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北方地区传统民居抬梁式木构架的抗震性能,制作了三榀足尺木构架模型,开展了低周往复的拟静力抗侧试验,研究木构架的受力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和刚度的退化、耗能规律等,揭示不同柱基础及荷载条件对木构架抗侧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馒头榫连接的木构架是一种变刚度的摇摆体系,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柱脚翘起,馒头榫节点的拔榫量;木构架竖向荷载下存在明显的P-△二阶效应,该影响不可忽略;在大变形下由于二阶效应不能自己复位,主要借助外部荷载进行复位;允许柱脚滑移使木构架在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下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摇摆特性,相比柱脚限制的情况耗能能力减弱,捏拢效应更为严重,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馒头榫节点;竖向荷载增大有助于提升木构架的抗侧性能;作为山墙位置的木构架竖向荷载偏小,容易导致木构架的抗侧承载力与耗能能力不足.研究成果将为北方传统村落"四梁八柱"木结构民居抗震性能的评估、修缮与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填充剪力墙梁柱式木框架混合结构抗侧力性能,制作了两种梁柱框架节点,采用单调和往复加载的试验方法,对内填钢板螺栓连接和植筋连接梁柱式木框架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填充剪力墙梁柱式木框架混合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混合结构的抗侧力工作机理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内填钢板销式连接框架节点初始阶段刚度近似为零;植筋连接框架节点具有较高初始刚度和承载力;木框架侧移变形能力是剪力墙的2~3倍,填充剪力墙梁柱式木框架混合体系的抗侧力承载力不能充分利用木框架的抗侧力承载力,出现明显的框架抗侧力滞后现象;混合体系抗侧力性能更加接近于剪力墙,可以按剪力墙的要求分析;混合结构抗侧力承载力为组成框架和剪力墙承载力之和,可以采用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模型计算. 相似文献
3.
目前钢结构设计难以考虑围护墙体作用,原因是缺乏围护墙板对钢框架抗侧力性能影响的量化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带有围护墙板钢框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墙板节点刚度、墙板之间的接触与摩擦作用、以及墙板的轻质混凝土材料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轴压比、跨高比、墙板宽度、墙板厚度及墙板开洞形式等关键参数变化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带围护墙板钢框架的抗侧力性能.结果表明:当框架柱轴压比在0~0.6变化时,与空框架相比,内嵌墙板钢框架的承载力及初始刚度增大1.0~2.0倍,且在层高一定、跨高比增大时,增大系数呈线性增大;内嵌墙板宽度宜优先选取600 mm;墙板厚度不同时应采用相应的刚度及承载力增大系数;墙体洞口加固后,其对整体结构影响较小,设计时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
框架-横梁未充分加强型人字撑架的抗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了解框架-人字撑架(横梁未充分加强型)的抗侧性能,对50个算例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其中框架分别承担基底总剪力的25%和50%.研究表明:框架分担基底剪力的比例大小和支撑架横梁的强弱是影响这种双重抗侧力体系抗侧性能的最关键因素;框架抗侧承载力占基底剪力的比例越大,支撑架横梁越强,结构体系超强系数就越大.推导了框架-支撑体系中关键点受压支撑屈曲、支撑架横梁和框架形成塑性铰时对应的层侧移角公式.分析表明在这些点中,受压支撑屈曲总是最先发生,此时框架的抗侧承载力发挥很小.此外,由于支撑架横梁没有充分加强,受拉支撑的轴力无法达到其屈服承载力.为了获得较好的抗侧性能,提出了人字撑架横梁需要承担的最小不平衡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国产钉连接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对7组14片不同尺寸规格和构造的剪力墙进行了标准推力试验,并利用ABAQUS建立了剪力墙的有限元模型,对其工作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钉连接失效是导致剪力墙破坏的主要原因;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刚度与墙体宽度成正比;开洞剪力墙的承载性能均比宽度与洞口两侧墙肢总宽度相等的剪力墙高;石膏板对剪力墙的承载性能有显著提高作用.由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拟合得到了预测剪力墙的荷载-位移曲线、极限承载力和刚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古建筑木结构抗震分析模型很少考虑嵌固墙体。为探讨嵌固墙体对木构架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故宫太和殿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榫卯节点及斗拱的力学特性,建立太和殿的2种有限元模型—包括/不包括嵌固墙体。通过模态分析,研究了嵌固墙体对木构架基频及主振型影响;通过时程响应分析,研究了8度常遇地震作用下嵌固墙体对典型节点位移及加速度响应影响;通过谱分析,研究了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嵌固墙体对木构架整体变形及内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嵌固墙体后,太和殿结构基频变大,在墙体部位的振动不明显;8度常遇地震作用下,所选节点位移响应峰值明显减小,且在跨中位置加速度响应峰值明显增大;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太和殿结构变形峰值偏小,有利于避免木构架产生整体倾覆,但结构内力普遍增大。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韧性,减小结构的震后残余变形是一种有效途径.研究了一种包含可更换耗能钢板(energy absorbing steel plate, EASP)的自复位支撑(self-centering brace, SCB),对SCB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以此为基础对SCB进行了参数分析,探讨关键参数的改变对SCB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EASP的屈服强度可以提高SCB的承载力,但是增大了残余变形,同时使得SCB在位移较小的情况下难以产生耗能能力;减小钢绞线预应力会导致SCB残余变形增大;缩短钢绞线长度会提高SCB刚度和承载力.为了增强SCB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性能,在实际设计中,建议采用较低屈服强度的EASP,同时在满足SCB变形需求的前提下,对钢绞线施加较大的预应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加强型和削弱型两种梁柱连接节点,分别进行了钢框架的有限元单向加载和循环加载分析,探讨了两种节点类型对结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耗能能力等性能的影响.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两种节点都可以使梁端形成塑性铰,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但与削弱型节点相比,加强型节点可以显著提高钢框架的屈服荷载、抗侧刚度和极限承载力,而且有效降低了梁端翼缘的轴向应力,便于实现强连接弱构件,更适合于抗震设防地区采用. 相似文献
10.
刘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3):83-85
钢框架抗侧力体系是钢结构房屋中最为重要的受力体系之一.该文通过五榀1∶2钢框架模型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侧力试验,着重研究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狗骨式连接钢框架、偏心支撑框架和中心支撑框架,包括滞回特性、刚度、延性、耗能和极限承载力等,为理论分析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袁继灵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1,(4)
在文学发展史上 ,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 ,它的产生和繁荣 ,歌妓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某种角度说 ,没有歌妓的参与 ,词就难以产生和发展 ,也更难以兴盛。在词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唐宋词的基本内容和实用功能的实现等方面 ,歌妓都发挥了积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清编《全唐诗》收录的近五万首诗歌作品当中,有大约二十分之一左右的作品涉及到历代的宫廷生活或者提及宫廷范围内的人事,内容丰富,作者广泛。宫廷生活可以分为“后宫生活”和“前廷生活”,这些诗中有关后宫生活的内容则更具鲜明特色。这类作品有别于前代提出的“宫体诗”、“宫廷诗”、“后宫诗”、“宫词”等概念范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值得针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付小平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7-9
以四出碗为代表的仿植物形态的花瓣形碗在唐中期的流行,其原因在于佛教的东传、唐人对金银器的狂热追求,以及自然关成为中国人的审美对象。这一原因表明,餐具虽然是日常器皿,但它同样荷载着精神文化的因素.人们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追求器皿在造型上的美观,而这种对器皿造型的美的追求,又受到一定时期社会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的影响,且与一定时期的审美追求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5.
张华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72-74
通过对织锦纹样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个时期的分析,指出唐代织锦纹样是从初唐时期以走兽纹为主渐渐向中、晚唐时期的写实花鸟纹样演变的.在此基础上,对唐代织锦纹样演变的渊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唐朝与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相似性为线索,对两个时期的服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服饰精神风貌的相似和表现手段的差异,并从历史积淀、时代特征和美学思想及其相应的审美倾向方面分析其相异的原因,旨在为中西服装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王增学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0,(1)
唐代徐州乃人文荟萃、文化繁盛、作家辈出之地。有唐一代,这片文化热土孕育出了几十位经史作家,有作品流传于今以及有作品目录著录于史著的就多达26位,其中著名的有史学家刘知几、诗人兼画家刘商,以及唐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李煜等。这些作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大家族作家群,即刘氏家族作家群与李氏家族作家群。唐代徐州籍作家以自己的智慧与勤劳,为光辉灿烂的大唐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七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末以来,吟咏七夕的诗歌作品很多,唐代有关七夕的诗歌作品更加丰富。文章详尽分析了唐代各个时期七夕诗的特征,认为正是唐人结合时代精神,不断变换视角,开拓意境,使七夕诗得以推陈出新,真正成为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独特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9.
20.
吕杰 《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14,(2):94-98
楷书,中国书法中书体的一种。楷书是由秦代隶书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变而来的。楷书发展于南北朝,至盛唐逐渐发展成熟。楷书的发展在唐代达到顶峰,首先是受唐代的科举制度刺激;而在社会思想方面,儒、佛学的发展是其内因;立碑树石是其表现;文房四宝的发展是其推动力。在漫长的楷书发展史中,唐楷独具一格,其地位之高,法度之严,影响之广,可谓前无古人,后世再也未能企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