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许玥  刘中华 《四川建筑》2021,(1):277-278
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长期分离,目前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以钢结构设计原理为例,探讨土木工程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师的专业能力存在问题、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落后、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思政元素融入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思想意识不到位、专业教师育人能力较弱等问题,在分析融入思政元素对于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完善课程大纲、挖掘思政元素、加强课程团队教育与培训以及完善课程考核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并总结出挖掘具有思政文化元素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基地、构建课程思政互动平台、设计实践适时融入思政要素、以“课程设计团队+竞赛”的形式展开互动交流等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学习中,对钢结构的复杂构造及抽象概念常常感到难以理解,文章建议引入电子模型技术辅助传统教学来解决这一难题。在课程教学中,可采用电子模型辅助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钢结构复杂构造及抽象概念的认知,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以达到最终掌握钢结构设计原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该课程特点,建议从认识实习、工程案例引入、辅助教学手段、网络教学、课程设计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钢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结合三个需求,研究三个层次,开设第二课堂,搭建两个平台,实现两个提高"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即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应用、学生学习三个需求进行教材建设,研究案例、任务、项目三层次教学和考核方法,联合钢结构企业开设第二课堂,搭建科研创新及在线网络教学两个平台,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为教改对象,着重介绍了课改下钢结构设计原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土木工程类专业课学分占比大,专业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立的成败。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是土木工程教师的新挑战。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探讨了土木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支撑点与融入路径。土木工程专业课可围绕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品德修养与专业伦理、学术志向与科学精神等3个维度设定课程思政目标。其中,课程的绪论部分多涉及课程概述、工程应用、发展历程及学习方法等。此部分可以挖掘并融入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品德修养与专业伦理两个维度的思政元素。专业知识点章节部分可以通过收集各个知识点的历史文献与经典实验,挖掘并融入学术志向与科学精神维度的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9.
结合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从改革考试的内容及方法入手,对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进行了阶段性、多元化考试改革与实践。结果表明:考试改革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
专业课程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作为2018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之一的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也尝试进行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团队从师德师风建设、课程设计贯穿思政元素、教学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融入德育内涵等方面着手探索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了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突出高等教育的“育人导向”,把隐性的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工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理论知识教育同社会价值观教育水乳交融、同频共振,是近年来高校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以土木工程专业的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通过“基因植入”方式将红色基因、爱国基因、工匠精神、工程伦理等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功能“润物细无声”地植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全过程、多角度、多维度引导推进,促进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成为各大高校的共识。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华侨大学作为一所传统侨校,更要注重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做好境外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专业学习和独立生活,而且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国的文化背景与发展现状。以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多维度分析课程定位、课堂教学以及毕业要求,明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在课程思政设计时,应注重搜集钢结构相关工程项目、行业翘楚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案例,从中挖掘具有思政内涵的教学元素,深度融合教学设计与思政育人。此外,从课前预习辅导、课中理论教学和课后实践教学三个环节,探析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落实课程思政目标,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下的新青年需要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培养,目前包括土力学在内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注重"育才重器",忽略了"育人育德",难以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文章以土力学课程为例,论述了土力学课程基本概念、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并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土力学课程思政改革:一是从土的基本性质、土的渗流问题、土中应力计算分析、土的抗剪强度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等理论知识点探索思政元素,挖掘蕴含思政的一般性哲理;二是将理论知识点引入具体工程案例中,实现实践启发式思政教育。文章提出的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为构建新时代下土力学课程体系的思政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以期达到较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无人机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GNS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同时在课程教学和实习中融入思政元素也是基本要求。针对双一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结合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以新一轮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改革为契机,从测绘人物、测绘案例、测绘历史、测绘科技、测绘应用等多个维度挖掘工程测量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提升学生的价值、知识、能力、素质和人格全方位育人目标出发,在测绘理论、传统测绘方法、现代测绘技术、土木工程应用等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应的思政教育知识点。以珠峰高程测量和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为典型案例,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浙江工业大学2014级、2015级、2016级留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课程教学。调查发现,教学中普遍存在留学生力学基础差、教师英语授课能力不强、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实践与理论脱节和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针对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并兼顾留学生的特殊性,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材、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建议,旨在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国际化的土木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土木工程概论是讲述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各类土木工程对象、基本活动、土木工程师职业等知识的基础课程,是建立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内容与知识体系的基础课程,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土建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入门课程。课程的内容与定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专业伦理、学术修养、建设强国、工匠精神等相关德育元素特别适合于贯穿于此课程的讲授中。首先,论文论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包括使学生了解专业,激发情感;建立工程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明晰职业责任,懂得敬业奉献;培养相互合作意识,建立团队精神。然后,基于思政目标,针对具体课程内容分析了课程思政的映射点,为具体课程思政点的嵌入提供指导。最后,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重点通过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材料的“诗情画意”中进行课程思政;在经典、热点工程案例的“间接实践”中进行课程思政;在传统文化“人文情怀”浸润中进行课程思政:在学科前沿传递“与时俱进”的土木工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大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本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具体实施方案,将德育元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有效传递给学生,以达成课程的思政实效,为国家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教材作为高校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钢桥》先进的教学内容,着眼于恰当的、有促进作用的思政内容,使《钢桥》教材在原有基础上更具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本文首先对课程思政理念进行再理解,凝练思政元素并做分类;然后根据《钢桥》教材各章的知识点,融合七个教育方面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设计,建立起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教材中思政内容进行具体构建,实现课程思政类《钢桥》教材的特色教学内容。研究成果可为构建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提供方式方法,使课程思政内容更具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土木工程教育的必然目标。针对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薄弱的现状,按照土建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职业伦理、道德要求,本文深入挖掘了土木工程专业思政元素,明晰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思政培养目标;构建了“立体化、分层次、全过程”土木工程专业思政教学体系,从而使土木工程专业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颖多样、有趣灵活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弥补了现有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单一化的不足;并以国家在线课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例,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等3个维度,对思政元素融入此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而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专业课程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但是如何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如花在春”“润物无声”的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以土力学专业课为例,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目标,从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案例中有机融入。这样由面到点、层层深入地剖析了从传统专业课到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并结合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经历,提出了修身、建库、研讨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泳  付君 《高等建筑教育》2019,28(6):125-131
在了解课程思政的意义及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针对土建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以BIM技术及应用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专业教师需要在思政思想意识及工作能力上的转变,论述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内容、步骤及方法,并以深坑酒店为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最后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