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实验对影响钙基固硫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a/S比的增大,煤的固硫率逐渐升高,Ca/S比为2.5时,煤的固硫率最高;投放不同的添加剂时,当Ca/S比为2,NaCl、Na2CO3、Fe2O3的投放量分别为固硫剂的6%、3%、6%时,煤的固硫率最高;当炉温为1 000℃、粒度为0.1 mm时,煤的固硫率最高.此外,添加剂在煤燃烧过程中投放时的固硫率高于在燃烧前和燃烧后投放时的固硫率.本研究对促进固硫工艺的发展,并为分散式民用燃煤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对影响钙基固硫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a/S比的增大,煤的固硫率逐渐升高,Ca/S比为2.5时,煤的固硫率最高;投放不同的添加剂时,当Ca/S比为2,NaCl、Na2CO3、Fe2O3的投放量分别为固硫剂的6%、3%、6%时,煤的固硫率最高;当炉温为1 000℃、粒度为0.1 mm时,煤的固硫率最高.此外,添加剂在煤燃烧过程中投放时的固硫率高于在燃烧前和燃烧后投放时的固硫率.本研究对促进固硫工艺的发展,并为分散式民用燃煤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燃煤高温固硫添加剂固硫的促进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Mg,Zn,Na等作为添加剂,进行了燃煤固硫促进作用的试验研究;对不同煤样的燃烧灰渣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添加剂的固硫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剂能改变CaO的晶体结构,促进固硫反应,提高钙基固硫剂的固硫效率,为开发研制燃煤高温固硫剂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煤在燃烧过程中钙基固硫剂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钙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在富氧条件下,降低烟气中NOx的含量,提高钙基固硫剂固硫率的可能性.研究发现高温不利于固硫,但富氧能提高固硫率.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脱硫效率低,现有火电厂采取加大Ca/S摩尔比与二次风量以实现SO2达标排放,但导致锅炉热效率降低及加重受热面管材的磨损直接影响火电厂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在锅炉燃烧过程中深度固硫,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稀土掺杂Mn-Al-Ox复合剂加入到以石灰石粉为主体的固硫剂中,并设计不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工况进行热态实验检测其固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剂添加量为0.3~1.0%,钙硫摩尔比为1.5与2.0时固硫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灰渣形貌呈球状或椭球状,可有效减少灰渣对锅炉管的冲刷。另外热分析结果表明加入该复合剂后,煤的着火温度、燃烬温度均得到一定程度降低,说明复合剂对煤的燃烧有很好的促进效果,煤的燃烧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煤的燃烧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为粉尘和SO2。通过煤粉燃烧实验,得出最佳钙硫比(Ca/S),在此基础上,探讨添加不同含量的Al2O3、MnO2、Fe2O3等添加剂对CaO固硫效果的促进作用,发现Ca/S为2.0时,单一添加剂Al2O3为2%、MnO2为0.5%、Fe2O3为0.7%,CaO的固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钙基固硫剂石灰石的反应活性对燃煤锅炉的脱硫效果影响很大.基于CaO水合反应放热,通过模拟试验台测算出其水合反应活性,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选择了几个主要指标作为预测石灰石水合活性的参数,建立了石灰石水合活性的数学模型,从而为燃煤锅炉尾部增湿活化烟气脱硫技术选择钙基固硫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型煤固硫技术,可以使燃烧时放出的SO_2减少70%,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本文阐述了固硫机理,并对固硫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固硫剂种类和Ca/S比值为固硫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该技术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合理,既减少污染又扩大了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优化组合的多元建模方法,研究了钙基固硫剂化学组成与脱硫效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钙基固硫剂化学成分与其脱硫率关系的优化组合的多元模型,实际运行表明,该模型比原来逐步回归法建立的多元模型准确率提高了0.42%,避免和克服了实际应用中的障碍和困难,方便了钙基固硫剂化学性能的分析及钙基固硫剂种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利用LCT2型高温热天平和型煤燃烧固硫试验台对四种贝壳与石灰型CaO的固硫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贝壳在1000℃以上时的固硫性能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型煤燃烧固硫剂.  相似文献   

11.
煤的制备系统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入炉煤是CFBC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根本保证。通过对入炉煤颗粒度对CFBC锅炉的流化质量、燃烧效率与脱硫效率、传热系数以及对炉内受热面和炉壁磨损的影响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结合实验和实测的数据,指出对于入炉煤粒径范围的选择,不仅要限制其最大的颗粒直径,更重要的是选择合理的颗粒筛分分布,保证有足够的循环物料量。为CFBC锅炉的经济运行及其煤的制备系统的合理设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热重分析技术研究钙基脱硫剂焙烧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流化床煤气炉中,一种有效的炉内脱硫方法是加入石灰石(CaCO3)或白云石(CaCO3.MgCO3)等钙基脱硫剂,以硫化钙(CaS)的形式从系统中脱去硫。在流化床煤气炉的高温(850℃ ̄950℃)环境下,钙基脱硫剂将进行焙烧反应,它们的焙烧特性影响接下去的硫化(脱硫)反应,因此也就影响总的捕硫率。本研究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分析研究了脱硫剂颗粒尺寸、焙烧温度和二氧化碳(CO2)分压力对4种南澳石  相似文献   

13.
含氧化铁粉粒状脱硫剂的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法脱硫由于其脱硫剂利用率低而未达到广泛的应用.为研究高效的干法脱硫剂.在干法粒状脱硫剂中加入金属氧化物Fe2O3作为催化剂.通过实验确定直径、蒸汽活化、加湿和加入Fe2O3粉对脱硫剂脱硫速率及钙利用率的影响.从而确定Fe2O3粉的催化性能并初步分析其催化机理.由曲线图中曲线对比可得。Fe2O3粉的催化性能与其投加量有关。少量Fe2O3粉与过量Fe2O3粉对反应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所以存在最佳的添加量。由实验可得其最佳添加量在总质量的1.5%~6%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废塑料在高炉风温条件下的燃烧特性,用红外分析仪测出聚乙烯(PE)颗粒和煤粉混合物在风温条件下燃烧时尾气中CO和CO2的含量,进而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率.结果表明,燃烧温度越高燃烧速度越快,燃烧率越高;塑料粒度越大燃烧率越高;塑料颗粒与煤粉混合物中塑料粒度小且含煤粉多的试样燃烧率高.  相似文献   

15.
微纳米金属铁粉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热重分析手段对微纳米尺度金属铁粉燃料的着火和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微米、纳米尺度金属铁粉燃烧过程的热重试验,分析不同粒径金属铁粉的燃烧特性,计算不同微米、纳米尺度金属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着火点、最高燃烧温度和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30~110nm粒径范围的纳米尺度铁粉的平均着火温度为280℃左右,最高燃烧温度为750~950℃,表观活化能为20~30kJ/mol;2~5μm亚微米级铁粉着火点为380℃,最高燃烧温度为950~990℃,表观活化能为37kJ/mol;而40μm的微米级铁粉着火温度为600℃左右,最高燃烧温度达到1000℃,表观活化能为58kJ/mol.随着颗粒粒径从微米减小到纳米尺度,金属颗粒的比表面积迅速增大,造成TG/DTG曲线上最大增重梯度所对应的反应温度和最高燃烧温度均明显降低,燃烧着火点温度明显降低,表观活化能迅速减小,因此反应活性随粒径的减小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6.
油页岩颗粒燃烧的高温段多相燃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页岩的燃烧过程是复杂的.基于热重燃烧曲线,可将油页岩的燃烧过程分为低温阶段、过渡阶段和高温阶段3部分:低温阶段为均相燃烧,高温阶段为多相燃烧,而过渡阶段则为高温阶段的多相燃烧准备条件.本文建立了高温段的多相燃烧模型:在能量方程中耦合了颗粒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对流和辐射换热;低温阶段挥发分的大量释放使得油页岩内部孔隙增大,因而考虑了颗粒内表面积对碳的燃烧反应速率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燃烧对油页岩固体颗粒密度的影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以焦炉煤气中自带氨为碱源,采用新型复合酞氰钴脱硫催化剂脱除焦炉气中的H2S,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水平,实为一种切实可行,经济适用的脱硫新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供水煤浆燃后烟气电除尘净化的设计依据,评述了水煤浆的燃烧方式及特点;对普通水煤浆飞灰的形态、化学成分、粒度分布、比电阻及驱进速度等电除尘特性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与燃煤飞灰的分析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水煤浆飞灰不是高比电阻粉尘;燃水煤浆飞灰粒度分布、比电阻、驱进速度等电除尘特性优于燃煤飞灰。  相似文献   

19.
文丘里除尘器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台35t/h锅炉上试验研究了文丘里除尘器利用废碱液进行烟气脱硫的工艺,脱硫后的废水和冲灰水循环使用,可节约用水·阐述了不同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文丘里除尘器脱硫效率可达60%~80%,除尘器出口排水pH值大于5。该工艺不仅可同时脱硫除尘,而且能提高文丘里除尘器出口排水pH值,减少尾部系统的酸性腐蚀,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