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季节型电力负荷预测是一个难点,缺少相应的数量预测方法,对于具有增长和波动二重趋势性的季节型电力负荷,首先提出了季节型负荷预测的组合优化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同时考虑两种非线性趋势的复杂季节型负荷预测问题,说明了优化模型分别优于两种单一发展趋势负荷预测的模型。给出了电力负荷预测的应用实例,通过对河北电网季节最大负荷与销售电量的分析,建立了对应的组合优化灰色神经网络模型,与其它算法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大提高了季节型负荷预测的精度,为季节型电力负荷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编制了季节型负荷预测的软件,此软件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预测可信度的多级协调SLF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了元胞历史负荷数据的评价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计算出各元胞的负荷预测可信度。然后建立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并将元胞负荷预测可信度应用到多级协调模型中,最后利用该模型调整元胞目标年的预测值。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以不同层级负荷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上下级电网的预测结果之间出现的不均衡、不协调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空间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的电网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选取了指数平滑作为预测方法,并对预测结果采用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进行优化调整,调整结果表明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虑电力负荷的不确定性,概率和区间预测成为电力负荷预测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传统的负荷概率及区间预测方法没有考虑不同负荷成分的不确定性对电力负荷影响的问题,在分析电力负荷成分的基础上,基于结构化电力负荷模型提出一种电力负荷概率及区间预测方法。首先,对电力负荷的成分进行分析,针对不同负荷成分分别进行建模,构成结构化电力负荷模型;然后,基于历史负荷数据采用变分贝叶斯估计算法训练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最后,基于训练完成的模型对未来负荷的概率分布进行预测,从而实现电力负荷概率区间预测。采用实际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验证,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取得了较高的预测区间覆盖率和较窄的预测区间宽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BP网络的改进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飞  张国忠  刘亚 《华东电力》2004,32(3):31-33
论述了电力负荷预测中建模数据的选择、预处理方法及其对预测精度的影响。针对电力负荷预测的实际困难,提出了一种以节气负荷作为建模数据,将ARIMA模型及BP网络相结合的负荷预测新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电力负荷预测综合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电力负荷预测综合模型中各单一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最优权重作为抗原,将权重的解作为抗体,通过模拟生物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来搜索最优权重,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电力负荷预测综合模型。应用该模型于某地区负荷预测的实例中,并与基于遗传算法的综合模型和基于直接搜索寻优法的综合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全局寻优能力好、预测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准确的负荷预测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为此,基于灰色理论建立了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结合陕西省汉中市区电力局某变电站2006年7月的实际负荷讨论了灰色模型在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计算过程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中年最大负荷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区域电网年最大负荷的概率预测,对年最大负荷概率模型中的均值和均方差分别建立了灰色模型和回归模型并对其作出预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充分吸收了神经网络非线性逼近能力的优点。在神经网络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电力负荷的特点,并用神经网络加权最小方差模型(NNWLS)对样本进行训练。在实际预测中,该预测方法取得了比较高的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考虑各种因素影响的咸阳市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与算法。传统预测算法只是基于找寻历史负荷数据规律,没有考虑外部因素对负荷值的影响,从而降低了预测精度。针对这些不足,首先分析了影响咸阳市电力负荷值的几个主要因素,然后提出了考虑这些因素影响的改进型神经网络BP算法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咸阳市电力负荷值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完全适用于咸阳市电力负荷预测,考虑因素影响的预测算法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季节型电力负荷灰色组合预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李金颖  牛东晓 《电网技术》2003,27(5):26-28,50
短期电力负荷同时具有增长性和季节被动性的二重趋势,这使得负荷的变化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组合特征。对于这种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组合特征的序列,使用某一种模型进行预测,结果往往不理想。为了提高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了具有季节型特点的电力负荷灰色组合预测模型。在此模型中,灰色模型处理非线性问题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可以很好地反映电力负荷的增长性特点。季节变动指数(SVI)用来拟合电力负荷的季节性趋势。最后对季节型灰色预测的残差建立时间序列的AR(p)模型。由于综合考虑了电力负荷的多种特征,此组合预测模型明显地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修正因子的模糊时间序列日最大负荷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晓娟  方建安 《电力技术》2013,(10):115-118
天气温度变化是影响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主要因素.为提高预测精度,引入负荷变化影响因子和气温影响因子,提出基于双修正因子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算法.根据负荷变化趋势,提出分段预测的思想,在拐点处用负荷变化因子进行修正,然后用气温影响因子对预测结果进行二次修正.将改进的算法用于某电网夏季最大负荷的预测.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LS-SV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力负荷随机性强、稳定性差、预测精度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模型的输入因子是负荷数据和气象信息等。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实现支持向量机参数的自动优化,建立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前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的预测方法具有收敛性好、预测精度高、训练速度快的优点。本研究为我国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杨顺帆 《电力学报》2012,27(4):297-299,305
电力负荷预测是进行电网规划建设的依据,为准确预测清溪镇日负荷情况,对神经网络预测原理进行了研究,对清溪镇日负荷数据进行调查,依据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建立日负荷预测模型,通过Matlab实现清溪镇日负荷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在城镇日负荷预测中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4.
电力调度对电网负荷预测系统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从预测指标优化、操作系统、服务器及其运行模式、智能化应用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电网负荷预测系统进行换型升级,对系统硬件结构和预测算法作了改进.加强了预测和管理功能,并在应用中取得了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天牛须搜索算法优化的LSSVM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引入模拟退火算法的蒙特卡洛法则对优化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该算法的稳定性。将改进BAS算法优化后的LSSVM模型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问题。使用小波阈值去噪处理电力负荷数据,减少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对负荷预测的影响,提高了预测精度。选择四川某地区电网实际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并与PSO-LSSVM、LSSVM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IBAS-LSSVM预测模型与LSSVM相比预测精度提升了1.5%左右,与PSO-LSSVM相比算法运行时间缩短了70%,且算法稳定性更高,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负荷预测是选取电力系统规划变电站及发电厂主变压器容量的主要依据,以实际某市供电负荷为例,建立起动态等维新息模型,把原始数据和预测的数据进行组合,利用回归模型,得到模型的预测方程,并从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和模型精度等级进行对比,说明结合动态等维新息模型,能使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结果更靠近实际负荷值。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电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智能化的加快发展,为电力负荷预测提供了更准确有效的方法。目前有多种电力负荷预测方法,但由于预测模型适用条件的限制,使得负荷预测存在困难。因此,本文选择了基于统计理论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来进行预测。文中结合贵州某经济开发区短期电力负荷的历史数据,应用支持向量回归法对该负荷进行了预测,得到了精度较高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对智能电网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其中预测精度和训练步数至关重要,目前当地气象因素逐渐成为负荷预测中的关注点。以某市短期电力负荷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日特征相关因素的支持向量回归机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随后对某市考虑气象及日期类型的电力负荷做出预测。研究表明:利用考虑实时气象因素的SVR预测模型对短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精度较高;考虑气象及日期类型的预测误差比不考虑气象及日期的预测误差小;嵌入维数和时间延迟对负荷预测模型精度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电力负荷混沌动力特性及其短期预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进行负荷建模和预测,并将预测精度作为一种辨识工具,用于分析电力负荷变化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可将负荷的变化特性描述为低维混沌系统。根据负荷的混沌特性及一步向前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优选重构参数的方法,并采用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加权一阶局域法多步预测模型进行了负荷预测。相空间模型能识别负荷序列的内部特性并进行预测,因此是分析和预测负荷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