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杰 《江苏水利》2005,(8):43-46
(二)以水为师——赋予人格魅力。水是有生命的。无论是飞流直下的激越,还是奔流到海的执着;无论是惊涛裂岸的横流,还是潺潺细涓的蜿蜒,它动的特性、灵的本质,使人们从水的慷慨哺育和无声的滋养中把它与生命的活力和心灵的感应联系在一起,给人以人格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以水为师"--萌生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杰 《江苏水利》2005,(7):46-48
一个民族的哲学是其文化系统的主导和核心.代表了该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无论是世界文明的发展史.还是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都表明,任何一种文化都只有在哲学的高度上过滤和升华.才能奠定它的理论基石。中国的文化是从水文化开始的。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而中国水文化最初的启蒙.又是以“哲学之水”开始的,这正是中国水文化形成和发展、水哲学启蒙与思辩的独特而久远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以水为师"--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杰 《中国水利》2006,(5):49-51
一个民族的哲学是其文化系统的主导和核心.代表了这个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无论是世界文明的发展史.还是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都表明.任何一种文化都只有在哲学的高度上过滤和升华.才能奠定它的理论基石。中国的文化是从水文化开始的。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而中国水文化最初的启蒙.又是以“哲学之水”开始的.这正是中国水文化形成和发展、水哲学启蒙与恩辩的独特而久远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潘杰 《江苏水利》2006,(6):46-48
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的治水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水为魂的水利精神,这种精神力量的传承、发扬、光大,不断演绎着水文化的人文之魂。一、“大禹精神”的产生,树起中华民族治水精神的人文大旗中华民族的治水精神,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传承的,且这种内涵和传承是植根于“以水为魂”的水文化理念之中。水利精神可以上溯至大禹治水时期。约公元前的2200年前后,黄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大洪水,于是就有了大禹治水的生动传说,就有了传承至今的“大禹精神”,从实践层面留下了丰富的治水文化。在中国原始社会晚期治理洪…  相似文献   

5.
金戈 《海河水利》2003,(2):57-60
无论是“五行”说的出现还是“中庸”思想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华夏民族治水实践和观念的反映。纵观我国古代哲学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水及人类治水活动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呈现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同时,水与中国哲学的许多特点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6.
金戈 《海河水利》2003,(1):56-59
水,作为大自然中最普遍的物象和生命之源,孕育和滋养了中国古代哲学。“水,万物之本原”,在自然宇宙生成论中,水曾经被作为世界万物的“质料因”。“上善若水”,在老庄哲学中,水被看作是“几与道”。“智者乐水”,在儒家哲学中,水又被看作是事物变化和人类品德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李宗新 《海河水利》2002,(3):53-56,60
水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从层次上分,有景观水文化,和赤水文化和心理水文化;从时空上分,有时代水文化和区域水文化。水文化作为一门科学,是通过研究水与人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在联系,科学地认识水在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水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为:加强水行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水文化事业,营造良好的水文化环境和开展水文化研究,以提高水行业职工素质和水工程文化品位,推进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丰富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山西水利》2009,25(6):63-63
先秦哲学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对事物发展本源的哲理探索,从而形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繁荣时期。先秦诸子办学授徒,自成流派,各以自己的睿智表达探索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奥秘,蔚为大观,各有千秋,犹如百川溪流终归大海,而凝聚成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术领域的宽广宏阔,一枝独秀于世界文化之林,其中蕴含着最早的人文理念和对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宗教、习俗、禁忌和乡规民约等方面介绍了云南省纳西族、傣族和哈尼族等特有少数民族的水文化,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共生共存的自然观是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的基础,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对当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潘杰 《江苏水利》2006,(12):41-45
水是生命之源。水能养育生灵。水能滋润生命;同样,水又是文化之源,水能养育文化,水能滋润文化。  相似文献   

11.
“未来之水”———今年的“世界水日”给出这样的定义。“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今年的“中国水周”提出这样的口号。内在的精神是一致的,只是,中国的口号更具体一些,把目标和途径一语概括。在3月22日之前,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生态作家徐刚先生。其实,给徐刚先生冠以“生态”的名分,是有些狭隘了,因为他不只是创作有关生态题材的作品。但他又确乎在近年写了一大批围绕生态环境的书,水的问题、树的问题、矿的问题、风沙问题、野生动物问题……仅在资讯链接水是什么?教科书上说:水,无色、透明、无溴。从化学…  相似文献   

12.
制度文化水危机 --兼论水的治道变革(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软规则缺陷与水危机 上面,我们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讨论了硬规则缺陷与水危机的因果关系,下面,我们讨论与治水有关的软规则缺陷和水危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对水利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利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呼唤着新的水理论、新的水文化。这些新的理论和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治水兴水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牢固树立民生水利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要求迫切的水利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利事业焕发勃勃生机。治水新思路的提出和实践,既是我国水利建设实践的创新,也是中国水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在全社会致力于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水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伴随着海伦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水文化建设已引起海伦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海伦水文化建设,丰富海伦水文化载体,创造海伦先进水文化,既是推动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潘杰 《江苏水利》2006,(3):46-48
水文化的人文理念是水与人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相互关系的人文文化。水给了人生命和思想。人借水创造了文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6.
潘杰 《江苏水利》2007,(2):45-48
四、加强水文化学研究的意义水文化学的研究,是试图在人、水彼此关系中,从文化的视角把握水事活动运动和发展规律。水文化学的研究正是以探索这个规律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人们应如何直面人生、认识水性、研究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途径。研究水文化学,就是要以水  相似文献   

17.
李慧 《江苏水利》2012,(1):47-48
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极为灿烂多姿的一部分。水文化本身既具有内在的探索性,又具有外在的扩展性,既具有多元多样性,又具有整体效应性,既是审美的,又具有实用价值。在走向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今天,水文化既为人类提供精神的滋养、承载情怀的寄托,更是民族人心安放的家园,民族能量发挥的源泉。我们有责任、有条件去追寻守护,去校正平衡,去开拓前行。  相似文献   

18.
潘正春 《治淮》2009,(5):47-48
水文化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拓展出的边缘学术领域,属新兴课题。它的兴起同社会文化繁荣、水利事业蓬勃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水文化研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当今中国水文化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水利事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大发展,影响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邮票与水文化》,王冠华、耿庆斋、张伟兵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该书出版获得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著作专项资助。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1世纪以来,随着水利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日益凸显,以及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加强,社会上出现了水文化建设活动的热潮。有感于此,几位任职于水利部门并热爱集邮的科技人员策划并组织编写了《新中国邮票与水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杜红志 《治淮》2010,(3):47-48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凝练质朴,简短的六个字,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