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等时代价值,是教育结构变化的外在体现。文章以城乡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课程为例,论述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显性思政要素和隐性思政要素,进而针对性提出以讲授引导法为主、正反面案例法和任务驱动法为辅的思政要素切入模式,结合原教学章节构建本课程具体的思政教学整体框架,以实现建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基因式”融合,丰富学科底蕴和理论内涵,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高校履行教书育人基本职能的重要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课程思政”,遵循思政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个体成长规律,通过优秀文化熏陶学生,典型建筑启发学生,杰出人物引导学生,可持续成长规范学生,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育相融合,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思政教育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原伟  王丹  张华 《高等建筑教育》2023,32(5):135-141
在专业课程的授课中,教师如何有效解决课程思政教育“碎片化”“生硬感”等问题,是实现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作用的根本。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整合并教授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文章通过分析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布卢姆(Bloom)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课程思政内容层级构建的引导作用,从教育理论角度和课堂实施环节寻求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一般路径。结合城市设计课程的思政内容探索,提出了系统化构建课程思政的措施与方法,指出专业教师应从定位、认知和实践三个层面强化课程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土木工程教育的必然目标。针对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薄弱的现状,按照土建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职业伦理、道德要求,本文深入挖掘了土木工程专业思政元素,明晰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思政培养目标;构建了“立体化、分层次、全过程”土木工程专业思政教学体系,从而使土木工程专业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颖多样、有趣灵活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弥补了现有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单一化的不足;并以国家在线课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例,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等3个维度,对思政元素融入此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而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丰富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思政元素,将红色基因融入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中,通过对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中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进行界定,构建了红色精神植入教学内容的融入模型,并提出了红色文化植入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策略,有利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课程思政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造价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张永强 《安徽建筑》2022,(2):117-118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比较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功能。文章通过分析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原因,以及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建工专业核心课“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为例,从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教学考核评价等三个方面,探讨该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并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怀揣中国文化和蕴含工匠精神的工科类人才,发挥课程思政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中的积极作用,在分析现有课程思政教育方法和手段基础上,结合道路勘测设计系列课程特点,制定了课程思政“一种情怀、二种文化、三种精神”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的思政目标,分别制定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思政目标达成的具体实践方案。对于理论教学,在各章节采用隐性浸润式教育模式,并结合指定题目的课堂翻转和与影视观摩,实现“一种情怀、二种文化”的思政目的;对于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显性强化式教育模式,达成“一种情怀、三种精神”的思政目标。实践证明,因课制宜的隐性浸润和显性强化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不但有效达成了课程的思政目标,提高了课程成绩,而且培养了学生公平公正的处事原则。同时,课程思政的双向性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思政水平。  相似文献   

8.
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是系统的育人工程。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抓手,是高等教育之根本。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着力点,是高校育人之灵魂。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才兼备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专业课程思政缺少思政教育、教师思政素养不足、学生缺少思政教育引导等问题,科学设计教学项目,以项目为依托,甄选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以专业课程为植入载体,探究专业课程思政化路径,全方位、多视角和系统地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诗歌化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真正做到专业知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培养有灵魂懂专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肖敏 《高等建筑教育》2023,32(2):159-166
高校之根本在于“立德”与“树人”,思政教育是立德的有效手段之一。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大思政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注重专业教育与价值引导之协同作用,在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始终坚持思政教育。以建筑构造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对思政教育融入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体系建设进行探索,构建融合与创新的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法,运用建筑构造理论知识深度剖析建筑工程实践案例,并深度融合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向学生传递工程实践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高等教育育人育德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基础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有促进作用。通过“基础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思政建设能力,形成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勇于创新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团队;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模块与思政模块,形成具有丰富教学资源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思政融合设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程育人模式;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化的融合思政教育的定量考核机制。持续拓展与改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需要教学团队长期坚持,保持“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与时俱进,保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效。  相似文献   

11.
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重视教学过程的输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的育人观。以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为例,在分析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引领下教学优化设计的思路。结合课程特点,发掘该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水准测量原理》章节的思政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以期为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深刻了解课程思政内涵、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要素及其实施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提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5个思政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及其对应的知识或能力目标,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个目标融为一体,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教学方式创新和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改进四个方面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落实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大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研究,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以土建类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分析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专业教学内容为载体,借助案例教学、人物故事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组织及实施的有效途径。将培养规范意识、工程思维、职业素养和家国情怀的思政内容,以规范解读、专题论文、课程作业等模块进行过程性考核,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材作为高校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钢桥》先进的教学内容,着眼于恰当的、有促进作用的思政内容,使《钢桥》教材在原有基础上更具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本文首先对课程思政理念进行再理解,凝练思政元素并做分类;然后根据《钢桥》教材各章的知识点,融合七个教育方面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设计,建立起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教材中思政内容进行具体构建,实现课程思政类《钢桥》教材的特色教学内容。研究成果可为构建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提供方式方法,使课程思政内容更具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在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路基路面工程作为道路与轨道工程专业方向的核心学科基础课程,承担着“课程育人”探索实践的重要任务。近三年来,以课程思政元素(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职业理想和道德)的深入挖掘为切入点,系统梳理、总结与凝练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管养中具有“思政”特色的素材,并通过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研讨交流(教师端),形成了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知识点讲授方法与教学设计方案,同时注重随堂收集反映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效果的问卷反馈(学生端),不断优化提升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思政元素布局与教学质量,逐步推动实现“每周有思政元素、每章有思政案例”的课程思政建设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土木工程概论是讲述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各类土木工程对象、基本活动、土木工程师职业等知识的基础课程,是建立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内容与知识体系的基础课程,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土建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入门课程。课程的内容与定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专业伦理、学术修养、建设强国、工匠精神等相关德育元素特别适合于贯穿于此课程的讲授中。首先,论文论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包括使学生了解专业,激发情感;建立工程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明晰职业责任,懂得敬业奉献;培养相互合作意识,建立团队精神。然后,基于思政目标,针对具体课程内容分析了课程思政的映射点,为具体课程思政点的嵌入提供指导。最后,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重点通过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材料的“诗情画意”中进行课程思政;在经典、热点工程案例的“间接实践”中进行课程思政;在传统文化“人文情怀”浸润中进行课程思政:在学科前沿传递“与时俱进”的土木工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大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本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具体实施方案,将德育元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有效传递给学生,以达成课程的思政实效,为国家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以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专业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从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工程伦理教育融入策略。实践表明,工程伦理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协同促进,可有效达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育人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高校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观念不强,思政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缺乏可借鉴的实践经验;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无法有效落实思政教育。文章以岩土工程系列课程为例,提出以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基本单元,从提升专业团队教师思政教育水平、开展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训环节一体化协同思政教育、编写专业课思政教育辅助教材、开展专业课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协同联动,为培养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已成为当前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新趋势。但是,如何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是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师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为例,初步探索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和路径。基于“四个自信”,并结合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特点,确定了制度认同、文化自信、专业道德修养和科学精神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围绕思政建设目标,总结各章节相应的思政教育点和融入路径,并通过4个教学案例,简要介绍了思政元素融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方法,提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的改革方案,达到对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成果全面评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