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浸出液中Fe3+的形态分布对焙烧氰化尾渣中赤铁矿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了H2C2O4、H2C2O4-H2SO4和H2C2O4-K2C2O4对赤铁矿浸出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H2C2O4-K2C2O4浸出赤铁矿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Fe3+的形态分布直接影响赤铁矿的浸出效果。H2C2O4与K2C2O4作为除铁剂,n(H2C2O...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某高碳酸盐砂岩型铀矿的浸出工艺参数,在室内进行了不同碱性试剂、不同氧化剂条件下的静态浸出试验,运用PHREEQCI软件计算了碳酸盐矿物的饱和指数及浸出液中铀的存在形式,并进行了浸出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铀浸出率与溶浸液中HCO-3浓度呈正相关,并且NH4HCO3的浸出效果要优于NaHCO3;H2O2氧化效果明显强于KMnO4和K3Fe(CN)6,铀浸出率随H2O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长,综合考虑效益、成本等因素,最佳浸出条件为800 mg/L NH4HCO3+2 g/L H2O2,最终铀浸出率为21.04%;整个浸出过程方解石和白云石均处于超饱和状态,应控制体系pH以避免碳酸盐发生饱和沉淀;浸出过程中铀的溶解反应主要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为浸出剂,通过无酸氧压浸出工艺,实现铁酸锌(ZnFe2O4)中的锌的高效浸出和铁的同步分离。研究分析了FeSO4·7H2O与ZnFe2O4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分压对锌浸出和铁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4·7H2O与ZnFe2O4质量比为10∶5,反应温度为180℃,氧分压为2 MPa,反应时间为3 h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可达87.65%,而铁以Fe2O3的形式存在浸出渣中,浸出液中铁的残留率仅为0.56%,实现了锌铁高效分离。该实验验证了FeSO4·7H2O浸出含锌粉尘中锌同步除铁的可行性,为利用FeSO4·7H2O对含锌电炉粉尘中锌的绿色提...  相似文献   

4.
电解锰阳极泥是生产电解金属锰时阳极产生的副产物,其中含有大量锰、铅等资源.如何高效浸出电解锰阳极泥中的锰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H2SO4-H2O2浸出体系强化电解锰阳极泥中锰浸出的新方法,研究了H2O2和H2SO4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固液比对电解锰阳极泥中锰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阳极泥与H2O2质量比1∶0.8、阳极泥与H2SO4质量比1∶0.9、反应温度45℃、固液质量比1∶10条件下浸出反应15 min,锰的浸出率可达97.23%,浸出渣中Pb的质量分数高达53.71%.浸出机理分析表明,酸性条件下电解锰阳极泥中锰氧化物被H2O2还原浸出,浸出液中Mn主要以MnSO4存在,浸出渣中Pb主要以PbSO4...  相似文献   

5.
以铜阳极泥分铜后液高效还原所得铂钯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碱浸工艺高效分离As和Te等杂质,碱浸液用H2SO4中和沉碲、实现As和Te的高效分离。试验考察了H2O2用量、NaOH浓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参数对As和Te浸出率的影响,及碱浸液中和pH值和反应时间对As和Te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2.5 mol·L-1、液固比5:1、不添加H2O2常温搅拌浸出1 h优化条件下,碱浸渣率为41.53%,Te和As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46%和99.17%;碱浸液采用H2SO4中和至pH=5后反应1.5 h,沉碲后液中Te含量仅为0.1416 g·L-1,所得TeO2沉淀中Te含量为71.77%、As含量为0.919%,粗TeO2沉淀经一次提纯后Te和As含量分别为77.55%和0.050%,X射线衍射(XRD...  相似文献   

6.
废Pd/Al2O3催化剂是贵金属钯的重要二次资源,从中回收钯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从废Pd/Al2O3催化剂中回收钯的湿法工艺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钯浸出、富集的传统和新型工艺研究发展现状,并对今后从废Pd/Al2O3催化剂中资源回收钯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晓娥  张婷 《黄金》2023,(12):82-89
为了获得H2C2O4-Na2C2O4浸出焙烧氰化尾渣中赤铁矿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其浸出工艺。结果表明:H2C2O4-Na2C2O4除铁优化条件为n(H2C2O4)/n(Na2C2O4)0.92、C2O2-4过量倍数1.25、浸出温度95℃、液固比8∶1。各因素对除铁效果影响大小排序为浸出温度、液固比、n(H2C2O4)/n(Na2C2O4)、C2  相似文献   

8.
以废航天磁性材料为原料,研究了Co,Ni在H2SO4常压条件下的浸出工艺及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原料中Co,Ni含量总体随粒度的增大而增加,温度、硫酸浓度对Co,Ni浸出率影响较为显著,并且Co浸出速度更快。在硫酸溶液与原料液固比(体积(ml)/质量(g))为50∶1,废航天磁性材料粒度为58~106μm,初始H2SO4浓度为3 mol·L-1,搅拌速率为300 r·min-1,温度为90℃的优化条件下,反应60 min后,Co,Ni浸出率均可达到94%以上。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原料为表面疏松多孔的不规则长带(片)状结构,主要成分为AlNi3,CoFe,Fe2AlTi等;反应后,产物主要为Al2O3和Cu2O块状固体,从形貌上看其结构较为致密,阻碍了Co,Ni的完全浸出。采用平板(片)状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和Avram...  相似文献   

9.
采用草酸作为浸出剂提取废FCC催化剂中的钒,主要考察了浸出条件对钒、硅和铝浸出率的影响,在浸出时间240 min,浸出温度95℃,草酸浓度2 mol/L条件下,钒浸出率大于70%。将浸出后的废FCC催化剂渣和钢渣混合作为原料制备地聚合物,并测试其钒毒性浸出浓度。结果表明,将废FCC催化剂渣制备为地聚合物后,钒毒性浸出浓度升高,且固定率下降。通过XPS对废FCC催化剂中钒的存在形式和反应过程的变化进行分析,在制备地聚合物过程中废FCC催化剂中的V2O5转变为NaVO3,使地聚合物中的钒主要以VO3-阴离子形式存在。因此,废FCC催化剂中的钒只能通过物理封装被地聚合物固定,且固定率与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呈正相关。在浸出过程中应同时控制减少硅、铝的浸出,使制备的地聚合物产品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从而提高地聚合物对钒的物理封装效果,使毒性浸出达标。  相似文献   

10.
在牛血红蛋白催化作用下,H2O2能够氧化L-酪氨酸产生荧光,而硒对该荧光体系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酶催化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硒的新方法。实验从pH值、L-酪氨酸溶液浓度、H2O2浓度,牛血红蛋白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pH 9.8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当L-酪氨酸、H2O2和血红蛋白的浓度分别为7.5×10-5 mol/L、1.0×10-4 mol/L和 2.0×10-7 mol/L时,测定硒的线性范围为0.3~50 μg/mL,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μg/mL。方法应用于富硒花生土壤中痕量硒的测定,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4.6%~4.9%。  相似文献   

11.
以Al(NO3)3·9H2O、Ca(NO)2·4H2O、C8H20O4Si为原料, 采用高分子网络法制备出成分均匀、粒度分布为3~7μm、高活性的CaO–Al2O3–SiO2复合烧结助剂; 将质量分数为3%、5%、7%、9%的CaO–Al2O3–SiO2复合烧结助剂添加到Al2O3和ZrO2原料粉体中, 经干压成型, 在1450℃烧结温度、保温4h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常压烧结制备得到ZrO2/Al2O3复相陶瓷试样, 研究烧结助剂添加量对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CaO–Al2O3–SiO2复合烧结助剂时, ZrO2/Al2O3复相陶瓷的综合性能最达到佳, 相对密度为94%, 显微维氏硬度为1204 MPa, 抗弯强度为321 MPa, 断裂韧性为4.52 MPa·m1/2。  相似文献   

12.
以硫化镍精矿为原料,采用共沉淀–煅烧法成功制备出Cu掺杂尖晶石铁氧体(Ni, Mg, Cu)Fe2O4异相类Fenton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系统研究了Cu掺杂量对所制备产物微观结构、形貌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确立了最优催化体系为光助类Fenton催化体系“(Ni, Mg, Cu)Fe2O4催化剂/H2O2/可见光”,揭示了Cu掺杂对(Mg, Ni)Fe2O4催化活性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产物均为纯相立方尖晶石铁氧体。当Ni与Cu摩尔比为1∶1时,合成的(Ni, Mg, Cu)Fe2O4在可见光照180 min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罗丹明B(RhB)溶液的降解率可达94.5%。究其主要原因为: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占据(Ni, Mg, Cu)Fe2O4八面体位的Fe3+和Cu2+的相对含量增加,即裸露于铁氧体表面的Fe3+和Cu2+数量增多,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加速了羟基自由基(·OH)反应的发生,最终使得RhB溶液的降解效率从73.1%提高至94.5%。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冶金工业固废–含铁冶金尘泥组分复杂的特性,结合当前冶金烧结过程NOx排放也是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的现状,提出对冶金含铁尘泥进行改性制备掺杂低温催化剂的思路,并制备了Mn–Ce掺杂的含铁尘泥基催化剂(Mn0.05Ce0.1/ADM,ADM分别代表acidolysis,dust 和mud),研究结果表明在170~430 ℃宽温度区间内,Mn0.05Ce0.1/ADM催化剂NOx脱除率达到90%以上,并表现出优异的SO2和H2O抗性,抗水抗硫性测试表明Mn0.05Ce0.1/ADM催化剂得益于Fe、Ce优异的抗水抗硫性,其活性组分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优异的介孔结构,并降低了表面结晶度. Mn掺杂使催化剂在牺牲一定Ce3+浓度和高价态Mnx+离子的同时提高了Fe3+的浓度,结果使其具有最均衡脱硝活性. 此外,Fe–Ce–Mn间的协同作用改善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从而增加了Lewis酸性位点,进而促进静电极化激活NO2和硝酸盐物种生成. 研究结果可为冶金固废的高附加值利用及以废治污的思路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NH3·H2O-NH4Cl体系从再生铜冶炼渣中强化浸出铜,考察了氨水浓度、NH4Cl浓度、浸出时间和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质量体积比1/7、氨水浓度4 mol/L、NH4Cl浓度5 mol/L、温度60℃、浸出时间1.5 h、搅拌速度900 r/min条件下,铜浸出率为95.15%;浸出过程符合单颗粒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受内扩散控制,反应活化能为21.38 kJ/mol; NH+4与铜化合物反应生成铜氨配合物,其中Cu(NH3)2+4具有氧化性,与氨水共同作用加速浸出过程实现铜的浸出;研究结果为再生铜冶炼渣实现资源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富铼渣浸出—浸出液预处理—萃取—反萃—结晶”工艺流程,研究了铜冶炼富铼渣提铼工艺,着重考察浸出工序中H2O2用量、硫酸浓度、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等对铼浸出率的影响,以及预处理工序中CaO用量对铼、砷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 g富铼渣、H2O2用量150 mL、初始液固比2、初始硫酸浓度20 g/L、室温(20~25℃)搅拌浸出2 h的最优条件下,铼浸出率可达92.2%,砷浸出率达到96.6%;浸出液经过CaO预处理后,“预处理—萃取—反萃”工序铼总回收率超过98%,砷总回收率不到1.8%,实现了铼与砷的有效分离;一次结晶所得铼酸铵的纯度约为95%,铼结晶率为66%。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采用NaOH-H2O2体系从黑铜泥中常压碱浸脱砷,考察了NaOH质量浓度、H2O2添加量、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对砷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条件下,砷浸出率高达98.46%。实现了选择性分离,铜、锑、铋等有价金属在浸出渣中得以富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某企业进口放射性铌铁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确定该精矿的主要矿相为烧绿石,同时伴生钛铁矿和白云母,矿石中放射性元素U和Th的含量分别为0.27%和1.03%。针对该铌铁精矿,探索H2SO4-Fe(Ⅲ)、H2SO4-HF-H2O2、H2SO4-HF、H2SO4-HF-H2O2-(NH4)2CO3体系中U和Th的浸出及分离效果,最终确定H2SO4-HF-H2O2-(NH4)2CO3多段浸出工艺能有效实现U和Th的脱除与分离。U、Th的脱除率分别为100%和80%。基于研究提出了铌铁精矿U、Th脱除及分离工...  相似文献   

18.
Fenton法具有氧化性强,操作便捷,反应迅速安全稳定等优点,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有较好的实验效果。本文采用Fenton法对攀枝花学院化学实验室产生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五个因素对有机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3,H2O2投加量为2.0 mL/100mL,FeSO4·7H2O投加量为0.5 g/100m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 min, COD去除率达到最大为83%。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四个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大小的顺序为:R2(pH)> R1(Fe2+/H2O2)>R4(反应时间)>R3(温度),四因素的最佳组合为:pH值=3,温度为50℃,Fe2+/H...  相似文献   

19.
以钕铁硼废料经H2选择性还原-渣金熔分处理得到的多组元熔分渣为原料进行盐酸浸出,研究了低温常压和高温高压条件下各因素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常压浸出最优条件为盐酸浓度2.84 mol/L、液固比10∶1、时间60 min和温度85℃,稀土浸出率达到96.04%;浸出过程受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控制,表观活化能29.25 kJ/mol,指前因子2.020 9 s-1,与盐酸浓度和粒度相关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49和-0.55。高温高压浸出最优条件为盐酸浓度2.03 mol/L、液固比10∶1、时间30 min和温度110℃,稀土浸出率达到98.13%;回收得到的稀土氧化物主要为Pr4O7和Nd2O3,纯度达99.56%;浸出过程属于内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9.63 kJ/mol,指前因子为3.57×10-3 s-1。  相似文献   

20.
硫代硫酸盐法浸金具有反应速率快,毒性低,适于处理含铜、砷、碳质等难处理金矿石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氰化提金的非氰浸金技术之一。国内某黄金企业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经过两段焙烧预处理获得的焙砂中含金104 g/t、砷0.74%、硫0.87%,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铜-氨-硫代硫酸盐法提取该焙砂中金的最佳浸出条件:Cu2+浓度0.10 mol/L、NH3·H2O浓度2.0 mol/L、Na2S2O3浓度0.10 mol/L、溶液pH值11、温度50℃、浸出时间7 h。在此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75.1%,表明该焙砂应用硫代硫酸盐工艺浸金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