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小波变换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行波测距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季英业  和敬涵 《高电压技术》2004,30(1):13-15,18
阐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测距法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存在的架空线电缆交替出现的现象 ,首次提出了消除波速度不连续的归一算法 ,以实现该系统中行波测距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论证了该算法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故障测距 ,并提出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测距法应用在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测距中的应用做了有意义的尝试。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存在的架空线和电缆交替出现的现象,提出了基于等值电路的速度单一化方法,从而消除波速度不连续所带来的方法的局限性。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进一步的仿真论证了该方法,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故障测距,提出了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许徽  邵方华  丁书文 《广西电力》2002,25(2):8-10,15
介绍一种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仅需一端参数来进行计算,能有效地消除负荷分量和接地电阻对故障测距精确性的影响。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其测距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4.
反向行波首次到达母线引起突变的模极大值极性与正向行波的相反,且在所有反极性模极大值中幅值最大、易于识别。对传统的A型行波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综合利用不同极性的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进行故障测距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A型行波法存在的行波干扰问题。该方法以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母线引起突变的幅值最大的正极性模极大值对应的时间作为故障测距的计时起点,并自动判断故障点位于故障线路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从而选择合适的计时终点。当故障点在线路的前半部分时,以故障点反射波到达母线引起突变的正极性模极大值对应的时间作为计时终点。当故障点位于线路的后半部分时,以线路对端反射波到达母线引起突变的负极性模极大值对应的时间作为计时终点。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抗过渡电阻能力、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测距一直是电力系统中的难点.行波测距法在接地故障测距中得到应用发展.小波变换理论完善了行波测距法对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测距的精度和准确度.本文初步探讨了小电流接地系统行波测距法的理论基础原理.并对此测距法在小电流接地故障测距中行波波头的识别和该系统中存在的架空线电缆交替出现现象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适用于单电源小电流接地系统相间短路测距装置。通过动模试验,测距误差小于3%,其性能完全可以满足现场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广域同步信息的故障测距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横向故障电流与故障距离的关系构造了一个测距函数,利用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同步信息,同时每假设一个故障点距离就可求出与之对应的横向故障电流值,在整条线路上利用迭代搜索的方法可求出唯一的一个最大横向故障电流,该电流的对应距离即为实际故障距离。大量仿真结果和现场试验均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测距精度,并且可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故障测距计算。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故障选线问题,指出了利用暂态量进行故障选线的研究方法。利用小波包的良好的频域分频特性,通过比较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在所确定的频段下的小波包重构的高频分量的极性来实现故障选线。针对电压过零值附近时,该方法容易误判,应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功能,获取故障引起的电压、电流突变量的极性和大小来选线。两种方法扬长避短,从而达到最佳选线目的。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地实现单相故障选线,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凌艳  刘杰 《电气开关》2013,51(5):29-33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故障选线问题,指出了利用暂态量进行故障选线的研究方法。利用小波包的良好的频域分频特性,通过比较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在所确定的频段下的小波包重构的高频分量的极性来实现故障选线。针对电压过零值附近时,该方法容易误判,应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功能,获取故障引起的电压、电流突变量的极性和大小来选线。两种方法扬长避短,从而达到最佳选线目的。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地实现单相故障选线,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申,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进行故障判别和测距,文中重点对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几种判据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的稳态分量较小,导致许多基于稳态分析的接地选线装置效果不佳,故障定位不准确.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特征,介绍了小波变换、信号奇异性检测及行波测距原理,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暂态分量作为依据的故障选线方法,该方法对接地故障的暂态分量进行小波变换,通过比较变换后零序电流模极大值的大小和极性判别出故障线路,进而实现行波测距故障定位.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实现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基于模分量行波定位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模极大值和反向故障行波测距的方法,并引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同时,选取了合适于此定位方法的小波母函教,并总结出了故障定位的算法和流程.最后,用Matlab7.6中PSB时35 kV系统进行了单相接地故障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危害,指出查找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注意事项,提出该类故障、真假接地的准确判断方法,以及单相接地故障的正确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拓  刘俊涛  王赢 《电气开关》2007,45(3):20-21,25
利用小波变换的性质及暂态电压行波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关系,并通过比较波头极性,准确捕捉初始行波与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到达时刻,确定行波运行时间,完成故障测距.并通过仿真证明了测距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接地故障的行波测距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串补电容破坏了线路阻抗分布的均匀性,且过电压保护元件MOV(metal oxide varistor)为非线性元件,所以传统的故障测距算法不适用于串补线路。该文首先分析了串补线路上行波差动电流的不平衡输出,然后定义了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行波差动电流。对于新定义的行波差动电流,串补线路内部故障时,地模和线模的行波差动电流不同,其相角差与故障点位置相关,据此提出了基于行波差动电流的接地故障测距原理。该原理不受过渡电阻、系统运行方式、MOV导通与否和串补装置运行状态的影响,PSCAD仿真结果表明,测距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小电流接地系统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零模功率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暂态零模功率求取相关系数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点上游或下游两检测点的暂态零模功率波形相似度高,相关系数值接近于1;而故障点两侧检测点的暂态零模功率波形差异较大、相关系数值小这一特征,将相邻两检测点求得的相关系数值与事先设置好的阈值做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小电流接地系统通信过程中小波扰动(噪声)对暂态电流法的干扰,减小因采样频率增加造成的通信网络负担,解决故障两侧馈线终端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通过检测故障区段两侧的暂态零模电流,提取其中的极值,并计算其衰减程度,利用其极性进行辅助定位。数值仿真的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各检测点暂态零模电流上传或者相互交换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变换技术的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故障测距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的单端行波测距新方法,可有效提取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特征并消除行波色散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同时解决了如何定义行波到达时间和选取行波传播速度的问题。大量测距结果证实,采用小波变换技术的单端行波测距法的测距结果在可靠性和测距精度上都有很大提高,在单端行波测距法能够使用的条件下,测距精度能够满足现场对精确故障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从理论上简单阐述了一种关于广义线性相位的紧支撑的双正交小波的构造.然后针对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行波故障测距的特点,避免在运用多尺度小波变换检测行波波头时出现相移,将该小波用于对故障信号进行分析.分别对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三相短路等几种情况进行仿真实验,得出具有广义线性相位的紧支撑的双正交小波在输电线行波故障测距中有很高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中故障点反射波头识别困难.故障初始行波的波前陡度与故障距离相关,文中分析了波前陡度与故障距离的关系,提出了波前陡度与小波波头识别相结合的单端行波定位方法.方法首先对线路故障后记录的单端行波波形求取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获取初始波头及各反射波头起始点,再通过首波头波前陡度计算初步故障距离,筛选最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