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营市东八路人工湿地工程主要通过筛选当地耐盐物种,根据地形和湿地水深,种植挺水植物带,形成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同时采取挖排碱沟、建设布水渠、生态浮床等水质处理的强化措施,治理广利河,使其出水水质达地表Ⅴ类水标准,有效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并改良土壤盐碱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大闸河流域水环境及矿山修复治理设计的治水新思路,通过实施山体修复、水源涵养、河道整治、底泥清淤等工程措施后,在发挥防洪减灾、供水兴利、旅游交通等功能的同时,增加岸线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区域上游生态植被,减免水土流失对下游水质的污染,有效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辽河流域遭遇持续干旱,加之支流污染物不达标排放、滩地耕作农药、化肥污染,造成辽河上游水质污染严重,也危害到流域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为改善辽河上游水质,枯水期通过橡胶坝拦蓄,在辽河干流通江口至清河口间形成较稳定的生态水面,将水流引至滩地上,结合工程措施营造滩地生态蓄水湿地,在湿地中栽植净化水质效果明显的水生植物,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净化辽河水质。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人工湿地建设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四湖流域入湖河流和湖泊水体污染严重、湖滨湿地功能退化,南水北调工程要求2013年南四湖水质稳定达到III类水。为此山东省建设了新薛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示范工程,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工艺出水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改善了南四湖入湖河水水质,同时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恢复了湖滨带湿地的生态功能,2009年当地政府规划了南四湖生态建设,为南四湖生态修复和水质恢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灌河沿线分布多个城市和乡镇,为保证河道水质,针对不同河段污染特征及场地条件,沿线分别布置支流汇入口表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尾水潜流人工湿地、河道滩地溪流湿地、入河排污口生态湿地等4种不同工艺类型的人工湿地。为验证人工湿地对水质改善的效果,采用MIKE21模型对灌河进行二维水动力水质模拟,对比分析了人工湿地工程实施前后灌河控制断面水质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对沿线生活污水排放口、支流汇入口、面源污染排放区等设置人工湿地,能够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量,人工湿地在改善河流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大凌河阎白段(牤牛营子河)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对工程的总体布置、潜坝选型、抛石陡坡、湿地及相关计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工程实施后,既提高了防洪能力,又充分利用了水生植物的特性,进一步净化水质、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湿地工程的规划与河道生态景观工程相结合,进而达到保证水量、改善水质、美化环境和护岸固坡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共产主义渠治理段位于城市建成区外,河道内滩地现状均为耕地,两岸岸坡杂草丛生。保留滩地现状耕地,对现状岸坡进行生态护岸改造。工程设计内容主要有:污染底泥清理、河道疏挖整治、生态护岸工程、生态湿地工程等。通过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挖、岸坡进行生态护岸改造、修建蓄水建筑物等,抬高河道水位,建设人工湿地,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水生态环境;另外,对现状险工堤岸进行生态护岸改造,保障水安全的同时美化河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陡河水库管理处从加强水库水质的保护与净化、实施库水变化滩涂地带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库区征地范围内土地、对上游来水河道两岸及来水入库口实施绿化建设几个方面入手,搞好陡河水库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使陡河水库更好地服务于唐山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水环境正在成为河道生态治理的目标。为了确保两岸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改善两岸人居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凉水河子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采用科学的河道生态治理措施,可以提高河道的自我修复能力,起到有效遏制沙尘、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的作用。工程建成后,河道以其原生态的景观可促进北票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宣传和弘扬北票城市理念,提高当地居民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0.
大沙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在博爱县闫庄出山口由北向南横穿焦作市西部工业集聚区,至陆村大沙河南水北调中线渠倒虹进入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穿越段河道长9.80 km,现状河道淤积及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水功能区内水质达标率仅为15.40%。与焦作市西部工业集聚区发展极不适应,实施该河道生态治理刻不容缓。治理工程于2013年10月开工,2015年12月竣工,历时2a,工程总投资7 800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大沙河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以白洋淀入淀河流孝义河雄安新区段为例,通过对孝义河入淀口河道底泥进行治理、恢复入淀口河流水生动植物群落、靶向改造盲肠段水动力条件等多手段生态治理,改善河段生态现状,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项目实施后通过监测设备对河段的水质情况进行了靶向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后孝义河末端断面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均不劣于孝义河上游来水断面水质,河口湿地出水达到Ⅳ类时,孝义河尾端出水COD、氨氮、总磷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水质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水体自净,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入淀河流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志华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0):123-128
以西宁南川河综合治理为例,对河道治理中生态修复、防洪保安、水文化水景观建设等治理任务的有机结合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南川河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采取建设沉沙池消减含沙量、全线截污去除污染源、雷诺护垫进行生态护岸以及建设三级表流湿地等措施,削减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河道水质,并结合河湟文化打造滨水文化长廊,提升城市品位。南川河整治项目实施后,一改原有河道两岸杂乱无章的面貌,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河道水质也得以改善。此外,该项目对于促进河滩湿地恢复、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增强栖息地功能等方面效果显著。在满足河道生态流量的前提下,沉沙池沉沙率达到64.6%~72.3%,湿地建设能够减少氨氮含量0.13 mg/L、BOD_5含量0.60 mg/L。南川河综合整治工程遵循尊重自然、科学治理、发挥社会功能等原则,对今后生态河道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是由天然湿地发展而来的。基于人工湿地净化水质的诸多优点和成熟的人工湿地建设技术,本研究将这项新型的水质净化技术应用于寇河的水污染治理中,在寇河建立可行的湿地水域。通过种植湿地植物构建人工湿地,处理寇河的水污染问题,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解决寇河的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缓解辽河的水体净化压力,另一方面可通过人工湿地构建实习水环境生态的建设和恢复,利于河道景观的建设,并通过实际的技术实施,形成一套可在小支流推广应用的河道人工湿地构建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洙赵新河流域水系健康状况,本文基于生态水利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洙赵新河流域水系生态修复模式。在充分考虑河道的纵向蜿蜒性、横向多样性、空间异质性、生境异质性、生物多样性和水体连通性的基础上,遵循要人工诱导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景观美化相结合、河道整治与防洪除涝相结合、水质净化与截蓄回用相结合的原则,打造"四带、三区、两湖、一通"的生态修复格局;主要建设拦河建筑物建设、堤防修复、滩地整治、河道湿地和生物栖息地建设、生态护岸、城市滨水景观区建设、生态湖建设、赵王河连通工程、生态修复植被建设和水系运行管理保护措施共十大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受农村生活源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水体,开展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研究。研究区位于贵州省盘县,设计人工湿地处理来水能力为3.5万m3/d,人工湿地面积45 hm2。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可基本实现水质净化目标,使其达到景观水体标准,不仅有效保障处理水质,更可营造城市水景,可改善研究区所在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方翠 《山西水利科技》2011,(1):70-71,76
人工湿地是一个具有污水处理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汾河人工湿地采用了潜、表流混合湿地处理汾河里的污水,通过汾河流域生态的治理修复与保护,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使适宜浅水生物生存的湿地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对河道水质部分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三门峡市水系生态系统水量不足、水质污染严重、滨水缓冲带缺失等问题日益严重,造成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以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三门峡为前提,分析三门峡市城市水系生态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该市河流水量不足、水质污染严重等现象,提出通过王官提水改建工程、引南济青工程对青龙涧河进行生态补水,通过水系供水水源工程修建,提高河道换水次数,对河道实施"增容"等措施,逐渐丰富三门峡的生物多样性,增强其生态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安丘市在河道治理中,通过建设闸坝、滨水休闲文化广场、河床公园、青云湖休闲度假乐园、两岸滨水休闲带、生态湿地等工程,对汶河两岸生态、环境和景观进行修复、改善及保护,把汶河建设成为以人为本、以水为依托、以绿为主题,融合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集休闲、娱乐、生态、宣教、旅游为一体的水利生态风景区。经过一系列河道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恢复和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档次,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南淝河水体水质,利用南淝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成果,通过南淝河生态补水试验率定和验证 MIKE11 水动力水质模型合理性,分析南淝河在不同生态补水量下水质变化。MIKE11 水动力水质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南淝河在生态补水条件下水动力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情况。通过条件优化和试算得出,与入河污染物总量相比,生态补水后河道自净能力的贡献占比约 14.6%~19.0%,其中河道自净能力增量占比约 6.2%~9.4%。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补水对南淝河水体水质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以稀释作用为主,河道自净能力发挥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0.
采用以岸边湿地和河口湿地的多样生物处理外源污水、河道水生植物组合曝气净化技术处理内源性污染、改性膨润土覆盖河道底质为主的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对嘉兴秀洲典型城市重污染河道和睦桥港进行了治理,修复工程实施后水质明显好转。以湿地植物、水体中水生植物组合曝气净化技术、河道底质修复为主的生物生态组合是一种成功技术,可以为城市同类河道水质改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