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织金砂锅在清朝初年就已盛行,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织金砂锅沉淀累积了深厚的工艺美学。通过对织金砂锅的制作过程、实用、健康三个方面的美学探索,展现出织金砂陶的工艺美学特征,从而让我们认识和了解织金砂陶,为织金砂陶的发展和传承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织金县有一种传承了上百年的砂器制作工艺——织金砂陶,这是一种起源于宋代的工艺,最负盛名的时候是在清代末期。如今织金砂器由于创新性不足以及销售模式滞后等情况,织金砂器与消费市场逐渐脱节,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织金砂器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本文立足于织金砂器的工艺特点结合其发展现状分析,对其创新研发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及办法,为织金砂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3.
《陶瓷》2020,(8)
砂陶是贵州民间陶瓷很重要的一个品种,制作原料为煤砂和粘土,其烧成采用平地扣烧和渗碳,承袭并保留了原始制陶工艺,为研究原始制陶提供了现实参考。笔者根据当下贵州织金砂陶生产中使用的泥料、成形方式、釉料、烧成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对其造型、制作、烧成等进行分析,并与原始陶器工艺进行比较,发现织金砂陶的泥料、成形方法与新石器时期的制陶工艺有直接关联,其平地扣烧的烧成方式为研究陶器烧制由无窑到有窑的过渡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作为融通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在促进普职融通,实施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紫玉金砂”陶文化职业体验中心实例,分析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与非遗传承的内涵契合,探索职业体验中心在紫砂非遗传承中的作用,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提供经验,共同推进中小学职业体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织金区块分层压裂工艺,结合织金区块煤层气排采情况,找出了早期勘探开发过程中压裂工艺的不足,针对储层改造针对性不足、施工周期过长等问题,优化了不动管柱分层压裂工艺,明确了不动管柱分层压裂工艺的可靠性,指出了适用于织金多薄煤层煤层气开发的分层压裂工艺,指导织金区块煤层气后续开发,为非常规浅层气分层压裂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何卫枫 《陶瓷》2022,(2):102-104
紫砂壶方器端庄大方、儒雅俊秀,与圆器共同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两种不同气质."金砂四方"壶以方为本,融合了圆之美,造型个性鲜明,其中精美的泥绘装饰更令人过目不忘,提升了作品的工艺价值与审美效果,赋予作品文化雅趣,在独特的艺术氛围中更彰显紫砂壶工艺的精妙绝伦与中国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正宜兴紫砂陶器有多种装饰工艺,如陶刻、镶嵌、包锡、泥绘、贴花、彩釉、浮雕、镂雕、抛光等,其中陶刻最具代表性。陶刻作为最主要的装饰工艺之一,用钢刀在坯体上雕刻书画,有时添加色泥,融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陶刻与造型往往彼此紧密结合,加之不褪色的优势,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现以清末民初邵云如刻绘"荷塘月色壶"(见图1)为例,谈谈陶刻作品的工艺特点及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六方壶是紫砂壶中十分经典与耐看的一种造型,通常容方器与圆器特征为一体,圆润饱满不乏棱角,有着多样化的欣赏角度。本文将以一件"六方金砂壶"为例来具体谈谈其造型特点与六方壶的制作工艺,并简要说明其所结合的陶刻纹样的特点,具体感悟六方壶的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9.
贵州陶瓷作为贵州文化和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贵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遍及各个市、州,类别涵盖了平塘牙舟陶、织金沙陶、赤水红陶、贞丰黑陶、余庆绿陶与黑陶、雷山灰陶、威宁白碗陶等,可谓百花齐放。尤其是平塘县的牙舟陶,作为我国十大名陶之一,自明朝洪武16年传入贵州,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造型自然古朴,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早在上世纪80年代,范新林、尹光中、刘雍等贵州陶艺家率先在北京举办具有原生态文化品格的陶艺展就引起了国内外的瞩目。  相似文献   

10.
艺在紫陶     
正建水紫陶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以其独特的制陶工艺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和重庆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水紫陶工艺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逐步形成了融绘画、书法、雕刻等各种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正>宜兴7500年陶瓷历史中,均陶的品类涵盖了缸、盆、瓶、罐、钵、盂、壶、陶台、砂锅、建筑陶、园林陶,乃至涵盖了被现代人遗忘的酱壶、油壶、夜壶等。由此看来,均陶是陶都宜兴十分重要的陶瓷品种。从画面看,均陶有工笔和写意两种风格,工笔是学习均陶大拇指堆贴花技艺的奠基石。1堆贴花指法分类从最早的印模到初始指法,再升级到拇指艺术,其间有着很长的时间跨度。从存世作品看,明代已经出现均陶写意画面。不过,在解放初期  相似文献   

12.
<正>广西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名陶之一,据考证,在广西近百年来,其传统工艺能够保持和继承并得到发展的只有壮锦及坭兴陶。为此,钦州坭兴陶被认定为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二件宝之一。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钦州坭兴陶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在材质与制作工艺上产生了耐人寻味的文化魅力,展示出一种承接千古、绵延未来的美。钦州坭兴陶的制作工艺特色,主要体现在原料选配、成型、雕刻装饰、烧制等环节上。  相似文献   

13.
紫砂壶其独特的紫砂材质,繁杂多变的装饰技法,传统的成型工艺,奇异丰富的外观器物造型,有口皆碑的实用功能,成为天下名陶。紫砂壶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各时期紫砂艺人的不懈努力,涌现了许多经典别致的壶样,这些设计都蕴含着很多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4.
《江苏陶瓷》2022,(5):1-2
<正>6000多年来宜兴窑火生生不息,陶业代代相传,陶艺创作异彩纷呈,紫玉金砂享誉中外,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大师灿若星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富强便是其中的一位,陈富强是个淡定从容的人,在高手如林的宜兴陶艺界,他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紫玉金砂"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美学积淀,体现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特征。"静心"是一件壶如其名的紫砂壶作品,大气古典的造型与精致细腻的装饰相搭配,紫砂壶工艺的特点与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文化意境由此彰显,在艺术气息外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经典性。  相似文献   

16.
陶瓷釉上彩源于宋金时期,初期的工艺落后影响其发展,加上釉兰彩未发明、发展的趋势一直缓慢,到清代以后,西方文化艺术和较先进的轻工业不断弓】入到陶瓷釉上彩的制作之中,使中国陶瓷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时期,受西方工艺和绘画技法的影响,使清代陶瓷釉上彩风格与传统陶瓷釉上彩产生了显著差异,清代陶瓷釉上彩风格转型对现当代陶瓷釉上彩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演变轨迹颇值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丁萍 《陶瓷工程》2012,(4):61-61
紫砂壶其独特的紫砂材质,繁杂多变的装饰技法,传统的成型工艺,奇异丰富的外观器物造型,有口皆碑的实用功能,成为天下名陶。紫砂壶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各时期紫砂艺人的不懈努力,涌现了许多经典别致的壶样,这些设计都蕴含着很多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8.
自古至今,宜兴紫砂壶一直以特殊的材质、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人文美学价值而深受世人喜爱.紫砂壶的发展经历了从饮茶器皿到艺术品的转变过程,它的功能性也从贮茶实用拓展为集艺术欣赏、人文情怀、收藏升值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宜兴紫砂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一抔砂土一把壶成了文化载体.“福寿提梁壶”(见图1)便是这样一件作品,该壶从中国千年福寿文化中获取灵感素材,并围绕此展开艺术呈现和提升,方中寓圆的造型、气势如虹的提梁、璀璨夺目的金砂铺饰以及直达主题的“福、寿”二字陶刻,巧妙呈现整把壶的主旨内涵,意境统一、风格一致.现以此壶为例,谈一谈其所包含的审美和人文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耐热砂锅的试制过程 ,分析了影响耐热砂锅热稳定性的诸多因素 ,以利于在实际生产中合理利用各种原料 ,合理采用各种工艺制度 ,达到提高耐热砂锅质量 ,改善其热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录锋  张杰  刘志红 《应用化工》2009,38(12):1785-1787,1790
根据湿法制磷酸工艺,采用工业硫酸分解织金含稀土磷矿,研究了反应温度、磷矿粒度和硫酸浓度对贵州织金含稀土磷矿分解率的影响。反应温度为338~348 K,磷矿粒度为0.110~0.075 mm和硫酸的浓度为22.0%~25.0%的条件下,用粒径不变的缩芯模型来描述工业硫酸分解织金含稀土磷矿化学反应过程。推导出了该过程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的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明模型可靠。为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