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计算机-多单片机系统的多级分层结构,采用异步串行多机通信和主从呼叫响应的通信模式,对表决通信软件的系统功能进行规划.选择和约定了通信模式、通信协议.对下位机通信软件、上位机通信软件和上下位机间的通信过程进行了设计.引入了多机通信的差错控制.系统构建的多机网络模型和上下位机软件模块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微型机与应用》2015,(15):67-70
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PC机与单片机多点通信系统。系统包括PC机、STC89S52单片机、CAN接口控制器、串行收发器等。介绍了USB转CAN通信接口的通信节点设计方案,给出了各通信节点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最后进行了系统通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键盘接口在单片机系统与PC机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全新的利用键盘接口实现单片机系统和PC机通信的方案,介绍了键盘与PC机通信的原理,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系统。该方案为外部单片机系统与PC机通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不同通信网络和通信协议间的互操作问题,提出了采用通信处理机的解决方案。基于ARM平台采用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设计了一种具有多种通信接口、能实现异种网络互联的通信管理机,阐述了通信管理机的功能和设计原则,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实现。现场实际运行证明,设计的通信管理机功能上具备实时、可靠、可扩展、丰富网络支持等属性,运行稳定,是通信管理机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矿井注浆监测系统采用PPI协议实现上、下位机通信导致用户自主开发困难、监测系统开发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自由口模式实现PLC与上位机通信的方案,并以注浆监测系统中的注浆参数采集子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子系统中自由口模式下的上、下位机通信原理及通信软件的设计方案。实际应用表明,采用PLC自由口模式实现注浆监测系统上、下位机的通信,其通信速度快,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高,为矿井中小规模控制系统的数据监控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该文详细论述了基LPC2103的RS485总线通信机的软、硬件设计。在上位机与各从站节点间增加通信机,承担上位机的轮询工作,可以改进主从式结构的RS485总线,使上住机从繁忙的通信工作中解放出来,并能够提高系统独立性,加快系统从故障中恢复的速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本通信机已成功应用于某监舍门禁控制系统,系统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基于RS485总线的PC与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PC机和多单片机组成的主从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以PC机作为上位机,多台80C51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以及下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硬件方面,介绍了系统中各电路的原理,设计了实现该电路的原理图;软件方面,分析了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并完成了多机通信的设计。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良好的实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RS485总线经常被用做主从系统各节点间的通信方式,系统中主从机的通信状态是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从机故障检测方法。首先根据需求设计了一套稳定的网络通信协议和接口函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RS485网络通信协议的轮询方法,可实现一个主机可靠、稳定地轮询访问多个从机。主机能够检测各个从机的通信状况,并及时将从机通信故障信息上报到上位机。文章提出的在轮询基础上进行故障检测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变电所微机监控系统的上、下位机实时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利用计算机中断控制器来实现。并介绍了硬件结构和通信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10.
应用Labview串口通信功能,构建了基于工控机、PLC为硬件平台的上下位机远程监控系统。系统通过在串口加装RS232/485转换芯片实现远距离监控,同时上下位机间采用欧姆龙系列PLC的上位机链接通信。详细讨论了上下位机间的通信过程以及在Labview中的实现方法和具体编程细节。表明应用Labview串行通信功能开发监控系统不仅可以较好地实现监控功能,而且可以充分发挥Labview这一图形化语言的优点,得到界面元素丰富、交互性良好的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存在着稳定性差、效率低下的弊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对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硬件设计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数据挖掘单元、无线通信单元与控制器单元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数据挖掘终端节点软件、无线通信协调器节点软件与控制器软件设计。通过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的运行。通过仿真对比实验得到,与现有的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相比,设计的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与监控效率,充分说明设计的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具备更好的监控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传感数据信息采集、存储和传输等需求,设计了基于ZYNQ的千兆以太网数据记录器。以ZYNQ为主控芯片,通过以太网接口实时接收数据包,编码后写入缓存单元,逻辑端提取缓存数据写入eMMC存储单元,并可读取eMMC内存储数据经以太网接口传回电脑,用于数据验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记录器实现了千兆网TCP通信,读、写平均速率达到500 Mbit/s,以太网包解析后数据以60 MB/s平均速度写入存储单元,瞬时写入最大速度可达100 MB/s。系统将主控与存储单元分离,便于对存储单元进行过载保护,用于实验后回收数据,为高过载情况下飞行器数据记录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卫星光通信跟踪控制系统存在光通信信号数据分割误差大,跟踪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中间节点预测的卫星光通信精确跟踪控制系统设计;采用DPS嵌入式技术构建基于中间节点预测数据处理的硬件平台,利用MCU作为中间节点预测数据的指挥调度单元;将CDD光学传感器应用于光通信光谱信号特征采集单元;通过STM32F103RBT6主控对CDD光学传感器的高精度光通信光谱特征信号处理;通过73M2901CE-IGV/F跟踪信号精度调制IC完成对高精度跟踪信号的控制调节;对设计系统控制精度的多场景进行测试;数据表明,设计系统能够支持光通信信号强度大于32%小于50%的条件下,保持通信跟踪控制指标为0.92,最大化接近标准指标量1,在600个测试数据量下,所设计系统的检测耗时为1.2s,说明所设计跟踪控制的精度较高,控制耗时较短,满足光通信实际跟踪控制系统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工业大数据时变通信环境中数据样本通信时延不均的问题,设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业大数据时变通信时延控制系统。在大数据通信体系中,设置通信状态观测器与时延量化控制器,完成时变通信时延控制系统的应用单元搭建。在此基础上,构建时间序列表达式,通过处理通信数据样本的方式,确定时延参数的取值范围,完成对大数据时变通信时延水平的估计。按照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要求,注册必要区块节点,再根据链节点信任度量取值条件,确定通信数据之间的交互关系,完成对控制行为的编码,联合相关应用部件,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业大数据时变通信时延控制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作用下,数据样本通信时延时延最大值为,最小值为0.63,有效解决了通信时延不均的问题,符合构建稳定工业大数据时变通信环境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Modbus通信协议的特点以及继电保护装置中对通信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支持双通信网络、双主站的Modbus通信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简介TModbus通信协议,系统冗余和单元冗余的概念。给出了双网双主站的通信方案,说明了为支持冗余在主站和子站设计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定量分析了采用单元冗余、系统冗余混合冗余的方式为系统可靠性提高带来的影响。说明了Modbus协议传输继电保护装置信息的数据交换过程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如镜像数据区定义,TCP粘连包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纤定位单元控制系统中,为了尽量减少线缆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现有控制系统采用的是ZigBee无线控制方式.下一代在建新望远镜将提高单元密度,然而ZigBee无线通信在更高单元密度和部分特定场合受到限制,而LAMOST安装要求又导致有线通信方式无法安装,因此,发展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控制方式将增加其适用性.针对现有线路,设计了一套基于直流载波通信的光纤定位单元控制系统,包含主节点和从节点电路,采用专用的主从载波通信芯片PB620+PB331,通过现有电源线,实现双向传输数据,并控制步进电机运动,实现光纤单元定位.目前通过实验验证,实现了设计要求和目标,与原系统相比,未增加布线,且将无线通信方式改为了有线通信方式,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无人机故障诊断系统故障传感器与故障算法间的逻辑变量存在差值,当故障点存在于传感器结构内部时,无法及时感知并反馈故障数据,导致系统软件部分分析算法分析异常,故障信号诊断准确性差,为此提出基于遥测数据分析的无人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引入遥测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基于遥测数据分析的故障信号诊断硬件,创建故障数据采集单元、故障数据调理单元、故障数据通信单元,并在三大硬件单元中分别采用M1401 8路模量数据采集卡、CY7C68013A-56PVXI多模数据分析处理器、EP3C16Q240C8N通信IC,配合外围器件,构建起基于遥测数据分析的无人机故障信号诊断平台;配合硬件性能,软件部分分别对故障信号诊断策略与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实验数据表明:所设计系统对无人机软件故障信号的检测准确率为97.3%,硬件信号故障的检测准确率为98.6%,能够实现对故障信号的精准诊断,有效解决传统诊断系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用VB5.0开发串行通信程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鞠阳 《电脑学习》2000,(1):24-25
介绍了基于Wij9x平台上的VB5.0中通信控件的使用方法。着重介绍了发磅和接收二进制数据的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具体的通信程序。  相似文献   

19.
一种高精度星载点目标轨迹跟踪系统,利用拟合点目标轨迹曲线的方法将点目标位置数据简化成多项式系数的数据包,由地面测控系统发送至星上遥感器指向控制单元。指向控制单元与时间管理单元解析数据包中时间参数与系数参数,控制指向镜机构进行运动,对点目标轨迹进行自主跟踪。此方法提高了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减轻了目标跟踪时总线通信压力。经过试验验证,系统的跟踪精度远优于传统的目标跟踪方法,可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电力仪表存在信号采集精度低,数据传输方式落后的特点,开发了一款集成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力仪表。该仪表的硬件由供电电源、电量采集与计量单元、通信单元、控制与存储单元等组成。采用主控芯片STM32F030和新型数字式多功能计量芯片V9203,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与本地存储。MCU通过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无线通信模块将仪表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OneNET云平台,实现用户在远程情况下随时通过前端网页登录系统查看每块仪表电量采集信息,便于监测与管理。经实验测试证明,此款电力仪表能够高效、准确地采集到电流、电压、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并将这些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