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采用铬鞣胶原纤维粉和聚氨酯(PU),通过湿法凝固的方法制备了胶原纤维/PU复合膜,测定了胶原纤维/PU复合膜的透水汽性、透气性和力学性能。利用SEM研究了胶原纤维/PU复合膜的微孔形态。利用DSC和TGA研究了胶原纤维/PU复合膜在程序控制温度下的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胶原纤维/PU复合膜具有分布比较均匀并相互贯通的指形微孔,这种微孔结构能够提高膜的透水汽性和透气性,同时也会降低膜的物理机械性能。DSC和TGA分析胶原纤维和PU湿法凝固复合属于物理性复合。 相似文献
3.
4.
为明确鱼皮胶原纤维尺寸及其添加量对鱼皮胶原纤维-淀粉复合膜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醋酸预处理鱼皮(3、6、9、12 h)获得了不同尺寸的胶原纤维(CF3、CF6、CF9、CF12),考察了不同类型胶原纤维及其添加量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添加鱼皮胶原纤维后,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水蒸气透过系数均增加,溶解性降低;当CF3和CF6添加量分别为7.5%和10%时能增强复合膜的抗拉强度,而且以10% CF6制备的复合膜抗拉强度性能最好,添加CF9和CF12时,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呈降低现象。对添加10% CF6制备的复合膜和纯淀粉膜进行表征,发现胶原纤维与淀粉相容性良好,在成膜过程中,胶原纤维交错在淀粉膜中,两者之间形成了氢键,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HiroshiOkamura TakeoTokura 《皮革科学与工程》1993,3(1):1-7
本文将讨论高吸水性布(以下称为样布)的制备方法。该布是用改性胶原短纤维和聚氨酯单性体的混合物料浸渍织物而制得的。 相似文献
6.
以水性聚氨酯为分散体系,硼氢化钠为还原剂,硝酸银为前驱体,利用化学原位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液,所制备的纳米银粒子粒径在10 nm左右。将制得的纳米银溶液与聚氨酯溶液混合后,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三种不同载银量的载银纳米纤维膜。结果显示,将300μL的4 000 mg/kg纳米银溶液加入到由150 mL丙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积比1∶1)混合溶剂溶解的质量分数为25%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溶液中,通过静电纺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99.99%,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7.
8.
9.
10.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合成了纳米PUA,通过不同方法对纳米SiO2粉体表面进行改性,制备出SD型、SS5型和SM型纳米SiO2分散液,将得到的PUA乳液和纳米SiO2分散液共混,得到一系列丙烯酸酯-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SPUA)。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SPUA膜断裂伸长率、抗张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先上升后下降,吸水率和失重率先降后上升,硬度增加;SS5型SPUA膜断裂伸长率和尺寸稳定性最好,SM型SPUA膜抗张强度、硬度最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400)、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以亚硫酸氢盐为封闭剂,合成了封端型水性聚氨酯(B-WPU)。通过红外光谱(FTIR)、纳米粒度仪及碘量分析分别对其结构、乳液粒径、封闭率进行了表征。用明胶做皮胶原模拟物,发现碱性条件下封端乳液与明胶反应后,明胶的黏度、总有机碳(TOC)均明显增加,而改性明胶膜的接触角变大,亲水性降低,表明B-WPU与明胶间发生了交联作用。将其作为一种预鞣剂直接用于脱灰软化皮的鞣制,收缩温度可提高至78℃;10%的封端乳液预鞣后再配合4%的铬粉鞣制,成革的收缩温度可达110℃。电感耦合(ICP-AES)测定表明,废液中的铬含量显著降低,铬的吸收率明显提高;与传统的铬鞣法相比,可省去浸酸操作时盐的加入,并有效降低30%~40%的铬粉使用量。 相似文献
14.
15.
将丙二酸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催化下反应得到丙二酸NHS酯。以丙二酸NHS酯为交联剂对胶原膜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不同交联剂浓度对胶原膜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其变性温度、吸水率、酶解率和机械强度等,来表征交联前后膜性能的改变。结果表明:经过丙二酸NHS酯交联改性后的胶原膜热稳定性、形态稳定性增强,抵抗酶解的能力增加,机械强度有所提高。说明丙二酸NHS酯作为一种交联剂,可有效改善胶原膜的物理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壳聚糖以不同比例与胶原共混以改善胶原膜性能。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胶原膜、壳聚糖(CH)膜及各共混膜表面微观结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各膜热性能,并对各膜的膨胀率、吸湿率以及机械性能进行测定对比。结果表明:CH与胶原共混性好,CH的加入可以使胶原纤维分散膨胀,改变胶原纤维的有序交织结构,各共混比例胶原/CH膜的膨胀率都降低,吸湿性都高于胶原膜,但抗张强度都小于胶原膜,当CH在共混膜中所占比例较少时,膜的热性能得到改善。胶原与CH的最佳共混比例为3∶2,此共混膜与胶原膜相比,热变性温度基本不变(140℃),在液体中膨胀率由95·1%降至63·8%,24h吸湿率由6·6%提高至14·8%,而抗张强度只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7.
18.
水性聚氨酯是真空吸塑胶的主要成分。本文介绍真空吸塑胶的性能要求,列举了国外真空吸塑胶用水性聚氨酯的一些牌号及国产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指出了目前使用国产水性聚氨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真空吸塑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