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慧博  张继鹏 《微电机》2003,36(3):30-32
介绍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建立起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压、电流和转子位置角关系的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仿真,证明了用这种方法取代位置传感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郑吉  王学普 《微特电机》2002,30(3):11-13
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位置检测的实现方法,并提出了各种控制策略,分析了产生转矩脉动的各种原因及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的多种起动办法。  相似文献   

3.
吴雪梅  景占荣  史永奇 《微电机》2005,38(5):45-46,49
围绕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的两个关键技术——位置检测和起动,提出了将瞬时状态检测和预测估计相结合的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和“三段式”起动,并应用于以TMS320LF2402A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中,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无刷直流电机转子位置检测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陈瑜  黄玉  王兴华 《微电机》2002,35(5):26-29
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转子位置检测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导通相反电势逻辑电平经逻辑处理后得到一脉冲列,采用PLL锁相技术将脉冲列倍频,通过倍频电路计数器的计数值可以精确检测转子位置,利用数字比较技术将计数值与锁存器中的预置数值比较,可以精确控制绕组电流的最佳换向时刻,通过调节锁存器中的预置值可以方便地调节换向角,非常适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各种控制算法,同时该方法克服了外同步起动过程中易产生的振荡和失步现象,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策略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几种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并对它们的基本原理,实现途径,改进策略,适用场合做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通过分析无刷直流电机间接位置检测原理 ,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 (RBF)神经网络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动态的RBF网络模型 ,采用k 均值聚类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 (RLS)离线训练得到网络初始参数 ,采用基于梯度下降纠正误差法在线训练更新网络参数 ,通过对电机端电压和相电流的映射 ,得到电机换相信号 ,取代了传统的位置传感器。最后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子位置实时检测是BLDCM调速系统实现闭环控制的重要组成环节, 传统的借助于位置传感器的位置检测已不能适应当前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 所以无位置检测技术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文献介绍的几种典型的无位置传感器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 并对它们的基本原理、实现途径、改进策略、适用场合做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位置误差的分析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刷直流电机电枢反应造成反电势法无传感器控制的转子位置检测误差。本文定量推导和定性分析转子位置误差及其引起的电机换流有,提出补偿电路,并作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了一种实用、低成本的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实现电机的控制,根据该机本身的运行特点,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转子位置传感器,极大地降低控制系统的成本,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它是电机,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三结合的机电一体化的系统。由于其结简单,低成本,高可靠性,可望在工业拖动,工业控制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是近30年来无刷直流电机(BLDCM)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论述了国内外BLDC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目前应用和研究较多的几种常规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途径、应用场合以及优缺点等,并对它们作了综合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机械位置传感器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成本和体积,甚至在某些场合根本无法安装,因此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无机械传感器转子位置检测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所介绍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控制技术中十种位置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并针对起动方法,控制芯片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作了现状分析和展望,这些技术的发展可使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非线性系统实现快速、精确的故障检测,采用精确的无刷电机非线性系统模型,并应用RBF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非线性状态观测器,通过观测器的估计值与实际输出值之间的残差来判定无刷电机故障与否,并将无刷直流电动机非线性模型在某一工作点附近线性化,采用线性观测器的方法对其进行故障诊断的仿真并与非线性故障诊断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在多工作点工作的无刷直流电机,该方法能获得更精确的故障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套无刷同步电机控制器的故障诊断系统,利用实际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训练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根据系统实际输出与神经网络观测器输出之间的残差来判别和检测实际控制系统的故障,针对系统控制器、电流和速度传感器故障进行仿真实验故障诊断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噪声,并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发生的时间、位置、大小以及故障的类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且适用性和应用价值强。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针对以往无刷直流电动机反电势法无传感器控制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控制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和硬件和软件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利用插入式重复控制方法来抑制电机电磁波动力矩控制方案,通过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波动力矩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出波动力矩的产生机理及其特点;根据对波动力矩的分析设计了插入式重复控制器,并对控制器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基于该控制器的无刷直流电机系统对波动力矩的抑制效果很好,直流电机调控性好、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6.
基于XC164CM的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强  江亮  羊彦  韩星 《微特电机》2007,35(3):22-24,42
介绍一种采用单片机驱动无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的方法,它在PWM导通期间对电机端电压进行采学检测,判断绕组反电势过零点的到达时间,并通过简单的线性运算进行误差校正,推算三相功率器件的换向导通时间。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硬件检测电路简单,实现容易。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无刷直流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精度低、集成度低、计算速度慢、存储量小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TMS320F28335构成的无刷直流电机数字伺服控制系统.采用浮点型DSP作为主控器,完成控制算法计算、接收控制指令、处理电机同步等功能.位置检测装置向控制器提供电机转子位置信息,控制器根据转子位置信息进行控制算法计算输出控制指令,经驱动芯片LMD18200T功率放大,实现电机转子运动控制.采用电源模块与双路低压电源调制器TPS767D318结合实现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合理供电.根据控制器功能实现需要,控制器DSP外围电路包括:复位电路、时钟电路、JTAG仿真接口、串行通信接口.经测试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较高准确度和稳定性,能够实现电机转子旋转速度稳定调节.  相似文献   

18.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小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脉动,在分析无刷直流电机换相及间接位置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改进了传统反电动势法的检测电路,对反电动势相移进行了补偿,以消除电机中性点电压和阻容滤波对反电动势检测电路的影响。为进一步抑制转矩脉动和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在采用换相电流预测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转矩脉动综合抑制策略有效地降低了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脉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准确地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际应用中对现代AUV舵机的高精度控制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模糊神经网络的AUV舵机控制器,并运用改进型BP算法,实现了对无刷舵用电机的高精度控制.该系统融合了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两大智能控制理论的优点,适合于无刷舵用电机这样的多变量、时变性复杂系统.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该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定子铁心饱和原理,提出了一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下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初始位置复合定位方法,该方法先利用两两导通和三三导通共十二个电压矢量进行转子初始位置30°区间检测,再施加特定的电压矢量对转子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得到准确的转子初始位置.然后再利用升压升频软件实现方法起动电机,并在适时切换到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正常运行方式.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