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尼泊金酯含量的方法.采用甲醇-0.020mol/L乙酸铵(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30℃,UV254nm检测.结果表明,此法有很好的重现性,分离速度快,线性范围宽,所分析的3种酱油中尼泊金酯的含量均符合标准.该法可用来准确分析酱油中尼泊金酯.  相似文献   

2.
杜瑞卿  吕文平  王丽 《食品科学》2010,31(3):160-164
目的:研究耐热纤维素酶基因工程菌的规模化生产。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对内切纤维素酶重组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综合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因素影响程度以及相对重要性。测定菌体生长的生物量、内切纤维素酶活性。结果: 影响因素与纤维素酶活性间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2=45.858-1.653Z1-1.258Z2Z3-2.012Z12-1.499Z22-1.415Z32-1.719Z42,方差分析具有显著性。内切纤维素酶重组菌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添加15.9g/L 乳糖、10g/L麸皮、15g/L硫酸铵、5g/L玉米浆、1.0g/L碳酸钙;理论产酶量最好为46.5357U/mL;在诱导时间约为4h,实际实验酶产量达70.78U/mL。综合相关系数分析表明:4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诱导剂X1(乳糖)>氮源X3(硫酸铵和玉米浆)>钙质量浓度X4(碳酸钙)>碳源X2(麸皮),相互间通过交互对纤维素酶活性的间接影响都非常大,直接影响作用较小。 结论:通过使用综合相关系数分析与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分析,两者结合使用有互补性,能够较好地指导耐热纤维素酶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复合防腐剂对百合青霉病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研究硅酸钠、硼砂、壳聚糖复合处理组合对百合鳞茎青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3 种单一试剂均能有效地控制百合鳞茎青霉病的扩展,对病斑直径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硅酸钠>壳聚糖>硼砂,复合处理组合202 mg/L硅酸钠+0.98 g/100 mL硼砂+0.60 g/100 mL壳聚糖的抑制效果最好,病斑直径仅为对照组的51%,显著地抑制了青霉病的扩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酸水解法对琼胶进行降解并结合苯酚- 硫酸法测定琼胶低聚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水解工艺,建立盐酸浓度(X1)、水解时间(X2 ) 和固液比(X3 ) 与水解率( Y ) 之间的数学模型:Y =81.5933+0.7175X1+1.8938X2+2.7313X3-3.1567X12-3.3042X22-3.3092X32-0.6625X1X2+0.0475X1X3-0.8000X2X3,确定琼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盐酸浓度0.105mol/L、水解时间96min、固液比4.5:100(g/mL),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水解,琼胶水解率为81.43%。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尼泊金酯在蒸煮袋熟鱼中的防腐应用.通过对各类尼泊金单酯对引起鱼制品腐败变质常见菌的抑菌作用比较以及尼泊金单酯进行复配后抑菌试验,并应用于蒸煮袋熟鱼防腐保藏,结果表明:各种单酯的防腐能力为丁酯>丙酯>乙酯;当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尼泊金丁酯质量分数比1∶1∶3时能达到最优的抑制效果;在尼泊金复合酯质量分数为0.025%时能使蒸煮袋熟鱼在4℃的保质期比不加防腐剂的空白对照延长10 d,且不影响熟鱼制品的口感.  相似文献   

6.
用响应面法优化链霉菌A0901产几丁质酶抑制剂的发酵条件,以提高几丁质酶抑制剂的产率。利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KNO3。采用两水平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对产几丁质酶抑制剂有重要影响的3 个因素:可溶性淀粉、ZnCl2和培养温度,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利用SA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佳发酵培养条件:可溶性淀粉3.76 g/100 mL、NaCl 0.05 g/100 mL、KNO30.1 g/100 mL、K2HPO4·3H2O 0.05 g/100 mL、MgSO4·7H2O 0.04 g/100 mL、ZnCl2 0.024 g/100 mL、FeSO4·7H2O 0.001 g/100 mL、初始pH 6、温度28.54 ℃、转速250 r/min。在最优培养条件下,发酵液对几丁质酶的抑制率达到67.58%,较原发酵培养基的几丁质酶抑制率提高36.8%。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胡椒鲜果油炸的工艺,选取油炸温度、油炸时间、料油比为影响因素,以油炸胡椒鲜果中胡椒碱和胡椒精油含量为指标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多项式回归方程的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胡椒鲜果最优油炸工艺为:油炸温度92 ℃、油炸时间3 min、料油比1∶1。此条件下胡椒鲜果油炸品质最优,胡椒碱含量预测值为4.28 g/100 g,胡椒精油含量预测值为1.73 mL/100 g,而胡椒碱含量真实值为4.23 g/100 g,胡椒精油含量真实值为1.71 mL/100 g,与预测结果相对偏差仅为1.27%和1.24%。  相似文献   

8.
为推广尼泊金乙酯、丙酯在酱油和大酱中的应用,通过对尼泊金乙酯、丙酯在酱油和大酱中使用不同剂量和按不同比例混合添加的防腐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可以得知:尼泊金乙酯和丙酯对酱油的防腐效果最佳的是尼泊金丙酯和尼泊金乙酯以2:1的比例混合使用,最大添加量为250 mg/mL;对大酱的防腐效果单一使用和混合使用效果基本相同,最大添加量为250 mg/kg.  相似文献   

9.
鱿鱼加工副产物内源蛋白酶自水解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鱿鱼(鸢乌贼)加工副产物包括头、内脏、皮和鳍,含有丰富的内源蛋白酶,可以将鱿鱼加工副产物中蛋白质部分水解成肽和氨基酸等成分.采用正交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系统研究并优化了鱿鱼加工副产物中蛋白质成分被内源蛋白酶水解的工艺条件,得到数学模型回归方程和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45.487℃,加水量为27.6969%,初始pH6.42.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水解液中的氨基态氮含量 (0.4137g/100mL)和回归方程的预测值(0.4286g/100mL )具有较好的拟和性,水解液中的氨基态氮含量比优化前的最大值(0.2954g/100mL)提高40%.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胰蛋白酶(PTN6.0S)酶解酪蛋白酸钠的工艺条件,制备高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利用准确度更高的RP-HPLC法测定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分别考察pH值、温度、时间、底物质量浓度、酶与底物比等因素对ACE抑制肽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响应曲面法优化酶解条件得到数学模型为:抑制率/%=-11.21347+4.32902A-1.45953B+3.42928C-0.20303D+0.050303AB+0.047422AD+0.14955BC+0.12486BD-0.054526A2-0.079754B2-0.53587C2-0.28096D2,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pH7.0、温度52.31℃、时间19.44h、底物质量浓度5.91g/100mL、酶与底物比8.37‰,此时ACE抑制率达97.11%。  相似文献   

11.
辐照结合复配保鲜剂对鲈鱼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延长大口黑鲈鱼片货架期,将新鲜鲈鱼片分别用无菌蒸馏水(对照)、大蒜素、4 kGy 60Co-γ射线辐照、大蒜素+辐照、复配保鲜剂A(含0.3 g/100 mL大蒜素、0.3 g/100 mL葡萄籽提取物、1 g/100 mL壳聚糖)+辐照和复配保鲜剂B(含0.3 g/100 mL大蒜素、0.3 g/100 mL茶多酚、1 g/100 mL壳聚糖)+辐照处理后,于4 ℃贮藏15 d,考察各处理对鲈鱼片菌落总数、汁液流失率、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感官品质及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初期,经辐照的鲈鱼TBARs值、TVB-N含量较对照组略高,辐照加速了脂质氧化;而复配保鲜剂结合辐照处理的鲈鱼能有效减缓脂质氧化,减少菌落总数,延缓汁液流失率和pH值的升高,抑制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的下降;贮藏15 d时,2 种复配保鲜剂结合辐照处理的鲈鱼片菌落总数均未达到6(lg(CFU/g)),仍符合可食用标准,而复配保鲜剂B结合辐照处理组具有最好的保鲜效果;鲈鱼经辐照处理后货架期可延长6 d,而经过复配保鲜剂结合辐照处理均可延长9 d以上,表明辐照与复配保鲜剂在鲈鱼贮藏中具有协同保鲜作用,能有效延长鲈鱼货架期。  相似文献   

12.
郗泽文  司昀灵  邹立强  刘伟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5):259-264,270
为研究天然复合保鲜涂膜液对卤鸭脖品质的影响,首先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海藻酸钠、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纳他霉素对卤鸭脖品质的影响,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比较3种不同比例天然保鲜剂对卤鸭脖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优组合的保鲜涂膜液。结果表明:3种天然保鲜剂的保鲜效果均优于空白组,其中Nisin显示出较强的抑菌效果,海藻酸钠形成的薄膜具备较好的抗氧化效果。当3种天然保鲜剂浓度配比为海藻酸钠1.0 g/100 mL、Nisin 0.9 g/100 mL、纳他霉素0.18 g/100 mL时,涂膜液对卤鸭脖品质的保鲜作用最佳,涂膜后4 ℃冷藏第15 d菌落总数、TVB-N、pH、TBARS和色差值分别为(5.37±0.08)lg CFU/g、(20.86±0.79) mg/100 g、(5.85±0.06)、(2.68±0.08) mg/kg、(1.51±0.0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能够有效延长卤鸭脖冷藏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stringent "Rojo Brillante" persimmon fruits were stored in air or in 2 different controlled atmospheres: 10% CO2+ 90% N2 (CA1) or 97 % N2+ air (CA2) for up 50 d at 15 °C. After different periods, the fruit were treated with 95% CO2 for 24 h at 20 °C in order to remove astringency, and then transferred to 20 °C in air free of CO2 for 5 d to simulate shelf life. Other fruits were directly transferred to shelf life without being submitted to deastringency treatment. Storage under CA2 allowed storability of persimmon "Rojo Brillante" during 30 d at 15 °C, maintaining commercial firmness. Moreover, CA2 had an effect on removing astringency when fruits were stored for 30 d at 15 °C, or after 20 d following to shelf life. As consequence, deastringency treatment could be avoided when the fruits were previously stored under this controlled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14.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采后立即用浓度为1 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在(-0.5±0.3) ℃下贮藏10个月后出库,用不同的生物保鲜剂(800 mg/L的纳他霉素、1000 mg/L的ξ-聚赖氨酸)进行喷雾处理,研究1-MCP结合不同的生物保鲜剂对冷藏10个月后常温货架期间果实品质、生理指标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MCP处理相比,1-MCP结合不同的生物保鲜剂有效延缓了货架10、15 d时果实硬度的下降,减缓了果实营养成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在保持较低的多酚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的同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维持较高水平。对比不同生物保鲜剂处理,货架15d时,1-MCP结合ξ-聚赖氨酸处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过氧化氢酶显著高于1-MCP结合纳他霉素(p<0.05),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多酚氧化酶、脂氧合酶活性均低于1-MCP结合纳他霉素。因此,1-MCP结合生物保鲜剂优于1-MCP单独处理,其中1-MCP结合ξ-聚赖氨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张晓丽  马海霞  杨贤庆 《食品科学》2017,38(11):256-261
以感官特性、菌落总数、汁液流失率、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及硫代巴比妥酸(2-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为评价指标,研究竹叶抗氧化物结合不同包装方式对鲜罗非鱼片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抗氧化物对鲜罗非鱼片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氧化作用,0.1 g/100 m L竹叶抗氧化物处理的罗非鱼片比对照组货架期延长了4~6 d;竹叶抗氧化物结合真空包装或气调包装均能够明显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降低TVB-N值和TBA值,减缓感官品质的下降速率,延长货架期;冰藏条件下各组鲜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冷藏条件,冰藏条件下0.1 g/100 m L竹叶抗氧化物结合真空包装或气调包装处理的罗非鱼片保鲜效果提高明显,货架期增加至18 d。研究表明,竹叶抗氧化物结合真空包装或气调包装在鲜罗非鱼片保鲜方面具有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天然保鲜剂对冷鲜肉的保鲜效果,应用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法对不同天然保鲜剂处理过的冷鲜肉进行综合感官评价,并通过测定冷鲜肉的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pH值和菌落总数变化情况,验证冷鲜肉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天然保鲜剂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Nisin)、壳聚糖、纳他霉素及海藻糖均能有效延长冷鲜肉的保质期,其中海藻糖效果最好,能使冷鲜肉保质期达到8 d左右,其次为茶多酚、Nisin及纳他霉素,冷鲜肉保质期能达7 d左右,壳聚糖效果稍差,冷鲜肉保质期约6 d;通过分析腐败指标和感官得分的相关性发现,TVB-N含量和菌落总数与感官得分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9,说明该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ε-聚赖氨酸复配防腐剂在酱腌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酱腌菜保质期,研究ε-聚赖氨酸(ε-ploy-L-lysine,ε-PL)与其他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复配对酱腌菜的防腐效果。结果表明,生物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Nisin)、纳他霉素和抗氧化剂茶多酚对酱腌菜中的腐败微生物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同时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通过响应面法复配防腐剂各成分配比为:ε-PL?0.06?μg/mL、Nisin?0.06?μg/mL、纳他霉素0.035?μg/mL和茶多酚0.40?μg/mL。经验证在酱腌菜拌料时添加复配防腐剂比在干制萝卜复水时添加防腐剂效果更好,可以延长其保质期至21?d,品质较好,总菌落数、大肠菌群数、总酸及氨基酸态氮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为ε-PL在酱腌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恭城月柿为试材,研究1-MCP结合高浓度CO2处理柿果常温货架期间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处理有效抑制果实乙烯生成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升高,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但减缓了果实可溶性单宁含量的下降速度。高浓度CO2处理脱涩效果较佳,但促进柿果乙烯生成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增加,加速果实硬度的下降,缩短货架期。1-MCP结合高浓度CO2处理无法抑制果实乙烯生成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升高,但脱涩效果较好且对果实硬度的下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甜脆月柿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纳他霉素在气调保鲜草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0、20mg/L和30mg/L的纳他霉素对草莓果实进行处理后,按30%O2+6%CO2密封包装,在(2±1)℃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处理可有效控制果实表面霉菌数量,减慢叶柄叶绿素含量下降的速率,抑制果实有机酸与糖分的下降,较好地维持果实的营养,延长贮藏期,改善其品质。20mg/L和30mg/L的纳他霉素处理草莓后贮藏21d,腐烂率仅3.3%,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探究不同护色液(0.1 g/100 mL柠檬酸、0.2 g/100 mL柠檬酸、0.2 g/100 mL碳酸氢钠、1.0 g/100 mL氯化钠溶液,浸泡45 min)对烫漂(蒸汽和热水,处理2 min)处理后黄花菜成品褐变抑制及干燥特性的影响,对其干制品外观色泽、营养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比较不同预处理对其结构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获取具有较高商品价值的黄花菜干燥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抑制褐变效果方面:蒸汽烫漂>热水烫漂;0.2 g/100 mL柠檬酸溶液>0.1 g/100 mL柠檬酸溶液>1.0 g/100 mL氯化钠溶液>0.2 g/100 mL碳酸氢钠溶液。干燥处理效果方面:采用0.2 g/100 mL柠檬酸溶液进行护色处理的黄花菜干燥速率最快且复水效果较好;综合考量,以蒸汽烫漂(2 min)+0.2 g/100 mL柠檬酸溶液浸泡(45 min)条件进行预处理后,黄花菜干制品的外观色泽、黄酮与多酚含量及微观结构等品质较佳。经主成分分析可知,多酚含量、5-羟甲基糠醛含量与色差、褐变度高度相关,咀嚼性与硬度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