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SolidW orks API对象的特点和丝锥的相关情况,在Delph i编程环境下采用SolidW orks对丝锥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丝锥的三维参数化设计;介绍了设计的具体过程和关键技术。该方法解决了丝锥设计、计算繁杂的参数化建模的难题,提高了设计效率,为丝锥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捷径。  相似文献   

2.
在三维地震波动方程模拟或射线追踪正演研究与应用中,需要构建复杂的三维地震模型,因此,研究复杂地震模型的计算机建模方法是必要的。本文提出了采用基本几何形体及形体间的布尔运算来构建复杂模型的思想与方法,并在VTK可视化工具包和MFC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算法与软件实现。应用设计的软件进行了建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地震建模是完全可行的,并大幅度地提高了地震建模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消费级无人机采用传统航带式影像采集进行倾斜摄影测量效率低以及精细度不够的问题,提出采用环绕式航摄采集像片进行倾斜摄影三维建模。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环绕航摄所涉及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创建满足1∶500精度要求的非大高差场地的实景三维模型,得到兼顾建模效率和模型精细度的最优参数组合。基于航带式航摄(五架次)与环绕航摄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参数组合的环绕航摄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既能保证建模精度又能极大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精细度,可应用于非大高差场地实景建模,促进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变电站三维建模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SSD(single shot detection)目标检测算法和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点云配准算法结合的变电站三维模型快速建立方法。该方法针对变电设备点云训练样本数量不足造成的设备识别准确率低这一问题,将三维模型快速建模转换为设备类型、型号识别和点云导入。首先利用改进SSD目标检测算法对变电设备类型进行初步识别,然后运用ICP配准算法对变电设备进行型号识别,2种方法的结合实现了变电设备点云的准确识别,最后根据配准得到的设备在变电站点云场景中的实际位姿,将模型库中配准的标准模型导入变电站三维点云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变电站三维模型的建模效率。该方法已在某变电站三维建模中得到应用,结果表明,不同变电设备型号识别准确率较高,设备建模平均时间为32 s,效率远远高于人工建模。  相似文献   

5.
针对SolidWorks齿轮建模过程繁琐及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Visual Basic程序语言中的SolidWorks,对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系统进行研究。以Windows为开发平台,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语言,通过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了直齿、斜齿和圆柱齿轮的三维模型设计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参数设计和三维建模两大模块,且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统一,在参数设计过程中添加了疲劳强度校核部分,以实现集设计、校核于一体的圆柱齿轮三维造型系统。设计实例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齿轮的参数化设计,设计结果准确,生成的三维模型合乎要求,提高了设计效率,而且该系统用户界面形象直观,具有人性化,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该研究对其他类型齿轮及标准件的参数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刀具生产企业在产品设计中仍然采用二维方法,效率低下且缺乏直观性的问题,创建了基于PRO/TOOLKIT参数化设计所需的可转位螺旋立铣刀刀体模型,应用PRO/ENGINEER软件对该类型刀具刀体进行三维建模,对于建模中的难点———刀片槽的建模提供了2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进行比较,所得模型已应用于参数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ANSYS环境下的2K-V减速机摆线轮的建模方法,采用ANSYS软件中的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建立了2K-V减速机摆线轮的三维参数化模型,避免了重复建模,提高了建立摆线轮模型的效率,为对摆线轮进行动力学模态和瞬态分析提供了方便,为2K-V减速机的整体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摆线齿轮三维建模工作的复杂和繁琐,且修改不便的问题,根据全摆线齿轮的自身特性,利用Pro/E软件的特征建模和参数化建模技术,建立了内啮合全摆线直齿轮和斜齿轮的三维模型,实现了全摆线齿轮的参数化设计,减少了全摆线齿轮的重复建模工作,提高了全摆线齿轮的设计效率,为后期齿轮传动系统的虚拟装配、有限元分析等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由于信息采集困难、环境条件约束、实现方式和手段不足等原因,三维人脸识别技术还很不成熟.为此提出将聚类技术应用到三维人脸建模过程中来提高建模的效果和效率.首先定义了三维人脸相似性,提出了圆锥曲线相似性定义方法.其次基于三维人脸聚类建模提出了人脸识别系统的新框架,设计了与新系统对应的识别策略.实验证明,基于聚类建模的人脸识别系统在进行人脸识别时所用的时间远远少于采用传统形变模型的方法所用的时间,而且对人脸样本的数量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BIM技术,通过工程实例,实现对大坝工程的三维协同建模、工程量统计等工作。通过数据转换,实现CAD和CAE在建模和计算上的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已有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进而指导三维协同设计,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