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测定了小桐子生物柴油、菜籽油生物柴、葵花籽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玉米油生物柴油、花生油生物柴油、油茶籽油生物柴油和荠花油生物柴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诱导期,通过氧化诱导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构建生物柴油氧化诱导期的预测模型,预测其在常温下的氧化稳定性;通过在生物柴油中添加抗氧化剂TBHQ、PG、BHA和BHT优化其常温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在110℃下,8种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较差,氧化诱导期均未达到6 h;小桐子生物柴油、菜籽油生物柴、葵花籽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玉米油生物柴油、花生油生物柴油、油茶籽油生物柴油和荠花油生物柴油在常温(20℃)下的氧化诱导期分别为635、2 598、730、2 151、2 425、5 192、2 330、470 h;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提升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柴油是由脂肪酸甲酯组成的,脂肪酸甲酯中的碳碳双键极易发生氧化反应,这不仅影响生物柴油的质量,而且还会带来车辆引擎腐蚀、油路阻塞和引擎功率不稳定等问题.考察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对客观评价生物柴油品质,选择生物柴油抗氧化剂具有指导作用.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测定方法及原理、生物柴油抗氧化剂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述,以期引起我国对生物柴油抗氧化技术研究的重视,促进我国生物柴油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是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本文研究四种抗氧化剂对棕榈油生物柴油和潲水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加速氧化测定法,比较样品的诱导期.在添加量为2 000 mg/kg时,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对提高潲水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效果最好,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对提高棕榈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效果最好.叔丁基氢醌(TBHQ)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在总添加量为2 000 mg/kg,二者比例为1:1时,抗氧化效果比其他比例好,表现出较强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生物柴油为原料,通过Rancimat酸败法测定大豆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研究了大豆生物柴油的不饱和度、制备过程和存储过程中相关因素对大豆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生物柴油不饱和度越低,其氧化稳定性越好;大豆生物柴油中水分残留量和甲醇残留量越高,其氧化稳定性越差,甘油残留量对大豆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因此大豆生物柴油中水分残留量应低于0.05%,甲醇残留量应低于0.2%;大豆生物柴油的氧化诱导期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缩短,且随空气流量增加呈线性下降,金属离子对大豆生物柴油氧化降解起催化作用,光照和通风导致大豆生物柴油极易氧化,因此大豆生物柴油应在避光不通风条件下,低温存储在含金属离子少的碳钢容器中。  相似文献   

5.
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固体碱KF/CaO为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选用焦性没食子酸(PG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维生素E(VE)和柠檬酸(CTA)4种常用的抗氧化剂,分别采用电导法和酸值法评价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考察了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导法和酸值法用于评价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没有明显差异,其中PGA、BHT、CTA的抗氧化性较强,其理想添加量为50~100 mg/L,VE的抗氧化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氧化安定性是生物柴油的重要性质之一,而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的还不是太多。本文综述了生物柴油氧化的机理、氧化安定性评定方法、一些有效的抗氧化剂、以及氧化后对生物柴油物性的影响,如:运动黏度、酸值和过氧化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81,自引:7,他引:81  
研究了植物油在NaOH作用下与甲醇反应生成生物柴油的过程 ,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反应时刻产品中油酸甲酯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 :常温、醇油摩尔 6∶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 1 0 %。放大试验所得生物柴油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 ,并与我国0 # 柴油 (GB2 5 2 - 1994 ,优级品 )的主要性能指标相接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常见7种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分析了10种抗氧化剂对小桐子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棕榈油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能达到生物柴油国家标准;天然抗氧化剂VC、VE的抗氧化效果较差,且其添加量对小桐子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影响也较小;GAM(没食子酸)抗氧化效果好,但油溶性能较差;TBHQ在添加量较高时对小桐子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影响较大,AP(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TBHQ对精制和粗制小桐子生物柴油的抗氧化效果差别较大;MT(没食子酸甲酯)、PG(没食子酸丙酯)、OG(没食子酸辛酯)、BHA和BHT 5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较好,且在添加量较低时对小桐子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是较为理想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
大豆油生物柴油降凝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油为原料通过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测定其凝点为–2℃,闪点为112℃,说明生物柴油比0号柴油具有更高安全性,但其凝点限制使用范围。该实验研究柴油混合法、加入降凝剂法和混合降凝法等以降低生物柴油凝点,结果表明,混合降凝方法优于其它降凝方法;当生物柴油降凝剂与低硫柴油共同作用时,能有效降低生物柴油凝点及粘度。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地沟油、橡胶籽油和小桐子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测定了3种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GC-MS分析氧化前后此3种生物柴油的成分。结果表明,地沟油生物柴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和小桐子生物柴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分别为1.61、0.81、1.05 h,远不能达到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的6 h;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氧化后脂肪酸甲酯中CC—H基团基本消失;地沟油生物柴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和小桐子生物柴油主要由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及硬脂酸甲酯组成,氧化前3种生物柴油中此4种脂肪酸甲酯总含量分别为93.07%、95.82%和97.68%,氧化后分别降为77.23%、84.51%和63.66%。氧化后生物柴油成分十分复杂,含有不同的醛、酸、酮、醇及小分子的酯等物质,且亚油酸甲酯的含量大大降低,证实了生物柴油氧化主要是含有不饱和双键或三键的脂肪酸甲酯的氧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水酶法提取的大豆油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以大豆油的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值为评价指标,评价其氧化稳定性。基于过氧化值变化确定氧化诱导时间IP,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得到水酶法大豆油的活化能。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水酶法大豆油的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值均增大,其中在60℃条件下过氧化值与储藏时间呈显著相关;水酶法大豆油的活化能为72.10k J/mol。水酶法大豆油在储藏过程中要注意低温保藏。   相似文献   

12.
为给黄油中复配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思路,通过DPPH法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Rancimat法测定氧化诱导时间,研究单一和复配添加α-生育酚、γ-谷维素和植物甾醇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黄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天然抗氧化剂均能提高黄油的氧化稳定性;不同复配组合对黄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有差异,其中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125 mg/kg和1 250 mg/kg)、α-生育酚和植物甾醇(125 mg/kg和1 250 mg/kg)、γ-谷维素和植物甾醇(均为800 mg/kg)3种复配组合对黄油氧化稳定性的提升较大,特别是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125 mg/kg和1 250 mg/kg)组合的氧化诱导时间可提升3.70 h, 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0.4%,氧化稳定性能优于其他复配组合。综上,将复配天然抗氧化剂添加到黄油中可提高其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对生物柴油组成特性、氧化安定性评价方法及原理、氧化安定性改善方法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在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方面应加强研究生物柴油氧化机理、氧化安定性评价方法以及发展通用型生物柴油抗氧化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亚麻籽甘油二酯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了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和维生素E及其组合对亚麻籽甘油二酯油的抗氧化作用。以氧化诱导时间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的抗氧化剂组合。考察了优化的抗氧化剂组合对亚麻籽甘油二酯油高温加热时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的维生素E、迷迭香提取物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三者组合能显著提高亚麻籽甘油二酯油的氧化稳定性;最优抗氧化剂组合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添加量84 mg/kg、迷迭香提取物添加量405 mg/kg、维生素E添加量1 808 mg/kg,在此条件下亚麻籽甘油二酯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为11.13 h,是空白对照的6.79倍;该抗氧化剂组合能抑制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生成。天然抗氧化剂绿色、安全,可有效提高亚麻籽甘油二酯油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同批油料提取的水酶法大豆油、溶剂浸提大豆油与一级大豆油进行室内储藏实验。不同温度(2580℃)下储存一定天数(060d)测定样品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稀值、p-茴香胺值以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3种植物油的过氧化值有显著区别,一级大豆油的过氧化值显著高于水酶法大豆油和溶剂浸提大豆油;对于同一油脂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越高,氧化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大豆油氧化越快;油脂储藏稳定性为溶剂浸提大豆油>水酶法大豆油>一级大豆油。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调和油的配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油茶籽油的配比,使其调和后的氧化稳定性最好.用Matlab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当玉米油、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214 3%、0、76.785 7%时,调和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好,诱导时间最长,达到6.534 5 h.  相似文献   

17.
栎皮酮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通过诱导时间实验与烘箱贮藏实验测定了栎皮酮的抗氧化性能.研究发现,栎皮酮能显著延长花生油、棕榈油和猪板油的诱导时间,同时能提高这3种油样的贮藏稳定性.栎皮酮分别与BHT、TBHQ复配使用时,其协同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