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超长群桩使用较多而理论研究较少的现状,进行了大型的室内超长群桩模型试验。通过对黏性土中桩距为6d的超长钻孔灌注群桩的室内模型试验和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超长群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承载力特性。得到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超长群桩的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桩身压缩量占桩顶沉降的百分比、桩身轴力分布曲线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超长群桩属于非刚性摩擦桩,桩顶沉降主要由桩身压缩量引起;极限荷载作用下,桩端阻力接近为零,桩身中下部的侧摩阻力没有充分发挥。这些结论为超长群桩的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软土地区26根超长桩静载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持力层为亚粘土、亚砂土的软土中超长桩的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得到了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发挥规律和桩身压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超长桩的Q-s曲线大多为缓变型;在极限状态下,端阻力一般占极限荷载的20%左右,桩身压缩量一般占桩顶总位移的30%~50%...  相似文献   

3.
超长单桩承载特性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明  王海志  高睿 《土工基础》2010,24(2):61-64,76
通过荷载传递法对天兴洲大桥超长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桩长、桩径、桩端土层等效刚度对桩Q~S曲线的影响;桩端阻力分担比与桩长的关系;桩长径比对桩端阻力分担比的影响几个方面分析了超长桩承载机理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于超长桩基的承载特性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中砂中对长细比分别为40,50,60的3根超长单桩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对单桩荷载-沉降(Q-s)关系、轴力以及桩侧摩阻力的荷载传递机理等进行研究,揭示了超长桩的承载特性。同时以单桩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为基础,对实测曲线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值,并通过实测单桩Q-s曲线与模拟计算Q-s曲线的对比,验证了双曲线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韩立  孙立华 《土工基础》2014,(2):102-104,111
通过对超长桩载荷试验的研究,分析了超长桩的承载性状与普通钻孔桩之间的区别,并总结了超长桩的承载特性及荷载传递机理:①桩长是有限度的;②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是不同步的;③当达到设计荷载或允许沉降时,桩侧阻力还未发挥完全;④超长桩桩端阻力所占比例极小;⑤桩侧阻力呈现出完整的抛物线形态;⑥沉降曲线为缓变型,没有明显的拐点。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软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试验资料 ,分析了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7.
超长桩的承载性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超长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了超长桩的一些承载性能问题。  相似文献   

8.
粘土中超长单桩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长桩的承载性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超长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了超长桩的一些承载性能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笑娟  雷居强  周胜男 《建筑技术》2021,52(11):1365-1368
制作支盘桩单桩和群桩模型试验装置,对处于分层土和均质土中的单桩和群桩基础进行室内水平静载荷模型试验,分析土层性质和承力扩大盘位置对桩水平承载特征的影响.结果 表明上层土的性质对支盘桩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和桩侧土压力的影响明显,特别是对扩大盘靠近桩身上部的单桩,上层土加固能显著降低桩顶的水平位移,提高桩的水平承载力;对支盘桩群桩基础,扩大盘所处的上层土较软弱时,群桩效应明显;上部土层加固后群桩效应减弱,各基桩近似独立工作,再加上承台对桩顶的固接约束作用,桩身弯矩和桩侧土压力均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0.
李韬 《建筑结构》2020,50(21):114-120
搜集软土地区近二十项工程七十余组超长桩试桩资料,对其承载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桩侧土层性质和分布、施工因素、后注浆效果是影响承载特性的主要因素。根据单桩Q-S曲线特征,提出缓变型桩端后注浆超长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标准;超长桩在最大荷载下的桩顶回弹率与单桩刚度总体呈指数关系,单桩刚度均值约为550kN/mm;超长桩混凝土单轴压缩弹性模量随荷载水平增大呈指数关系降低,提出考虑模量变化和承载性状发挥的超长桩桩身压缩量估算公式;不同荷载水平下,侧阻力沿桩身由菱形分布向梯形分布发展,工作荷载下可不考虑临界桩长问题;端阻比随最大加载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采用后注浆工艺后超长桩端阻力发挥值未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分析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特性,结合上海白玉兰广场工程开展4组试桩现场试验。试桩桩径1 m,桩长85 m,皆为桩端后注浆桩。基于试桩实测数据,分析Q-s曲线以研究其承载变形特性,分析桩体受力以研究其荷载传递规律、桩侧摩阻力分布及桩端阻力发挥性状。考虑桩身材料弹塑性性质,对桩身压缩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桩身弹性压缩占主要部分,但在高荷载水平下,塑性压缩不容忽视。现场试验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桩端后注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宁波砂质粉土中开展了等直径桩、扩底桩、扩径桩(多级扩径)抗压静载模型试验,测试获得了单桩承载力–沉降(Q–s)曲线、桩侧摩阻力,对比分析了3种桩的承载特性,并推导建立了多级扩径桩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多级扩径桩更能充分地发挥扩大头下端土体的承载作用,具有提高承载力、减小沉降的作用;受到扩大头的影响,多级扩径桩中部侧阻无法充分发挥,但扩径阻力是荷载传递的重要方式;建立的多级扩径桩的承载力及沉降计算公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针对对超长桩荷载传递机理研究非常缺乏 ,通过对 3根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静荷载试验研究 ,揭示了天津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的承载力特性及桩的荷载传递特征 ,并分析了影响其极限承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三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多支盘桩在不同土质中的承载性能。对三组试验结果分别进行了以下比较分析:相同的双盘支盘桩当上下盘处在不同土体中的承载性能差异;在不同土体中增加盘体对支盘桩承载力提高的差异;在不同土体中改变双盘桩的盘间距对支盘桩承载力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得出了多支盘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盘体设在不同土质土层时的荷载传递规律,以及对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有关研究成果可为支盘桩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扩体锚杆承载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许多规模宏大、技术难度与风险程度高的岩土工程,与普通土层锚杆相比,扩体锚杆能够提供更大的承载能力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利用自行研制的自动化锚杆载荷仪,分别进行了拉力型与压力型扩体锚杆竖向力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型锚杆的破坏基本呈锥形,扩体段直径对破坏圆锥体的直径和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扩体段长度对破坏锥体的直径和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随扩体段直径的增大,模型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增大幅度逐渐减缓,单位横截面积荷载提高比由正变负,随扩体段长度的增大,单位侧周面积荷载与单位扩体长度荷载提高比均为负值。两类锚杆的Q-s滞回曲线呈抛物线状,在相同对比条件下的弹性变形曲线十分相似,塑性变形曲线也基本一致,压力型扩体锚杆能更快的提供约束荷载。在工程实践中,对扩体锚杆的扩体段直径与长度以及上覆土层的厚度进行优化设计,有助于提高扩体锚杆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模拟软土地区小型预制桩原型桩基础的受荷情况,利用相似原理,自主设计一套室内管桩模型试验方案,包括单桩和群桩的水平静载试验、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以及竖向受压静载试验,对不同荷载下小型预制管桩的水平及竖向承载力特性进行缩尺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2群桩水平效率系数为0.75,抗拔效率系数为0.66,抗压效率系数为1.12,3×3群桩水平效率系数为0.52,抗拔效率系数为0.62,抗压效率系数为1.06。试验所得群桩效率系数与按照规范计算所得理论值大体一致但都略大于理论值,说明现行桩基规范的群桩效应综合系数法计算群桩效率系数是可行的,但若采用规范表取值则较为保守。该模型试验研究对软土地区小型预制管桩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砂土地层墩基础分别开展了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墩基础的位移、变形特征,探究了砂土地层墩基础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墩长和墩径的增加均有助于提高单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其中,墩径的增大较墩长的增长对单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墩身弯矩呈两端小、中部大的分布特征,最...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土层对支盘桩荷载传递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根据挤扩支盘桩的实际工作性状,设计了一个室内模型试验装置来研究支盘桩在不同土层中的荷载传递规律。试验表明,双盘桩中的两盘无论是设在同一种土层还是不同的土层中,盘底压力的增长与荷载的增加并不成线性关系,同时两盘承载力的发挥也不是同步的。当上下两盘处在不同土层时,两盘的荷载传递规律相差悬殊,处在同一土层时相对比较接近,但在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时,两盘并不能发挥相同的承载力。因此,在计算支盘的端阻时不能简单地把其最大承载力相加。另外,本试验还比较了3种不同土层情况下双盘桩的承载力和变形差异。  相似文献   

19.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模型试验及承载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基形式,对其承载性状、工作机理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荷载与沉降的关系、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桩身内力以及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中长桩和短桩承载性状发挥状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兰坚强 《工程勘察》2010,(12):22-26
嵌岩桩是在端承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计算嵌岩桩承载力时,过去常忽略覆盖层的侧阻力,将嵌岩桩作为直接传递荷载给基岩的受压柱看待,荷载全部由桩端承担。本文通过对嵌岩桩的长径比大小、上覆土层特性、嵌岩段的岩性及成桩工艺(有无沉渣)等分析,得到嵌岩桩不一定是端承桩的概念,从而改变了人们对嵌岩桩承载特性的认识。即认为嵌岩桩的长度越长,长径比越大,上覆土层越硬、嵌岩深径比越大、嵌入岩体越深,嵌岩桩的承载性状越表现为摩擦型桩,而离端承桩也越来越远。并对现行的几种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