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项目住宅实施装配式建筑,需满足预制率大于等于15%,装配率大于等于30%的要求。本项目预制构件采用了预制外墙板(含凸窗、平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预制内墙条板。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DBJ 15-107-2016).中9.3.5条相关要求,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根据外挂墙板(含开洞情况)及连接方式考虑其对梁刚度的影响。本项目预制非承重外墙构件基本在凸窗位置,其开洞接近满跨,并与梁全长连接,所以因预制构件影响的梁的刚度增大系数0.3,综合梁刚度增大系数为1.8  相似文献   

2.
介绍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通过对比传统建筑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特点,分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提出我国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金姗  纪波 《建筑技术》2024,(6):710-714
通过对以广州市为代表的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窗使用功能需求及现存问题的剖析,提出集成凸窗产品设计必要性及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功能、形式、尺寸三方面阐述装配式模块化集成凸窗产品的基础版及升级版产品设计思考,并应用工业化建筑“集成”的设计理念来实现立面形式的标准化与多样化统一。装配式模块化集成凸窗以产品化设计思维,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装配式设计理念,以模块化功能集成的方式作为产品设计可应用于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改造及新建建筑项目,响应城市更新的国家政策及行业要求,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发展提供设计思考,进一步推动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预制构件或部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居住建筑和商业、办公等公共建筑。本市装配式住宅鼓励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其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应不低于装配式住宅预制装配率,建筑外墙、梁柱、楼板等混凝土主要构件宜采用预制方式。  相似文献   

5.
徐志豪  李营 《门窗》2022,(7):105-107
装配式建筑是将预制部品部件通过系统集成的方法在工地装配,实现建筑主体结构构件预制,非承重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并全装修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及装配式混合结构建筑,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发展及应用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要点展开深入全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日本、美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住宅产业化中发展历程的梳理,结合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未来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传统建筑形式正逐渐被各种新建筑形式取代,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就是其中之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不但改善了传统建筑施工速度慢、效率低等缺点,并且还能有效保障建筑质量与性能,可以想见未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将在我国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该技术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拥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BIM技术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武建腾 《河南建材》2022,(11):63-65
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过程中应按照精准的技术模式完成,减少安装的风险问题,提高安装的可靠性、可行性,创造较高的效益,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推动建筑行业的进步。文章就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技术的应用原则展开论述,深入探讨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技术的应用及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研究获得风险影响因素与是否发生风险之间非线性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组合,确定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部品部件发生风险的概率组合及发生概率等级,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部品部件风险等级判定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造价;分析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造价的特点;提出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造价的控制策略,包括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构件生产及运输阶段的造价控制、现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日前,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研究与示范"验收会。项目针对我国主要采用的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技术开展了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示范,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预制构配件生产、结构安装施工、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31项,  相似文献   

12.
在研判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碳排放案例的分析,探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能源结构特征和碳排放测算存在的问题,提出物化阶段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和节碳量建议值,得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降碳贡献的影响因素,包括产业链成熟程度、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以及运维拆除阶段的减碳意识和理念。从制度保障、规划设计、构件的预制运输、现场装配、运维和拆除等方面提出装配式建筑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3.
《建筑科学》2021,37(1)
传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协作能力薄弱、操作过程较为复杂等问题,阻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BIM技术的出现,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了先进的建筑技术支持,能够借助于建立的三维数字模型,提高产业一体化建筑方式,减少设计出错率,加快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推广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大局以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人手,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做相关分析及论述,结合工程应用及科研项目情况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并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朱凯  李云鹏 《石材》2023,(1):61-63
<正>一、预制装配式建筑相关概述1定义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期间,利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开展施工工作,而预制装配式的混凝土构架主要是在工厂生产、加工完成之后输送至施工现场,其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中板的生产制造、楼板与阳台的制造以及梁的制造等。此类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需要使用专业设备进行运输,  相似文献   

16.
对于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涉及。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的研究仍较少。目前,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研究的重点在节点。除此之外,预制混凝土构件自身承载力和配筋方式对装配式建筑的力学特性影响也较大,因此,对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仍需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读者问答     
什么是PC与PCa?PC是英语Precast Concrete的缩写,是预制混凝土的意思。PCa是"PC化"的意思,日本最先用此缩写,专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最近几年,中国建筑工业化进程加快,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兴起,人们常常简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为PC建筑,或PC化建筑。  相似文献   

18.
装配式建筑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一致,具有绿色环保的突出优点,因此发展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建筑行业的突出工作重点.通过解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抗震等级选取、预制楼盖设计、预制楼梯等设计技术问题,提升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技术水准,提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建造技术是我国建筑产业数字化和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主要的装配式构件包括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和预制叠合梁等。由于预制叠合板生产过程中存在钢筋桁架高度控制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叠合楼板施工完成后的板厚超过设计值。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压筋法控制钢筋桁架高度的施工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防止钢筋桁架因混凝土而上浮,避免因叠合板钢筋桁架高度超高而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20.
当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管理体系并不完善,施工技术也不够规范,各类质量问题时常发生。文章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预制生产、施工安装等环节入手,对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