际地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原油田废弃钻井液污染评价及处理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原油田四大区块(文留油田、濮城油田、卫城油田、胡状油田)废钻井液进行污染评价、分析。在室内通过对20余种处理剂的筛选,针对中原油田实际情况研究出适用于聚合物钻井液的处理剂配方,并经现场应用证明,该工艺处理成本低、施工过程简单,实用效果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该技术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有65%的覆土可返耕,吸40%的返耕土长出农作物。  相似文献   

15.
元坝地区钻头优选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元坝地区深部地层钻速慢、钻头磨损严重的问题,根据声波时差与地层岩石可钻性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岩石可钻性的计算模型,并结合已钻井的测井数据,对元坝地区的钻头类型进行了优选研究,分析了地层岩性的可钻性级值,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地层的钻头类型推荐方案.现场应用结果统计分析表明,所选钻头类型能够很好地适应于元坝地区深部地层,对于提高机械钻速和有效进尺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缩短了钻井周期.该技术为元坝地区钻头类型的优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钻时资料与地层信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学增 《石油学报》1986,7(3):117-122
优化钻井的基础工作之一,在于掌握待钻地层的信息,而抗钻方面的地层信息,可以直接来源于钻进过程.钻时录并资料是获取地层信息的重要来源.文中给出了钻时和标准化钻时的模式,利用地质层的概念导出了钻头钝化趋势线的函数式,并给出了求取地层特征参数的公式.文中还分析了地层界面对钻头钝化趋势线的影响,指明了两种典型的界面带来的影响.作者列出了中原油田非均质地层的钻时录井曲线及其处理流程图,并给出了用微机处理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φ140套管开窗侧钻小井眼防漏防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原油田在小井眼开窗侧钻井中井漏、卡钻事故发生频繁的问题 ,结合小井眼侧钻井及中原油田油气层的特点 ,分析了小井眼侧钻井井漏、卡钻的原因 ,从钻井液性能控制和钻井工艺方面采取了适应于侧钻井的防漏防卡措施。经在中原油田不同区块的多口侧钻井实践证明 ,这些措施收到了较好的防漏防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