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基本鲸鱼优化(WOA)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正余混沌双弦鲸鱼优化(CSCWOA)算法。为鲸鱼的觅食加入信息交流强化机制,并在捕食引入正余混沌双弦机制,通过正弦全局搜索减少寻优盲点,余弦局部开发加快收敛速度,以及混沌算子增强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个体信息在种群中双弦混沌交叉快速传播。通过仿真对比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求解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OA)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和寻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混沌映射和二次插值的自适应鲸鱼优化算法(adaptive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haotic mapping and quadratic interpolation, CQAWOA)。引入混沌映射在初始化阶段生成新种群,实现种群多样性;设计自适应权重,提高算法全局搜索和局部寻优能力并加快收敛速度;利用二次插值策略生成新的鲸鱼个体,采用贪婪策略更新局部最优解,提高种群计算的精度。通过15个基准函数将改进算法与其它优化算法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在求解过程中,改进算法寻优速度和求解精度均存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本萤火虫群算法在全局优化问题求解过程中存在的求解精度偏低、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和自适应搜索策略的萤火虫优化算法(CSAGSO)。利用混沌搜索技术对萤火虫种群进行初始化以得到分布更为均匀、合理的较优初始解;运用混沌扰动优化策略对每一代适应度较差的部分萤火虫个体进行混沌扰动以增强种群多样性和提高全局搜索能力。采用动态步长的自适应搜索策略,并对寻优过程中静止不动的萤火虫个体位置进行更新,加快了算法前期收敛速度,减少了后期震荡现象发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萤火虫算法参数较少并具有较好稳定性,同时在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上都明显优于基本萤火虫群算法。  相似文献   

4.
王坚浩  张亮  史超  车飞  丁刚  武杰 《控制与决策》2019,34(9):1893-1900
针对鲸鱼优化算法存在探索和开发能力难以协调、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搜索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CWOA).首先,采用混沌反向学习策略产生初始种群,为全局搜索多样性奠定基础;其次,设计收敛因子和惯性权重的非线性混沌扰动协同更新策略以平衡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最后,将种群进化更新与最优个体的混沌搜索机制相结合,以减小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对10个基准测试函数和6个复合测试函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CWOA在收敛速度、收敛精度、鲁棒性方面均较对比算法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本和声搜索(Harmony search, HS)算法收敛速度较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和计算精度不高的缺点,结合正余弦优化算子、Levy飞行机制和参数动态调整策略,提出一种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该算法在即兴创作阶段,首先引入正余弦优化算子和微调带宽相结合的方式对和声向量进行微调操作,充分利用最优个体和当前个体的位置信息,提高算法的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再采用Levy飞行机制对微调带宽进行更新,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在算法迭代过程中,对和声记忆库存储概率、基音微调概率和搜索域进行自适应动态调整,以进一步提高算法收敛性能。在10个基准函数上进行性能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头脑风暴优化算法是一种受人类群体行为启发的新型群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模拟人类使用头脑风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行为,在解空间中分析个体分布,并使用变异生成新个体,多次迭代求得最优解,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针对头脑风暴优化算法精度较差、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早熟收敛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多分支混沌变异的头脑风暴优化算法。该算法选取8种混沌映射,设计了一种多分支混沌变异算子。当原始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时,使用多分支混沌变异生成新个体,利用多种混沌运动的遍历性、随机性和多样性,扩大了混沌空间的范围,增强了算法全局搜索的能力。对10个经典测试函数的10、20、30维问题进行测试,并与原始头脑风暴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和布谷鸟搜索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全局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工蜂群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邻域搜索策略的人工蜂群算法.首先,将混沌思想和反向学习方法引入初始种群,设计混沌反向解初始化策略,以增大种群多样性,增强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然后,在跟随蜂阶段根据更新前个体最优位置引入量子行为模拟人工蜂群获取最优解,通过交叉率设计更新前个体最优位置,并利用势阱模型的控制参数提高平衡探索与开发的能力,对观察蜂邻域搜索策略进行改进,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最后,将改进人工蜂群算法与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以及其他改进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比较,利用12个标准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不仅提高了收敛速度和精度,而且在高维函数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张悦  孙惠香  魏政磊  韩博 《计算机科学》2017,44(Z11):119-122, 159
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是新型启元优化算法,相比于其他群体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同样存在收敛速度较慢、不稳定、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根据GWO算法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调整策略的混沌灰狼优化算法(Chaotic Local Search GWO),利用自适应调整策略来提高GWO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混沌局部搜索策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使搜索过程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利用6个测试函数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并结合其他4种算法进行了横向比较。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在收敛速度、精度以及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本灰狼优化算法在求解复杂问题时同样存在依赖初始种群、过早收敛、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应用于求解函数优化问题中。该算法首先利用混沌Cat映射产生灰狼种群的初始位置,为算法全局搜索过程的种群多样性奠定基础;同时引入粒子群算法中的个体记忆功能以便增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加快其收敛速度;最后采用高斯变异扰动和优胜劣汰选择规则对当前最优解进行变异操作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对13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本GWO算法、PSO算法、GA算法以及ACO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求解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0.
赵志刚  张振文  石辉磊 《计算机科学》2013,40(12):68-69,103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扰动因子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进行混沌初始化,采用自适应的惯性权重,并将扰动因子加入粒子个体极值、全局极值和位置更新公式中。通过与其它算法的数值实验对比,新算法能够有效避免局部最优,全局收敛性能显著提高,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1.
针对樽海鞘群算法寻优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t分布与动态权重的樽海鞘群算法。首先,在领导者位置更新中引入蝴蝶优化算法中的全局搜索阶段公式,以此来增强全局探索能力;然后,在追随者位置更新中引入自适应动态权重因子来加强精英个体的引导作用,从而增强局部开发能力;最后,为了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引入自适应t分布变异策略对最优个体进行变异。通过对12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求解,根据平均值、标准差、求解成功率、Wilcoxon检验和收敛曲线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要优于标准樽海鞘群算法,以及参与比较的其他改进樽海鞘群算法和其他群智能算法,说明了其在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并且具备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通过将其应用在脱硝入口浓度最低点寻找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Logistic映射的新型混沌简化PSO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gistic映射的新型混沌简化PSO算法(CIW-SPSO)。该算法引入混沌理论使惯性权重具有混沌搜索能力,同时使学习因子随寻优过程呈正弦函数变化,降低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使用6个经典测试函数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算法收敛速度快,收敛精度高,能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提升算法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一种嵌入局部混沌搜索的混合微粒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鹏  郭娟  杨为民 《计算机仿真》2006,23(2):161-164,179
该文研究了基于种群演化的微粒群优化算法,针对此算法在迭代的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小点而产生群体演化停滞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嵌入局部混沌搜索的混合微粒群优化算法。此混合方法利用混沌迭代的遍历性来增强算法的局部精确搜索能力从而达到全局搜索性能和局部搜索性能的平衡,使群体快速脱离停滞状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演化搜索算法如标准微粒群算法,标准遗传算法和改进微粒群算法,嵌入局部混沌搜索的混合微粒群算法在收敛性和鲁棒性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演化停滞现象的发生,是一种高效的搜索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完全Logistic混沌粒子群优化与遗传算法的混合优化方法。该方法将具有伪随机性与遍历性特征的Logistic混沌应用到粒子群算法的粒子位置和速度初始化、惯性权重优化、随机常数以及局部最优解邻域点产生的全过程,并在粒子速度和位置更新后再与遗传算法相混合,进行选择和交叉操作。三种典型Benchmark函数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与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郊狼优化算法(coyote optimization algorithm,COA)存在收敛速度慢、求解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双策略学习机制和自适应混沌变异策略的改进郊狼算法(coyot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ual strategy learning and adaptive chaotic mutation,DCSCOA)。首先,引入振荡递减因子,以产生具有多样性的个体来增强全局搜索能力;其次,利用双策略学习机制,适度地增强组群头狼的影响,以平衡算法的局部挖掘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同时提高算法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最后,使用自适应混沌变异机制,在算法停滞时产生新个体,以使算法跳出局部最优。通过对20个基本测试函数和11个CEC2017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本樽海鞘群算法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融合黄金正弦混合变异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AGHSSA(Adaptive Salp Swarm Algorithm with Golden Sine Algorithm and Hybrid Mutation)。该算法引入了自适应变化的权重因子以加强精英个体的引导作用,提升收敛速度与精度。通过黄金正弦算法优化领导者位置更新方式,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融合邻域重心反向学习与柯西变异对最优个体位置进行扰动,提升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通过对12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来评估改进算法的寻优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显著提升寻优速度和精度,并且具备较强的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人工鱼群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解、鲁棒性差和搜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自适应双策略的人工鱼群算法。该算法首先模拟粒子群算法的移动算子调整人工鱼的移动方向和位置,使人工鱼具有惯性机制,更好拓展新区域,从而为探索潜在的较优解提供更多的机会,增强其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然后运用一种自适应视野和惯性权值的策略,更好地平衡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入反向学习机制,设计2种策略的随机行为,避免原始随机行为的盲目性,增加鱼群的多样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寻优精度、收敛速度以及鲁棒性等方面较其他人工鱼群算法有较大提高,在高维问题求解上有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樽海鞘群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在种群初始化阶段引入混沌映射来增强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改进领导者的更新方式,同时加入自适应权重,提高算法的探索和开发能力;改进追随者的位置更新方式,减少追随者的盲目性。通过对10个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并与其他优化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有时间复杂度的前提下,提出的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上有较大的提升,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动态文化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引入评价粒子群早熟收敛程度的指标来判断种群空间粒子群状态, 以确定影响函数对种群空间粒子群的作用时机, 当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时, 自适应地利用影响函数对种群空间进行变异更新, 从而有效发挥文化粒子群算法的双演化双促进机制。并且根据种群的早熟收敛程度自适应地调整粒子的惯性权重, 使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始终保持惯性权重的多样性, 在算法的全局收敛性与收敛速度之间作一个很好的折中。最后对四个经典的测试函数进行仿真, 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强的搜索能力, 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