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是济南市近期开展的两项重点工作。本文就济南市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的差异与联系。  相似文献   

2.
河长制和海绵城市都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水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工具、方法和理念,同时两者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丰富了河长制的实施内容,使河长制实施目标具体化、多元化;而河长制的推行则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城市水环境水生态本底,同时河长制管理机制的内在优势也可以应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河长制框架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实施可以妥善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和区域,最大程度集中并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促进城镇水循环系统的畅通优化,进而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多目标、高效率、全过程管理,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济南市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探讨了济南海绵城市建设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系及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4.
水生态文明城市与海绵城市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文献资料及各地规划建设工作,初步梳理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海绵城市的区别与联系。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海绵城市虽然具有一定交叉性,但在技术源流、基本内涵、建设内容及构建途径上均有明显差异:水生态文明城市注重城市人水关系的整体和谐与协调,其服务目标的多元性和建设内容的综合性明显超过海绵城市;而海绵城市则专注于城市雨洪综合管理,其核心是将雨洪管理及低影响开发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构建综合性城市雨污水系统;海绵城市是对城市雨洪管理的细化和深化,可视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应充分吸收融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成果,更加有效地推动我国城市水问题的系统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和恢复城市海绵体,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由"快排"转为"渗、滞、蓄、净、用、排",由末端治理转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从而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提升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复兴城市水文化等多重目的。编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是科学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通过城市生态本底和现状问题调查、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指标确定、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6.
根据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遇到的问题,综合考虑其城市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合流溢流污染、河道生态岸线改造条件不高、水资源供需矛盾等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宜的海绵城市规划系统方案,为首都功能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为东城区发展成为"水成清,岸成绿,园成片,街区美,文传承"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助力。  相似文献   

7.
正为促进城市水系规划与河湖/小流域综合治理,遏制河湖污染,恢复自然生态,改善周边环境,维护河湖生态健康,进一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并增进行业内交流,以"加强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共同维护河湖生态健康"为主题的"2016(第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水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生态治水理念,对当代城市建设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当前,如火如荼的海绵城市建设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完善水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明确了水文化遗产的定义与价值及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对海绵城市进行实例分析的方式,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形成原因以及海绵城市建设与水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互惠共生密切关系进行了剖析,进而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部门机构与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的规划体系、编制专项保护规划等规划层面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和水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住建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建规[2016]50号)的要求,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根据城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建设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以西安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为例,结合其本底特征(湿陷性黄土、历史遗存等),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问题分析、建设目标、指标分解、建设策略等,为相关区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按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及相关技术文件,探索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思路,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以遂宁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增补为例,结合遂宁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及经验,探讨城市层面系统方案编制方法,阐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具体指标及工程项目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水循环为纽带、将城市暴雨-径流、水污染治理和城市生态绿地、湿地建设与市政建设规划管理联系为一体的概念与规划方法在国内外各地都有所应用。综合考虑区域防洪排涝、面源污染负荷削减与生态景观,编制了张家浜楔形绿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提出以生动社区、生态绿地、生机河流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因地制宜将多种LID措施进行组合,对单个地块都实现了指标的管理与控制,并用SWMM模型预估该地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结果表明该规划预计可取得较好成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由61.2%上升至80.4%,进入河道的洪水峰值削减量27.1%。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城市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包括划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妥善处理山地城镇化与流域之间关系、编制产业或工业园区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制定取土场及弃渣场规划、加强城市雨洪资源管理、发挥植物措施生态屏障功能、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及绿色施工等,以期为今后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及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海绵城市建设《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通过构建市区两级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提出了规划管控的流程和改进20%达标面积划定方法等,全面完善了海绵城市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对各区海绵城市规划的编制发挥了指引作用。《北京市海绵城市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及指标体系,构建内涝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海绵城市建设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实施控碳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公园绿地是居民使用频率较高城市开放空间,是实施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友好公园运用湿地、植草沟、卵石沟、雨水花园、蓄水模块等海绵设施实现了对雨水的调蓄、净化、再利用,通过构建地形设计挡风系统、湿地草原生态系统和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将公园景观与海绵设施结合,为海绵城市和公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便利条件,也为北方盐碱地区建设公园绿地海绵城市项目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城市洪涝防治工作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防治洪涝和改善生态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建设。然而,自身功能的限制使海绵城市一般无法独立完全解决城市洪涝灾害问题,因此推动海绵城市和防洪排涝工程的和谐并举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人水和谐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总结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防洪排涝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的关系和地位,以及二者和谐并举的重大意义。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提出了转变洪涝防治指导思想、摆正防洪排涝工程和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的各自地位、有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与防洪排涝工程的3点建议,以期为防洪排涝工程和生态海绵城市建设和谐并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促进我国城市洪涝防治中的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海绵城市从设计到建设、管理、绩效评估中水文所发挥的作用,提出城市水文站网规划要与海绵城市建设相适应,加强水文研究,提高水文服务城市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海绵城市建设是对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排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城市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厦门是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之一,在深刻把握厦门城市建设现状、发展需求与面临形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厦门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建设任务和资金保障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为对不同不确定性条件下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定量评价,识别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指标并判断建设状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采用遗传模糊层次分析法筛选评价指标,采用联系数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并综合运用级别特征值法、属性识别法、减法集对势法和加权综合得分法来评价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状态的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以安徽省马鞍山、淮北、六安、池州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契合度较高,表明该方法合理可靠;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相关评价信息,分析和判断结果合理,应用简便,可用于不同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9.
正5月30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和国际水生态安全中国委员会主办的中阿博览会——2016中国(宁夏)国际节水展览会在银川开幕。同期举办的中国(宁夏)国际水资源高效利用论坛以"破解水问题共筑水安全"为主题,围绕"十三五"水利规划、国家水安全战略研究、水与生态安全、水资源管理、互联网+现代水利、水生态文明建设、地下管廊与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量轻质,许多城市出现水污染严重、水资源超采、水生态退化等问题,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沉重。在源头上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推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市人水和谐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水资源论证涵盖了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好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提高论证报告质量为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