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伺服机构类产品是公司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多个重点型号配套。随着订单数量的倍增,急需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本文从智能柔性装配单元设计与工程应用、数据智能优化分析与应用2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管片式散热器芯子自动装配中的自动分片原理和方法。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和位置控制脉冲单元的主从控制,研制了散热器芯子自动装配机。样机运行表明:基本解决了国内芯子装配自动化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适应性装配特征的自动装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配设计是现代CAD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中对零部件自动装配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笔者在研究参数化设计和装配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适应性装配特征的零部件自动装配方法,根据适应性装配特征来确定零部件间装配关系和装配对象的主参数,以便适应调整装配对象姿态、完成自动装配、提高装配设计的速度和效率。根据以上研究开发的基于CATIA平台的导管焊接夹具自动装配模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6.
柔性装配系统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柔性装配系统设计中的装配顺序规划和机器人装配站规划进行了研究。装配体所有的分解方式可通过计算装配体零件接触关系的割集来实现,然后利用分离可行性和可行分离路径二条判来判断哪 些拆卸方式是可行的,重复上述分解过程,直到单个零件。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决手工数字组装所面临的困难,应用Layout技术实现了门座起重机的自动装配。并通过骨架模型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门座起重机的装配效率,有利于开发过程中变形设计技术和并行化作业方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面向虚拟装配的装配信息自动提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商品化CAD系统与虚拟装配系统之间装配信息的转换问题,根据CAD系统中装配信息的表达形式,提出了一种获取装配信息的算法,实现了Pro/E中装配信息的自动提取,并依据Pro/E中装配信息的数据结构和虚拟装配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虚拟装配系统的装配数据结构,较好解决了Pro/E与虚拟装配系统之间的装配信息集成问题,提高了虚拟装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商品化CAD系统与虚拟装配系统之间装配信息的转换问题,根据CAD系统中装配信息的表达形式,提出了一种获取装配信息的算法,实现了Pro/E中装配信息的自动提取,并依据Pro/E中装配信息的数据结构和虚拟装配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虚拟装配系统的装配数据结构,较好解决了Pro/E与虚拟装配系统之间的装配信息集成问题,提高了虚拟装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首先给出了拓扑基本单元及复杂拓扑的概念,依据基于功能离散拓扑模型提出了更完善的拓扑映射图;其次给出了用拓扑单元构建复杂拓扑的5种形式;最后用VB软件开发出了简单及复杂拓扑的图形操作平台,实现了简单拓扑及复杂拓扑的图形绘制、图形信息提取、复杂拓扑图形拆分及计算机自动装配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自动装配就是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将零件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产品的过程。机器人能够灵活地完成各种动作,尤其对装配过程中的精准重复性、协同动作有突出优势。传统的电子产品装配都是通过人工流水作业的方式来完成,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工作效率低下,因此研究工业机器人装配工艺显得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现以机器人自动装配剃须刀为例,对装配系统中的装配方法和技术给出了详细分析,并对多机器人协同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设计了一款平行关节机器人,本文论述了应用OPENMV摄像头进行目标点坐标的给出,论述了机器人的关节电机的定位控制算法与程序源码。本机器人可运用在电子、家用电器、精密机械领域零件的自动搬运与装配。 相似文献
18.
利用SolidWorks及其提供的API函数,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环境实现自动装配过程中面的遍历技术、选择命名技术以及添加配合技术,这些技术可完成机械产品CAD的自动装配。以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为例具体说明自动装配过程的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9.
面向自动装配的装配特征定义与表达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鉴于当前装配特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1985年~2003年间典型的装配特征定义;结合自动装配的实际需要,给出了装配特征的定义及相应的属性结构,并在UGII开发环境下予以了实现。 相似文献
20.
组合机床设计量大,工作复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提高组合机床设计水平,是提高企业创造能力,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通过Pro/E参数化技术,构建组合机床零部件三维参数化模型,综合Top-Down技术与VS NET技术进行组合机床设计系统开发,在组合机床设计系统中实现自动装配技术开发。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无冲突,稳定性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