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对智能油液实验室异常值的自动识辨、判定和处理,本研究立足于油液分析的特点以及故障诊断的目的,综合应用数据分类、统计筛查、预设值判定等方法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检测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采用Z值判定法可对同源数据的异常值进行筛查和处理;采用相关性分析和趋势分析设置阈值不仅可以识辨异常值,而且可以对异常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本研究可以为智能实验室数据自动判定和处理,实现质量控制的智能化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对智能油液实验室异常值的自动识辨、判定和处理,本研究立足于油液分析的特点以及故障诊断的目的,综合应用数据分类、统计筛查、预设值判定等方法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检测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采用Z值判定法可对同源数据的异常值进行筛查和处理;采用相关性分析和趋势分析设置阈值不仅可以识辨异常值,而且可以对异常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本研究可以为智能实验室数据自动判定和处理,实现质量控制的智能化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油液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采用相关性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光谱元素、添加剂含量、酸值和水分等特定项目检测结果的分析,探究其在给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谱元素与添加剂变化以及摩擦副磨损状况、酸值与水分以及工况条件有相关性,综合应用这些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油液监测和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现有测量系统检测质量评价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各检测实验室测量系统对产品质量控制获取满意检测结果的预控能力不足,提出基于结合测量能力指数(MCP)和标准样品(RM)的过程质量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法,采用MCP对小批量柔性检测质量进行评估。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各检测实验室在小批量检测条件下的产品质量控制,在各检测实验室测量系统检测结果趋同性方面优于传统的其它检测质量评价算法。  相似文献   

5.
CNAS体系中针对化学领域的补充性和说明性文件,对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做了十分详细的说明。该准则的所有条款对检测实验室做出严格规范的要求。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这些条款对细化实验室管理工作,提高检测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文远 《润滑与密封》2023,48(8):214-220
油液监测是盾构机主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其现行诊断阈值多为经验数据,且对监测所得的大量数据缺乏系统性分析。为制定盾构机主轴承油液监测故障诊断的合理阈值,设计盾构机主轴承油液监测方案,提出油液监测的取样方法、取样周期及特殊情况下的取样周期,并获取大量油液监测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得出监测项目的基准值、警告值、危险值,与现行通过经验值制定的监测阈值指标吻合,从理论证明了现行监测阈值的合理性;采用线性回归法对掘进里程与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寻各监测数据与掘进里程的关系,更合理地确定了主轴承在全生命周期里各阶段的监测阈值,与统计法计算出的阈值互为补充;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油液监测中各项数据变化的内在联系,指出油液中水分含量为状态监测中首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种油液质量检测方法的比较,指出油液快速检测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一、引言设备润滑管理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转、磨损和使用寿命等问题,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设备润滑管理水平的提高关键是要强化润滑状态的监测工作,以获取规范设备维修的科学数据。二、油液快速检测技术的优势目前,用于油液状态监测的技术可归纳为3大类:常规  相似文献   

8.
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质量改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质量改进研究是为解决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保证稳定的、不断改进的产品质量,以持续提升顾客满意度问题而提出的系统性方法。在对大规模定制质量改进过程中顾客满意、产品平台、质量保证、改进过程和相互关系等关键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质量改进体系,实现产品平台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继而推动最终产品的质量改进,增强企业满足顾客个体与群体质量要求的能力,最终达到持续提升顾客满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动机异常磨损的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发动机状态监测中油液光谱分析样本数据少、元素种类多及各元素之间存在相关性的特点,提出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处理油液光谱分析数据。分析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特点,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算法步骤;将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应用于发动机油液光谱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求出了发动机磨损状态判断的回归模型;应用此回归模型判断了EQ6BT柴油发动机的异常磨损。结果表明,应用此回归模型可以直观地判断发动机是否存在异常磨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化学检测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提出适当的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实施安全风险的预防、识别和控制。这些针对不同的危险源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实验室安全,促进检测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保障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1.
卫生检验理化实验室常用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质量控制方法是通过应用数理统计技术对实验室的检测进行过程控制,并排除检测环节中所有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因素。常采用以下方法:有证标准物质核查;回收率的测定;用不同的方法或相同方法不同人员进行重复检验;平行样的测定;空白试验;保留样品再检测;质量控制图分析;检测结果和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等,从而达到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润滑油老化后颜色变深的特性,研究一种基于光吸收的润滑油劣化传感技术来测定润滑油的颜色,或直接检测润滑油的劣化状态。根据这个思路,设计开发一款油液颜色传感器,可实时在线采集润滑油的颜色信息,并将数据发送到PC端的数据库中。设计润滑油高温老化方案,并采用实验室色度仪和颜色传感器定期监测润滑油老化样品。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润滑油的目视颜色不断加深;通过对强制老化油液的检测与对比分析发现,所研发的传感器的颜色输出、光强输出与实验室测得的润滑油色号之间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该油液颜色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油液的颜色变化和劣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己食用食品的安全质量,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在质量方面的控制技术要求也逐渐在增加。主要讲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要意义,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环节和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致力于第三方服务的检测实验室越来越多,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内部审核作为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完善的质量活动,对于检测实验室管理的持续改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内审对于实验室管理的作用以及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广大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润滑油光谱分析特征信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谱分析技术是基于油液检测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分析零件失效的主要手段和方法,而为了建立基于油液检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所必需的知识库,要求对获得的光谱分析数据进行真实准确的信息提取,并能够提供相应的数学模型,以便于信息的识别。本文对油液检测手段中的油料光谱分析进行描述,分别建立了光谱分析的元素质量分数、相关元素质量分数比、元素质量分数梯度、相关元素质量分数梯度比4个参数。将建立的4个参数用于柴油机台架磨合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光谱分析特征信息可以较好地反映柴油机磨合过程,实现了对柴油机台架磨合过程的状态监控。  相似文献   

16.
机车配件的检修质量和跟踪管理的信息体系,主要是通过条码、计算机的信息技术以及设备检测等管理机车的配件,整个系统包含的子系统有配件质量的寿命跟踪与分析、配件的检测与试验、配件的质量控制以及配件跟踪等。本文主要分析了系统的构架以及系统的功能模块,同时研究机车配件的检修质量和跟踪管理的信息系统设计,以期推动机车配件的检修质量和跟踪管理的信息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物的来源及对系统的危害,介绍了大型压机液压系统油液清洁度的控制方法。实践证明,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严格控制安装质量,才能保证系统油液清洁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工程机械油液检测技术的主要目的、内容和技术现状,提出了在工程机械中应用油液检测技术的对策,提出了未来工程机械油液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检测实验室需要根据实验室情况,建立符合自身管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便规范自身的行为,规范市场。确保管理体系和检测活动持续、适用和有效,从而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文章论述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内燃机性能检测能力验证是对内燃机性能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是获得内燃机检测实验室认可的必要条件。近几年的内燃机性能检测能力验证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分析和识别这些影响结果的因素,对于控制和提高内燃机检测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内燃机性能检测能力验证活动经验、结合实际案例,从试验人员、测试设备、样机、试验方法、试验条件、结果检查6方面分析了导致内燃机性能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不满意的因素,探讨了加强内燃机性能检测过程质量控制、提高能力验证结果满意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