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提出一种检测Android应用程序中恶意行为的静态分析方法, 该方法采用静态数据流分析技术, 并实现了常量分析算法, 通过跟踪应用程序对常量值的使用来检测恶意订购、资费消耗等多种类型的恶意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Android应用程序的恶意行为, 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方法对未知应用程序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extCNN神经网络模型的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多种触发机制从不同层面上诱导激发程序潜在的恶意行为;针对不同层面上的函数调用,采用特定的hook技术对程序行为进行采集;针对采集到的行为日志,使用fastText算...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类特征的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针对未知的Android恶意应用可以采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检测,但使用单一数据挖掘算法无法充分发挥Android应用的多类行为特征在恶意代码检测上所起的不同作用.文中首次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Android多类行为特征的三层混合系综算法THEA(Triple Hybrid Ensemble Algorithm)用于检测Android未知恶意应用.首先,采用动静态结合的方法提取可以反映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的组件、函数调用以及系统调用类特征;然后,针对上述3类特征设计了三层混合系综算法THEA,该算法通过构建适合3类特征的最优分类器来综合评判Android应用的恶意行为;最后,基于THEA实现了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检测工具Androdect,并对现实中的1126个恶意应用和2000个非恶意应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Androdect能够利用Android应用的多类行为特征有效检测Android未知恶意应用.并且与其它相关工作对比,Androdect在检测准确率和执行效率上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前针对未知的Android恶意应用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检测,但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具有少于三层的计算单元,无法充分挖掘Android应用程序特征深层次的表达。文中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DDBN (Data-flow Deep BeliefNetwork)对Android应用程序数据流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检测Android未知恶意应用。首先,使用分析工具FlowDroid和SUSI提取能够反映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的静态数据流特征;然后,针对该特征设计了数据流深度学习算法DDBN,该算法通过构建深层的模型结构,并进行逐层特征变换,将数据流在原空间的特征表示变换到新的特征空间,从而使分类更加准确;最后,基于DDBN实现了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工具Flowdect,并对现实中的大量安全应用和恶意应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Flowdect能够充分学习Android应用程序的数据流特征,用于检测未知的Android恶意应用。通过与其他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检测方案对比,DDBN算法具有更优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恶意软件通过实施各种恶意行为对Android设备用户构成威胁。针对目前大部分现有工作只研究粗粒度的恶意应用检测,却没有对恶意应用的具体行为类别进行划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行为特征的细粒度恶意行为分类方法。该方法提取多维度的行为特征,包括API调用、权限、意图和包间依赖关系,并进行了特征优化,而后采用随机森林的方法实现恶意行为分类。在来自于多个应用市场的隶属于73个恶意软件家族的24 553个恶意Android应用程序样本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细粒度恶意应用分类的准确率达95.88%,综合性能优于其它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程序的行为语义在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区分应用的行为语义,文中提出适合用于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的特征和方法。首先定义广义敏感API,强调要考虑广义敏感API的触发点是否与UI事件相关,并且要结合应用实际使用的权限。该方法将广义敏感API及其触发点抽象为语义特征,将应用实际使用的权限作为语法特征,再利用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自动检测应用是否具有恶意性。在13226个样本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析速度快且开销小,选取的特征集使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得到很好的结果;经机器学习分类技术的比较,我们选择随机森林作为检测方案中的分类技术,所提特征策略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6.5%,AUC达到0.99,恶意应用的分类精度达到98.8%。  相似文献   

7.
Android中存在很多系统机制供应用程序使用,然而这些机制在不当使用时会对用户安全和利益造成很大的破坏性。提出一种基于程序分析的方法,检测应用程序使用这些机制时可能存在的恶意行为。针对函数本身的特征,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函数摘要。在构建摘要时使用指令级的模拟执行,在检测恶意行为时使用函数级的模拟执行,通过这两种不同级别的模拟执行分析出应用程序中潜在的恶意行为。基于上述方法,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通过对公开的恶意应用样本进行检测,验证了本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Android应用软件数量的急速增加, Android应用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测试是高质量软件的重要保证,而测试用例生成技术是自动化测试的关键.数据显示,在Google Play中有将近88%的Android应用程序使用了反射.然而,现有的Android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通常没有考虑反射技术的使用,无法检测出反射隐藏的恶意行为.为了进一步提高软件质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Android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结合反射特征构造Android应用程序多粒度模型,同时对反射关系进行分析,生成能到达反射的调用路径,并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生成覆盖反射路径的测试用例,对含反射特征的Android应用进行测试.为验证本文方法,分别从Android应用多粒度模型有效性及测试方法效率两方面对本文方法有效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反射特征的Android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对于反射的检测效果更好并且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Android平台恶意应用的检测技术,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投票算法的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方法MASV(Soft-Voting Algorithm),以有效地对未知应用程序进行分类。从已知开源的数据集中获取了实验的基础数据,使用的应用程序集包含213 256个良性应用程序以及18 363个恶意应用程序。使用SVM-RFE特征选择算法对特征进行降维。使用多个分类器的集合,即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K]-NN[(K]-Nearest Neighbor)、NB(Na?ve Bayes)、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和RF(Random Forest),以检测恶意应用程序和良性应用程序。使用梯度上升算法确定集成学习软投票的基分类器权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恶意应用程序检测中达到了99.27%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的静态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Android平台未知恶意应用程序.首先,对待检测应用程序进行预处理,从Android Manifest.xml文件中提取权限申请信息作为一类特征属性;如待检测应用程序存在动态共享库,则提取从第三方调用的函数名作为另一类特征属性.对选取的两类特征属性分别选择最优分类算法,最后根据上述的两个最优分类算法对待检测应用程序的分类结果判定待检测应用程序是否为恶意应用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该静态检测系统能够有效地检测出Android未知恶意应用程序,准确率达到95.4%,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由于智能手机使用率持续上升促使移动恶意软件在规模和复杂性方面发展更加迅速。作为免费和开源的系统,目前Android已经超越其他移动平台成为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使得针对Android平台的恶意软件数量也显著增加。针对Android平台应用软件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协作决策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Android 应用程序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属性以及根据机器学习模型和分类算法判断其是否为恶意软件。通过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对Android应用软件数据集进行分类后,相比其他分类器或算法分类的结果,其各项评估指标均大幅提高。因此,提出的基于多特征协作决策的方式来对Android恶意软件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对未知应用的恶意性进行检测,避免恶意应用对用户所造成的损害等。  相似文献   

12.
对于传统的恶意程序检测方法存在的缺点,针对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被应用在未知恶意程序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当前使用单一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无法充分发挥其数据处理能力,检测效果不佳。文中将语音识别模型与随机森林算法相结合,首次提出了综和APK文件多类特征统一建立N-gram模型,并应用随机森林算法用于未知恶意程序检测。首先,采用多种方式提取可以反映Android恶意程序行为的3类特征,包括敏感权限、DVM函数调用序列以及OpCodes特征;然后,针对每类特征建立N-gram模型,每个模型可以独立评判恶意程序行为;最后,3类特征模型统一加入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学习,从而对Android程序进行检测。基于该方法实现了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系统,并对811个非恶意程序及826个恶意程序进行检测,准确率较高。综合各个评价指标,与其他相关工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恶意程序检测准确率和有效性上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3.
融合多特征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特征构建维度单一,难以全方位表征Android恶意软件行为特点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融合软件行为特征、Android Manifest.xml文件结构特征和Android恶意软件分析经验特征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取Android应用的Dalvik操作码N-gram语义信息、系统敏感API、系统Intent、系统Category、敏感权限和相关经验特征,多方位表征Android恶意软件的行为并构建特征向量,采用基于XGBoost的集成学习算法构建分类模型,实现对恶意软件的准确分类。在公开数据集DREBIN和AMD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高于97%的检测准确率,有效提升了Android恶意软件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Android恶意软件持续大幅增加的现状以及恶意软件检测能力不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用户操作序列的静态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恶意软件进行逆向工程分析,提取出恶意软件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调用信息;然后,采用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构建恶意软件的函数调用流程图;进而,从函数流程图中提取出其中的非用户操作序列形成恶意行为库;最后,采用编辑距离算法计算待检测样本与恶意行为库中的非用户操作序列的相似度进行恶意软件识别。在对360个恶意样本和300的正常样本进行的检测中,所提方法可达到90.8%的召回率和90.3%的正确率。与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系统Androguard相比,所提方法在恶意样本检测中召回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与FlowDroid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正常样本检测中准确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恶意样本检测中召回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恶意软件检测的召回率,有效提升恶意软件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级签名匹配算法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Android恶意应用泛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恶意应用样本库的多级签名匹配算法来进行Android恶意应用的检测。以MD5哈希算法与反编译生成的smali文件为基础,生成API签名、Method签名、Class签名、APK签名。利用生成的签名信息,从每一类恶意应用样本库中提取出这类恶意行为的共有签名,通过匹配待检测应用的Class签名与已知恶意应用样本库的签名,将待测应用中含有与恶意签名的列为可疑应用,并回溯定位其恶意代码,确定其是否含有恶意行为。在测试中成功的发现可疑应用并定位了恶意代码,证明了本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不断涌现的安卓恶意应用,虽然大量研究工作采用图神经网络分析代码图实现了准确高效的恶意应用检测,但由于未提供应用内恶意代码的具体位置信息,难以对后续的人工复核工作提供有效帮助.可解释技术的出现为此问题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法,在基于不同类型神经网络及代码特征表示实现的检测模型上展示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聚焦于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安卓恶意代码检测模型上,使用可解释技术实现安卓恶意代码的准确定位:(1)提出了基于敏感API及多关系图特征的敏感子图提取方法.根据敏感API,控制流逻辑以及函数调用结构三类特征与恶意代码子图分布的关联性,细致刻画恶意代码特征,精简可解释技术关注的代码图规模;(2)提出了基于敏感子图输入的可解释技术定位方法.使用基于扰动原理的可解释技术,在不改变检测模型结构的情况下对代码图边缘进行恶意性评分,为各类基于图神经网络安卓恶意代码检测提供解释定位;(3)设计实验验证敏感子图提取对于与恶意代码特征的刻画效果以及基于敏感子图提取的解释定位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的敏感子图提取方法相较于MsDroid固定子图半径的方法更为精确,能够为可解释技术提供高质量的输入;基于此方法改进后得到的可解释技术定位方法相较于GNNExplainer通用解释器及MsDroid定位方法,在保证定位适用性和效率的同时,恶意代码平均定位准确率分别提高了8.8%和2.7%.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效率,将二值粒子群算法(BPSO,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用于原始特征全集的优化选择,并结合朴素贝叶斯(NB,Nave Bayesian)分类算法,提出一种基于BPSO-NB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未知应用进行静态分析,提取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权限信息作为特征。然后,采用BPSO算法优化选择分类特征,并使用NB算法的分类精度作为评价函数。最后采用NB分类算法构建Android恶意应用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二值粒子群优化选择分类特征可以有效提高分类精度,缩短检测时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