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SiO2为载体在离子液体环境下合成了Ag/SiO2和复合纳米粒子Ag-Cu/SiO2催化剂,讨论了还原剂水合肼的浓度、离子液体用量对纳米粒子生成的影响,通过SEM、XRD、N2吸附-解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时加入离子液体后纳米颗粒较小,形状较为均一,当水合肼浓度为0.1mol/L时,易于生成纳米粒子尺寸较小的纳米银。将Ag/SiO2与Ag-Cu/SiO2纳米粒子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甲烷氧化的性能测试中,Ag/SiO2优于Ag-Cu/SiO2的催化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纳米流体工质的丝网热管的换热性能,制作了简单的丝网热管传热性能测试装置.实验采用SiO2纳米流体为工质,对在不同的充液率、浓度、热管倾角以及不同纳米颗粒粒径情况下丝网热管的热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丝网热管在充液率为60%、质量分数为1%、倾角为30°以及纳米粒径为30 nm时,换热性能处于最佳.研究结果为SiO2纳米流体工质在热管散热器中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SiO_2杂化膜制备及其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硅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为前躯体和交联剂,与壳聚糖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壳聚糖/SiO2纳米杂化膜.用红外光谱对杂化膜进行表征,并研究杂化膜的溶胀性能、耐酸性能及不同的因素对杂化膜吸附重金属铜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显示杂化膜内有新键产生,引入了Si-O-Si结构.壳聚糖/SiO2纳米杂化膜溶胀性能降低,耐酸性能提高,吸附铜离子性能提高.当壳聚糖/SiO2纳米杂化膜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6.8%时杂化膜吸附铜离子性能最好.室温下溶液pH值为5、铜离子浓度为0.05 mol/L、时间为60 min时,杂化膜CSH1对铜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具有亲水和防污自清洁性能的PVC建筑薄膜,在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的PVC薄膜表面涂覆SiO2作为隔离层,然后采用旋涂法将TiO2涂覆于薄膜表面,制备得到PVC/SiO2/TiO2复合膜。利用XRD、FTIR、SEM、ED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用接触角测试仪测定了其亲水性能,经紫外光照后,复合膜的接触角由42.2°降为10.9°,结果表明TiO2层的涂覆大大地提高了PVC薄膜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具有亲水和防污自清洁性能的PVC建筑薄膜,在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的PVC薄膜表面涂覆SiO2作为隔离层,然后采用旋涂法将TiO2涂覆于薄膜表面,制备得到PVC/SiO2/TiO2复合膜。利用XRD、FTIR、SEM、ED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用接触角测试仪测定了其亲水性能,经紫外光照后,复合膜的接触角由42.2°降为10.9°,结果表明TiO2层的涂覆大大地提高了PVC薄膜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纳米材料TiO2 和SiO2 X 粉体。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纳米TiO2 和SiO2 X 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证明了纳米TiO2 具有优良的吸收紫外线的性能 ;而纳米SiO2 X具有较好的反射紫外线的性能。纳米材料有催化作用 ,缩聚时加入纳米材料 ,能减少缩聚时间  相似文献   

7.
纳米TiO2、SiO2-x的紫外屏蔽性能分析及其在聚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纳米材料TiO2和SiO2-x粉体,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纳米TiO2和SiO2-x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证明了纳米TiO2具有优良的吸收紫外线的性能;而纳米SiO2-x具有较好的反射紫外线的性能,纳米材料有催化作用,缩聚时加入纳米材料,能减少缩聚时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压微射流法制备了多种SiO2纳米流体,并用分光光度计结合积分球原理测试了不同粒径、不同体积分数及不同光程下SiO2纳米流体在太阳能辐射全波段的透射率.比较实验结果发现,SiO2纳米流体的颗粒粒径,以及其体积分数的不同对纳米流体的透射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定制不同厚度的样品池,测试不同光程下SiO2纳米流体的透射率.实验发现:7nmSiO2纳米流体的透射率随光程的变化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而40nmSiO2纳米流体由于颗粒散射加剧导致结果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9.
塑料中纳米填料静电及力学性能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了PVC塑料中纳米SiO2添加制备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及PVC树脂添加纳米SiO2后提高塑料抗静电性能的机理,并给出了一系列的电学及力学性能对比实验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0.
对在家用电加热器中使用的4种纳米流体进行对流换热实验研究.采用两步法制备纳米流体,研究不同材料(MgO、SiO2、Al2O3和CuO)和不同浓度(质量分数为0.2%~1.0%)的纳米流体对电加热器换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加热器翅片温度对环境温升影响较大;纳米流体浓度相同时,MgO流体的换热效率最高,SiO2流体的换...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低熔点熔盐Ca(NO3)2-KNO3-NaNO3-LiNO3的比热容,采用超声振荡法将低熔点熔盐与30 nm的SiO2纳米粒子复合制备出低熔点熔盐纳米流体,研究了纳米粒子对低熔点盐比热容的影响及制备过程中影响纳米粒子分散的关键因素:超声振荡时间和超声振荡频率.采用同步热分析仪( DSC)测量熔盐比热容;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低熔点熔盐纳米流体的微观表面结构,观察纳米粒子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均匀的SiO2纳米粒子可以提高低熔点盐纳米流体的比热容,纳米熔盐比热容平均值达到1.86 J/( g·K)左右,在200~350益温度范围内,比热容提高率为14%~22%,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超声波分散法是制备熔盐纳米流体的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可控纳米流体的制备及热导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纳米流体的一步法制备中不同条件对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使用醇盐水解法制备了水-SiO2纳米流体.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颗粒粒径大小及其分布进行了测量,利用zeta 电位仪及长时间的观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利用激光闪光法, 测量不同粒径和不同浓度的纳米流体热导率的提高.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可控制在50~200 nm.由醇盐水解方法制备的纳米流体稳定性好.当纳米流体的体积分数为1.3%时,平均粒径为70 nm的SiO2纳米流体的热导率比纯水提高24%,而热导率的增加对温度的提高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Polymerelectrolytemembranesarepaidatten tionstobecauseoftheirimportancetothedevelop mentoflithiumionbatteriesinrecentyears.There aretwomethodsforpreparingporouspolymermem branes:oneisthe“Bellcore”technique[1];theother isthephase inversionprocess,whichhasbeenfo cusedonforitsfacility,convenienceandlesspollu tion[2].However,themembranespreparedbythese twomethodsshowpoormechanicalpropertiesbecause ofhighporositiesandmoreelectrolyteuptakes.Introductionsofnanoscaleinorganicfillerssuchassil ica(Si…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步法"制备了铜-水基纳米流体,并对纳米流体进行了透射电镜分析。对不同质量浓度下(0.1%、0.15%、0.2%)铜-水基纳米流体的环路热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环路热管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的水箱水温变化、瞬时光热效率,并与去离子水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铜颗粒的加入增加了液体的导热系数,铜-水基纳米流体更适合作为太阳能重力环路热管热水系统的相变传热工质,且存在一个最佳的纳米流体工质质量浓度(最佳质量浓度为0.15%),可使得环路热管热水系统的传热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甘肃省白银市乌金峡一带中酸性侵入体的地质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研究,发现该侵入体高 w(Na2O),低w(MgO)、w(TFeO)、w(Al2O3)、w(K2O),w(TiO2)、w(MgO)、w(MnO)、w(TFeO)、w(CaO)、w(K2O) 与w(SiO2)负相关,w(Na2O)与w(SiO2)正相关;轻、重稀土都有分异,但轻稀土更明显,且轻稀土富集,δ(Eu)轻度正 异常—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Th、Sr富集,Rb、Li亏损,属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浆结晶温度为700℃~ 890℃。形成时代大致为奥陶纪中晚期,属于岛弧构造环境,为中祁连地块和北祁连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的轻汽油醚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是降低烯烃含量 ,生产清洁汽油的重要手段。由于常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存在热稳定性差的缺点 ,需要开发新型的醚化催化剂。杂多酸作为新型催化材料 ,在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制备了负载型磷钨杂多酸H3 PW12 O40 (PW12 )催化剂 ,并成功地进行了催化裂化轻汽油与甲醇的醚化反应。研究了载体种类、活化温度、PW12 负载量对催化剂醚化活性的影响。载体表面的酸碱性对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影响 ,催化剂表面有碱性基团时 ,催化剂活性低 ,有酸性基团时活性高 ;活化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有一个最佳值 ;PW12 负载量低时 ,由于其与载体表面羟基的强烈作用 ,催化剂活性较低 ,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增高 ;在适宜的条件下 ,醚化轻汽油中醚含量达到 14 .34% ,与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时相当。固载化的磷钨酸适于作为醚化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离子交换型Cu/SiO2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并在催化活性与稳定性方面与浸渍型的Cu/SiO2催化剂进行了对比,采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测定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Li2Fe0.5Mn0.5SiO4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a citric acid-assisted sol-gel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oichiometric ratio value of n(citric acid) to n(Fe2+-Mn2+)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2Fe0.5Mn0.5SiO4 was studied. The final sample was identified as Li2Fe0.5Mn0.5SiO4 with a Pmn21 monoclinic structure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phases components and crystal phase structure of the Li2Fe0.5Mn0.4SiO4 material were improved as the increase of the stoichiometric ratio value of n(citric acid) to n(Fe2+-Mn2+).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verified that the Li2Fe0.5Mn0.5SiO4 particles are agglomerates of Li2Fe0.5Mn0.5SiO4 primary particles with a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of 220 nm. The Li2Fe0.5Mn0.5SiO4 sample was used as an electrod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Li2Fe0.5Mn0.5SiO4 electrode delivered a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of 230.1 mAh/g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g in first cycle and about 162 mAh/g after 20 cycles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20 mA/g.  相似文献   

19.
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纳米流体强化换热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可靠性,研究了以纳米流体作为冷却系统内的新型高效换热工质时的传热效果.分别对水、TiO2纳米流体、Al2O3纳米流体和CuO纳米流体的冷却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冷却系统的换热系数及压力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TiO2、Al2O3和CuO这3种纳米流体能显著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性能,与水相比,三者的平均表面换热系数分别提升了10.82%、8.43%和11.24%,而泵功则分别只增加了1.06%、1.30%和1.98%.以纳米流体作为冷却介质时,能以很小的泵功损失增加量带来换热系数的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增强冷却系统的换热.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高温冷却条件下,γ-Al2O3-PG90纳米流体作为冷却介质在一车用机油冷却器内的流动传热性能,采用三维k-ε湍流模型,应用块结构网格生成技巧,融合流固耦合研究方法和薄壳导热模型数值模拟了纳米流体的性能,进行了基液与纳米流体的性能对比计算,分析了纳米粒子体积分数对性能的影响,考察了纳米流体物性预测模型的普适性,并研究了将纳米流体视为单相流体进行性能分析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测试得到了性能数据.研究发现:与基液相比,纳米流体强化换热效果明显,流动阻力有所增加,随着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传热性能提高,流动阻力增加,说明该物性预测模型不能普适,当纳米粒子体积分数大于3%时,将纳米流体视为单相流体的性能研究结果与实验数据偏差较大,可能原因是单相流体流动无法反映较多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