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氢化法剥离回收废旧铌/钢、钽/钛/钢层状复合材料中铌层、钽层。结果表明,氢化温度和氢化时间对复层剥离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铌/钢层状复合材料的最佳剥离条件为氢化温度800℃、氢化时间1.0 h,剥离得到的氢化铌块体中杂质元素Fe的含量为0.007 8%。钽/钛/钢层状复合材料最佳剥离条件为氢化温度600℃、氢化时间1.5 h,剥离得到的氢化钽块体中杂质元素Ti的含量为0.127%。  相似文献   

2.
运用嵌入原子方法(EAM)研究了过渡金属W、Nb、Ta与碱金属Na组成的3个二元合金的形成焓。计算结果与HumeRethory理论符合得较好,EAM模型用于过渡金属(W,Nb,Ta)与碱金属(Na)组成的合金系统的形成焓计算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个旧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为含锡的多金属矿床,其中有相当部分的锡—铅共生矿(0.3~0.5%Sn、3.5~5.0%Pb),原来的处理方式,从采矿,选矿直到冶炼,始终贯穿了一条铅与锡分离的工艺,最终产出精锡和精铅,不尽合理。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实践,摸索了一条比较适宜的选冶联合工艺。复杂锡铅共生矿经简单重选产出一种混合精矿(~10%Sn、~20%Pb),直接入鼓风炉还原熔炼,熔炼产出之低锡合金经脱砷—真空脱铅—双金属电解精炼—机械结晶等一系列工艺处理而制得精锡和焊锡产品;熔炼炉渣则经烟化挥发出多金属烟尘,通过电炉熔炼而产出二次焊锡并副产回收二次高锌烟尘供提锌用。本工艺流程充分利用还原熔炼时铅捕收炉渣中的锡、银的作用,因而既能处理锡铅共生矿和低锡物料,较合理地全面地利用原矿中的有价元素,有利于简化选矿工序,提高选冶金属总收率,并能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金属及合金产品。本文叙述了以鸡街冶炼厂为中心的选冶联合工艺、作业理论依据、设备及技术指标、工厂的现代化技术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中通过化学还原-热扩散合金化方法,制备了类方形纳米结构SnSbFe合金复合材料。SnSbFe合金颗粒分布均匀,颗粒大小为250 nm左右。与同样方法制备的纳米级Sn2Fe合金复合材料相比,SnSbFe合金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显著提高。该方法制备的合金复合材料通过减缓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抑制去合金化过程中纳米锡的团聚现象,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Sn2Fe合金复合材料首圈和第80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694、78.6 mAh/g。而SnSbFe合金复合材料首圈和第80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 138、406 mAh/g。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废杂黄铜直接重熔制备铅黄铜C3604合金,精炼时采用金属镁对合金熔体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金属镁对再生铅黄铜C3604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废杂铜重熔制备C3604合金熔体中,Mg元素与Sn、Si、Fe及Al等杂质元素结合,形成Mg2Sn相及富含Sn、Pb、Mg、Si和Al元素的多元素聚集颗粒相;Mg元素还与Pb元素结合,使Pb颗粒相数量减少,其含量不宜过高而使Pb相数量减少,Mg元素含量为0.28wt%时C3604合金形貌组织理想,且产品切削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湖南某铅锌矿属于低品位铅锌硫锡多金属共生矿,为了综合利用资源,采用铅优先浮选—锌硫混浮—锌硫分离—磁选—重选联合工艺流程回收该矿中的铅、锌、硫和锡矿物,实验室全流程试验指标:铅精矿含Pb 42. 04%、含Ag 2 721. 0 g/t,Pb回收率83. 82%,Ag回收率76. 58%;锌精矿含Zn 42. 12%、Zn回收率88. 02%;锡精矿含Sn 55. 18%,Sn回收率52. 60%。该工艺为研究同类型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含铜污泥是冶金化工行业的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的工业废弃物, 目前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单, 其中含有铜, 锌, 镍, 锡, 铅等多种有价金属, 为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 文中研究了电镀污泥碳热还原中锌、锡和铅挥发规律及动力学。通过电镀污泥碳热还原实验可知, 当碳热还原温度提高至1 523 K时, 在该温度下碳热还原60 min, Zn的挥发率可达到96.98%, Sn的挥发率可达到96.24%, Pb的挥发率可达到95.37%, 且高温有利于Zn、Sn及Pb的碳热还原挥发。电镀污泥碳热还原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Mckwan反应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电镀污泥碳热还原反应体系, Zn、Sn及Pb还原挥发活化能分别为149.50、138.01、132.26 kJ/mol, 电镀污泥碳热还原过程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8.
粗锡精炼过程中所得到的副产物焊锡(含锡约65%,铅约35%)中,除锡、铅外,还含有其他的伴生金属如铋、铟等。在处理焊锡回收锡和铅的同时,应使其他有价金属尽可能地得到利用。焊锡处理的方法,我国已成功地应用电解法进行工业生产,并正在进行真空蒸馏法的研究。焊锡电解分离铅的实质在于使焊锡中的铅形成PbCl_2阳极泥,其反应如下: [Pb]合金+SnCl_2(?)(PbCl_2)极泥+Sn(1)电解过程中沉积出来的阴极锡为针状结晶(俗称锡花),极易引起两极短路,必须经常用人工或机械方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液浇注复合的方式制备铜/钢双金属复合材料,通过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变形量对铜/钢固-液复合材料结合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Fe、Cu元素在界面过渡层连续分布,随变形量增大,铜侧及钢侧晶粒尺寸均逐渐减小,硬度逐渐增大,过渡层距离逐渐增大,Fe、Cu元素扩散程度提高;在40%变形量下,材料各侧晶粒得到显著细化,硬度最高,扩散距离可达17μm。铜/钢固-液复合双金属材料界面过渡层的形成是由液态铜浇注在固态钢表面过程中产生浸润和漫流,随后元素相互扩散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和可靠的同时测定锌铝合金中锡、铅、铁的方法。用硝酸溶样后在1%(体积分数)硝酸介质中,以Sn 189.989 nm、Pb 220.353 nm和Fe 259.940 nm作分析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锡、铅和铁的检出限分别为0.02 μg/mL、0.03 μg/mL和0.002 μg/mL,样品中锡的加标回收率为100%,铅和铁的加标回收率均为110%。方法应用于锌铝合金中锡、铅和铁测定,测定值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3.0%和6.4%。  相似文献   

11.
以锑金精矿与铅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协同熔炼过程各金属硫化物反应趋势、Me-S-O系优势区图及物相平衡分配规律。热力学分析表明,控制适宜的氧分压和硫分压可实现协同熔炼过程处在Pb(l)+Sb(l)热力学稳定区域,协同熔炼过程Sb2O5与PbS发生交互反应生成金属Pb、Sb的趋势较大,有利于实现熔炼过程Sb的回收和Au的捕集。验证试验表明,在熔炼温度1 200 ℃、CaO/SiO2=0.40、Fe/SiO2=1.05、富氧浓度90%的条件下,锑金精矿与铅精矿协同熔炼过程可顺利进行,合金中Pb、Sb收率均大于88%,渣中Pb、Sb含量均小于1%,合金中Au含量达78 g/t。  相似文献   

12.
对NdFeB/SmCo_5复合永磁体界面反应可能生成的合金相及其形成能力进行了分析,以控制NdFeB和SmCo_5两硬磁相间的界面反应,有效改善复合磁体的磁性能。利用Miedema理论和几何外推模型,计算了NdFeB/SmCo_5复合体系可能反应生成的系列合金相的形成焓,分析了2∶14∶1和1∶5两硬磁合金相的元素替代规律,得出了NdFeB与SmCo_5间的界面反应热力学规律。结果表明:2∶14∶1和1∶5合金相的形成焓随稀土元素改变而变化,且1∶5合金相的形成焓更负;SmCo_5合金相较Nd2Fe14B合金相更稳定,但是稀土含量为33.3%的SmCo_2合金相的形成焓更负,其形成能力优于SmCo_5合金相;Nd(或Pr)或Fe取代SmCo_5合金相中的Sm或Co后增大了其形成焓,降低了1∶5相的形成能力;然而,Sm或Co取代Nd_2Fe_(14)B合金相中的Nd或Fe反而使2∶14∶1相的形成焓更负,增强了其形成能力。Nd_2Fe_(14)B合金相转变成Nd_2Co_(14)B合金相的热力学驱动力要显著高于其转变成Sm_2Fe_(14)B合金相的,使得Nd_2Fe_(14)B合金相优先发生界面反应形成Nd_2(Fe,Co)_(14)B合金相,而SmCo_5合金相则倾向于形成更稳定的SmCo_2合金相。  相似文献   

13.
在微波辅助系统中对屑状的样品进行湿法消解,采用飞行时间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钢、镍基合金及锆锡合金中9种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元素。所建立的工作曲线的线性跨度达多个数量级。对一些稀有元素如Ga,Ta,Ir,Pt和,U和较常见的元素如Sn,Sb,Pb和Bi一起进行测定,检测的含量范围从0.046μg/g(锆锡合金中的U)至45μg/g(低合金钢中的Sn),并测定了镍基合金中的微量元素Sn。对于所分析的样品中μg/g级和次-μg/g级的元素,获得了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高温接触角测量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研究Ti含量对Cu-Ti合金与C/C复合材料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i含量增加,Cu-Ti合金对C/C的接触角逐渐降低。当Ti的质量分数为4.8%时,接触角降低到90°以下,Cu-Ti合金与C/C复合材料部分润湿;当Ti的质量分数为8%时接触角降为0°,Cu-Ti合金与C/C复合材料完全润湿。润湿界面形貌与Ti含量相关,当Ti含量为8%时,界面出现宽大的层状剪切裂纹;当Ti含量为12%时,界面致密无裂纹,Cu-Ti合金能较好地渗入C/C复合材料中的孔隙;当Ti含量为16%时,界面出现数量较多的细小裂纹,Cu-Ti合金熔体中的钛元素向界面扩散形成富钛层,并与C/C复合材料中的碳元素反应生成厚度为3~5μm的连续TiC层,该TiC层可改善合金对C/C复合材料的润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溶解度法和Ag浴等Sn活度法分别对Fe-C-Sn溶液进行了研究,测得1300~1500℃范围内锡与碳的相互作用系数与温度的关系:e_C~(Sn)=-194/T+0.151;1550℃时铁液中锡与碳的一阶、二阶相互作用系数:e_C~(Sn)=0.016;γ_(Sn)_C=0.0。用钼密封反应室气-液平衡法研究了1300~1400℃范围内Fe-C-Pb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测得碳与铅的一阶、二阶相互作用系数与温度的关系:e_(Pb)~C=-2236/T+1.549;γ_(Pb)~C=605/T-0.523。用石墨坩埚石英管真空密封装置,气-液平衡法对Fe-C_(sat)-Pb-Ce溶液进行了研究,测得1300℃时铈与铅的相互作用系数:e_(Pb)~(Ce)=-3.56。  相似文献   

16.
使用氢氟酸、盐酸、硝酸混合酸溶解TaNb6合金样品,选择Nb 309.418 nm、Fe 259.940 nm、Cr 267.716 nm、Ni 221.647 nm、Mn 257.610 nm、Ti 336.121 nm、Al 167.076 nm、Cu 224.700 nm、Sn 189.989 nm、Pb 261.418 nm和Zr 339.19 8 nm为分析线,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TaNb6合金中铌、铁、铬、镍、锰、钛、铝、铜、锡、铅和锆,从而建立了TaNb6合金中铌及10种杂质元素的测定方法。采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可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各待测元素校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方法中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 1~0.02 μg/mL。按照实验方法测定TaNb6样品中铌、铁、铬、镍、锰、钛、铝、铜、锡、铅、锆,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021%~0.25%,与国家标准GB/T 15076—2008(钽铌合金成分测试的规定方法)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采用普适的嵌入原子模型模拟Pb30Ag70,Pb40Ag60和Pb60Ag403种合金体系的升温过程,用于计算合金体系的微观及宏观性质,首先模拟298~1498 K时体系的生成焓,进而得到不同温度下合金体系生成自由能和过剩自由能,Pb30Ag70,Pb40Ag60和Pb60Ag403种合金的过剩自由能分别为1.26,1.66和1.90 kJ,与实验值符合较好,3种合金的过剩自由能均为正值,合金中原子间平均相互作用较小。同时计算合金的结合能及形成能等能量函数,计算得到Pb-Ag合金的结合能随温度升高不断降低,即合金中原子间平均相互作用不断降低。Pb-Ag合金的形成能为正值,表明合金为正偏差体系,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形成能的绝对值不断降低趋近于0,可以判断合金与理想熔体间的偏离程度不断降低,合金体系趋近于理想熔体,合金中Pb含量越大,合金与理想熔体的偏离程度越小,通过对形成能的计算可以定量的判断合金与理想熔体的偏离程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以(CrO3+Al)为燃烧体系,通过添加并调整(TiO2+Al+C)子体系与Ni金属添加剂之间的成分比例,合成出具有钢基体、中间过渡合金层与内衬陶瓷三层结构的复合管。研究金属添加剂Ni对燃烧行为、碳化物颗粒原位合成与分布、陶瓷/金属微连接及复合管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Ni添加量增多与(TiO2+Al+C)含量降低,反应体系的绝热燃烧温度与燃烧速率上升。Ni的添加与熔化促进反应中亚化学计量比的富Ti碳化物形成,同时也因液相传质促进该碳化物溶解于金属熔体中,并经结晶形成呈梯度分布于中间过渡合金层上的富Ti碳化物。经对复合管力学性能测试与SEM观察,发现添加适量的N粉,可以控制中间过渡合金层中碳化物的体积分数与分布,有利于内衬陶瓷层、中间过渡合金层与钢基体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复合管径向压溃强度与抗剪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生铁品质对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生铁中铅、砷、锡等杂质元素对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稀土硅铁、碱土硅铁以及它们的复合合金对含杂质元素然铁的孕育效果。结果表明,铅、砷、锡等实质元素促进过冷石墨和网状碳化物的析出,降低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冶金质量指标。建议把它们的含量控制在:Pb≤0.0055%;As≤0.013%;Sn≤0.1%,试验表明,稀土硅铁、碱土铁铁及其复合孕育剂可有效消除微量杂质元素的危害,提高铸铁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20.
夏兆泉  杨扬 《湿法冶金》2011,30(1):60-63
研究了从铅电解液中分离回收铟和锡。结果表明:用25%P204+75%煤油溶液萃取,用6 mol/L盐酸溶液反萃取,可将电解液中的In3+、Sn2+与Pb2+分离;用3 mol/L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获得Sn(OH)2粗锡并与In3+分离;最后用盐酸调节溶液pH,用锌板置换得粗铟。锡回收率93.64%,铟回收率82.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