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美国纽约市的高线公园的改造为例引出城市剩余空间概念,提出当今城市中存在的大量的剩余空间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策略,旨在通过解析高线公园来探究我国城市剩余空间的未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澳门城市“剩余空间”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密度背景下,阐述了澳门改变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实践微绿地的意义,分析了将剩余空间改造为遛狗区、休憩区、屋顶绿化等微绿地的设计技术方法,以满足市民实际需求,有效增加绿化面积。  相似文献   

3.
城市剩余空间不仅是城市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地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载体。本研究基于相关城市更新理论和已有案例的整理与分析,从老旧社区在地居民日常生活视角切入,对城市剩余空间与在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以探讨城市剩余空间的更新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和价值。经分析,本研究得出,城市剩余空间更新在物质上可为日常生活提供更便捷、更有意义和更多样的场所;在精神上使在地居民与空间构成熟人关系,提升双向安全感。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土地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在大力发展新区的同时,不能忽视旧城区的更新和利用,旧城区改造和更新已成为城市发展中必需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广州市中调发展战略出发,以正在推进中的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危破房改造项目为例,探讨城市旧城改造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侯晓蕾 《风景园林》2023,30(8):12-19
[目的]在中国当前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由增量扩张进入到存量优化阶段,民众对于公共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城市空间逐步被挖潜利用。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仍然存在多种类型的被废弃的、闲置的、利用率不高的剩余空间。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是城市治理中的系统性复杂问题,也是“十四五”期间城市存量更新的重要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从剩余空间的现状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其概念范畴、类型特点、更新手段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并以剩余空间的代表类型——桥下空间为例,系统提出城市剩余空间的综合更新途径。[结果]更新途径包括:场所研究和空间分析——审慎分析空间的问题和类型,空间辨别与调研评估——结合公众参与进行空间现状评价,空间重组与设计介入——制定空间更新的发展策略。[结论]通过多专业综合作用介入,将这些具有潜力的剩余空间进行合理而可持续的更新设计提升,对当前的城市更新和精细化治理而言至关重要,也是人民城市意义下设计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梁燕珊 《广东建材》2006,(12):110-112
广州市旧城内有不少历史街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对这些街区进行保护、整治、改造,将对我国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为例,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林孜 《建筑技艺》2023,(S2):98-101
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生活复兴的今天,城市剩余空间获得了转消极为积极的契机。在共富风貌驿竞赛的三处典型城市剩余空间更新设计中,我们探索了如何激活城市剩余空间、重塑区域在地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公共空间需求和城市建成区可利用空间日益紧张的矛盾下,活化剩余空间成为城市“小织补、微更新”的一种趋势,然而目前国内已有研究缺乏对剩余空间清晰、系统的探讨。首先,明确剩余空间的定义与特征,以杭州市为例分析建成区内剩余空间的问题特征与成因机制;其次,明确剩余空间在生活、生态、人文与美学4个方面的价值,以及基于主导功能类型的5大类、13小类的分类体系;再次,构建基于空间类型的纵向维度和基于空间需求的横向维度的剩余空间更新利用体系;最后,提出剩余空间实施共同营造模式、实施管理路径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在广州市海珠区一条不起眼的街道——大江直街上,一个旧的普通厂房被改造成为创意办公园区,设计团队是广州市竖梁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竖梁社),竖梁社的办公室也搬到了这幢改造后的厂房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竖梁社接待了很多来参观的团体,"一创社"也被海珠区列为城市更新的示范典型。竖梁社的改造并没有采用什么特别吸引眼球的手段,到底为什么能够吸引来自各方的目光呢?  相似文献   

10.
《广东建材》2005,(6):97-97
工程名称联系人电话工程地点招标内容广州南沙开发区黄阁汽配园公共开关房3#工程吴碧痕82217720广州南沙开发区内汽配园公共开关房3#工程广州市花都汽车产业基地风神发动机厂排水渠工程刘小姐33944330花都汽车产业基地风神发动机厂排水渠工程广州市龙穴岛中船基地临时用电工程施工招标曾丽霞34682311广州南沙开发区龙穴岛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涌水闸工程勘察、设计招标陈先生38203093海珠区广州市大尖山西区警察训练基地旧房维修改造工程赵女士83172166增城市派潭镇榕树吓村土建维修改造广州市永和桑田二路、四路道路市政工程…  相似文献   

11.
底板空间剩余完整岩体极限抗水压能力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把煤层底板空间剩余完整岩体作为矩形薄板体,根据弹性平板理论,应用变分方程计算板的位移,引用Tresca最大剪力破坏准则,推导出底板隔水层空间剩余完整岩体的极限抗水压值公式,判定与评价其抗水压能力。该理论分析与应用参数选择较接近于工作面的实际,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佳敏  杨震 《风景园林》2023,30(8):44-50
[目的]剩余空间是城市存量更新中具有特殊潜力的公共空间,具有数量多、分布泛、规模小、现状杂、效益低等特征,针对其复杂特征,多采用微更新模式进行优化。在实践中普遍面临空间物质性和社会性的耦合问题,从社会设计视角分析城市剩余空间问题本质,反思设计目的、主体、产物和过程的社会性,可提升微更新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效果。[方法/过程]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同时展开思考:在认识论层面,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设计者思考“为谁而设计”“与谁一起设计”和“由谁来设计”,理解在此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实践模式和自身角色;在方法论层面,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设计者兼顾具体做法和整体策略,最终探索得出剩余空间微更新从空间设计迈向社会设计的路径。[结果/结论]城市剩余空间问题本质是社会网络不协作,需要依赖社会创新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网络修复。从认识论来说,设计者要围绕为公共利益而设计的价值导向,推动完善与多元参与主体一起设计的实践模式并把握自身作为辅助设计执行者的媒介角色。从方法论来说,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在视野聚焦、方向把握、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方面积极行动:1)关注真实与具体的日常生活;2)以“接近性”为空间设计的标尺;3)多元参与平衡空间利益;4)空间设计同步社会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黄建武 《山西建筑》2007,33(18):37-38
通过对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改造的现状分析和问题的探讨,针对“城中村”在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典型问题,三个方面结合小洲村实际情况提出构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罗育朋 《建筑安全》2012,27(2):8-10
本文就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公交枢纽站基坑监测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集中供热的循环水系统,存在大量的水流能量,有一部分水流能量是系统需要的,体现为用热设备所需循环压头和流量,而那些无用的水流能量,体现为剩余压头,需要用阀门或其它减压、流量调控设备消除掉。本文针对集中供热一次网循环系统的剩余压头能量如何利用进行分析,建立一个集中供热循环系统模型,计算各换热站剩余压头的可利用能量,设计水轮机的类型及规格参数,安装到这些剩余压头可利用的换热站,替代一次网循环系统原有的减压阀等阻抗设备,将水轮机输出能量的利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水轮机应用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结合水轮机改造投入,估算出集中供热一次网循环系统的改造收益,对水轮机的应用可行性进行理论上的评估,并分析该项技术的适用范围,为集中供热一次网循环系统的节能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剩余空间是香港大学建筑系在过去五年中在教学、研究、实践三个层面不断尝试和总结的一种关键词叠合的空间研究框架,可以打破研究对象的属性和边界,适用于不同尺度的空间研究。文章选取了课程教学中部分学生研究案例,介绍了香港大学上海学习中心2016年暑期研究工作坊对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调研和上海邮政博物馆周边"考古"式的研究,提出了"苏州河城市生活环"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概述了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预测了广州市未来地下空间发展方向,提出了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对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钟琪 《广东建材》2008,(4):132-133
简要介绍广州市海珠区下渡路62号柏蕙花园二期住宅楼的设计过程,讨论在各种条件制约下对住宅设计的影响。通过分析周边地形环境,结合设计要点,创作出符合人们居住的理想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空间改造是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的重要内容,传统空间改造方式多侧重于理论分析,缺乏量化研究。本文将空间句法理论引入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中,用凸空间法建立重庆工业博物馆及创意产业园的空间模型,运用连接值、深度值、集成度等指标衡量空间的渗透性、便捷程度和集散程度,对其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探索空间布置对于功能实现的影响,并结合其功能定位,分析改造方案的科学性,提出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广州市海珠区某项目超限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