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水质改善与生态恢复这一核心,以辽宁省沈阳市浑河、蒲河、细河、北沙河等重点河流及其主要支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从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水生态及执法监管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河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推动河流水生态、水污染、水环境等的治理修复为主线,有针对性地提出拦蓄水工程建设、河口湿地建设、生态封育、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实施生态补水调水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网格化管理等措施,突出源头控制,确保2019年年底实现重点河流水体达标,打造绿色生态河流。  相似文献   

2.
以南昌市昌北地区乌沙河水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该区域水体污染现状,对污染源入河量进行统计分析,合理制定近远期水环境治理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污染入河量进行削减分析,提出综合性水环境治理措施。为验证工程措施实施效果,采用MIKE11水环境综合模型选取典型工况进行模拟验证。结果显示,考虑工程措施后,各控制断面的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达到89%以上,符合南昌市对河流水功能区划水质的要求,实现南昌市提出的近远期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3.
张顺 《山西水利》2022,(12):41-44+48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中小河流比较分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挤占河道、河床淤积、行洪不畅、水质恶化等情况,河道功能日益衰减,沿岸防洪排涝问题日益突出,沿线水环境不断恶化。文章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堤防设计规范》提出了各中小河流沿岸的堤顶超高算法,并对河流护岸范围、护岸形式、护岸断面进行了设计,为流域中小河流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宁市湟水河流域明杏桥至平安区小峡桥之间河流污染现状,分析研究了该河段出口断面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认为该河段主要表现为枯水期污染,水环境容量不足,纳污能力为负值,枯水期市政排水量占比较大,同时冬季枯水期污水厂出水水质较差,两者叠加加剧,下游断面枯水期水质的下降.经过精准治理后,河流呈现一定的纳污能力,能够保证出口断面水质达标,对于改善湟水河流域水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全面掌握辽宁省大连市复州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切实改善复州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文章根据复州河流域内7个国家重点监测断面水质数据,评价其水质类别和达标情况,分析流域污染的时空分布特性和污染成因,并给出相应治理对策。结果显示,复州河流域上游断面水质良好;中、下游断面水质较差,均不达标;蔡房身大桥断面污染最为严重,COD、氨氮、TP浓度均超标,经分析污染来源于污水处理厂尾水、主城区生活和养殖污水的点源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松树水库和复州河大桥断面TP浓度超标主要源于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6.
浅析水质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裕明 《治淮》2007,(10):18-19
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多年来承担着淮河流域省界河流断面、重点河流监控断面和入河排污口、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污染联防、水事纠纷调查等方面的水质监测任务,出具了大量  相似文献   

7.
河流水质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河流总体水质状况调查分析是水环境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文章通过分析2013—2017年关川河入、出境2个断面在丰、枯水期河流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5d生化需氧量、氨氮等5项水质指标的季节变化特征和空间差异,得出关川河水质的总体状况,分析造成关川河水质差的主要原因,结合西北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关川河流域水质状况的改善提供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农村水质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分析周口市农村地区水质现状,分析了农村水环境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治理农村水环境的对策,最后提出了一些控制手段,以解决政策、法律上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渭河关中段水污染状况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渭河典型断面水环境监测资料,对渭河关中段水污染状况、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五"期间,中下游的咸阳铁桥和潼关吊桥两个断面COD、NH3-N严重超标,几乎完全丧失了河流生态功能;"十一五"以来,咸阳铁桥和潼关吊桥两个断面COD、NH3-N浓度明显下降,水质持续好转;NH3-N浓度与径流量关系密切,枯水期NH3-N浓度明显高于丰水期;与NH3-N浓度丰水期、枯水期差别较大不同,随着COD浓度的大幅降低,加之丰水期非点源污染物产生量大,丰水期、枯水期COD浓度无明显差别;渭河水污染的成因一是水资源短缺、水环境容量小,二是入河污染物量大。针对以渭河为代表的缺水重污染河流,提出水污染防治对策:控制工业污染来源,减少入河污染物量;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源的收集、处理;保障河道生态基流,提高水环境容量;制定水环境治理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山区型河流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的问题,利用WASP8.0模型模拟了山区型河流古蔺河水质情况,并以污染物-水质响应关系为思路,制定了各排污口污染物控制方案。计算结果表明:(1)模拟结果与实际值相吻合,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WASP水质模型的准确性;(2)古蔺河COD不需要削减,氨氮在1,2号控制断面内需要削减,总削减量为98.97 kg/d,其中G5排污口削减量最大为70.94 kg/d。研究结果对古蔺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河流水污染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识别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和时空变化规律是水质评价和水环境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以中国南方典型城市雨源型河流——深圳市坪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坪山河3个断面(碧岭、红花潭、上洋) 5年的水质现状(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和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上游碧岭的水质最好,介于Ⅱ类水与劣Ⅴ类水之间。中游的红花潭和下游的上洋断面水质常年为劣Ⅴ类水。通过污染程度排名,水质总体有变好趋势。坪山河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砷、硫化物和粪大肠菌群,3个断面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氨氮是3个断面共有的主要污染物成分。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以为城市河流水系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污染源防治等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辽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根据模糊数学法和加权平均法研究了辽河干流2009-2018年的水质状况,并在时空分布上揭示了两个国控监测断面的水环境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通过综合分析COD、DO和NT3-N评价指标,在水质综合评价中铁岭珠尔山、盘锦兴安断面处的DO指标权重分别为71%、58%,该水质指标在控制断面处的均值为7.15、6.62mg/L;兴安断面和朱尔山断面的水质变化区间为2.25-1.36、2.22-1.34,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特别是2013年后水质明显变好,可为辽河水环境治理和控污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辽阳市浑河为例,基于水环境治理目标和设计水文条件,将水环境容量依据控制断面法和COD污染指标按月分配。结合现状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染源调查结果,获取辽阳市浑河流域入河污染物总量。研究表明:较污染入河量而言浑河的水环境容量非常小,河流的水环境最大承载力远远低于污染负荷量,入河污染物总量在枯水期12月份达到水环境容量的61.8倍;根据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现状,按照生态恢复、内源清淤、清水补给、水质净化、外源减排的技术路线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可为优化设计更加严格、更加精细的污染控制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确定权重过程中的人为主观随意性和冗余性问题,提出采用基于粗集理论构造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汾河各断面水质评判。根据结果可知:小店桥、义棠和柴庄监测断面的水质级别为Ⅳ级,属重污染;静乐和寨上监测断面的水质级别为Ⅲ级,兰村监测断面的水质级别为Ⅱ级。通过与实际情况相比较,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为汾河水环境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针对贵阳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南明河水质污染问题,利用贵阳市水资源公报、环境公报、贵阳统计年鉴与中国城市发展年鉴,通过建立综合污染的指标体系分析随着贵阳城市化发展南明河水污染的变化,探讨城市化对南明河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明河的综合污染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解放桥断面、甲秀楼断面与水口寺断面的水质在2005年一度下降到劣Ⅴ类,经过治理水质又有所好转,回到了Ⅴ类水。研究发现,城市化过程初期会给河流带来污染,但是,在城市化到达一定程度后,社会经济增强和市民素质与环境需求提高,城市化促进河流污染治理,改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浑河水质稳定达标,深入开展浑河水体水质现状调查,分析各断面近几年及各月水质变化趋势状况,诊断和识别主要水环境问题,基于控制断面水质达标,进行水质模拟,对国控断面水体污染物来源与总量控制进行分析,并重点针对排污贡献率高的排污节点确定了排污控制目标。为制定污染治理及水环境保护对策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1997~2001年城近郊区河流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识别得出北京市城近郊区河流的水污染成因,并依据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城近郊区河流为有机污染型,主要污染物为NH3-N、COD、BOD;另外,针对聚类分析得出的4个水环境区域的污染成因和污染因子提出了相应的微观控制措施,为按水环境功能区划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达标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规模大,水质污染成因成分复杂,有机质、营养盐、重金属污染重,治理区域人员、企业密度大,且需要跨界协同治理。本文通过分析该项目的治理技术路线,制定了双核驱动、多联协同的治理技术路线,并采取雨污管网、活水补水等六类工程措施,使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提前达到考核目标。在治理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可为国内类似城市高密度建成区水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必须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以源头截污为根本,末端治理和过程管控相结合,持续推进全域水质净化,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控制标准,实现出水断面水质不劣于进水断面;加快河道综合整治,重点推进镇村级和国有农场的河道轮疏、生态治理、岸边整治;加强水系沟通和水岸改造,打通断头河,增加滨水公共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解决河道污泥淤积与水质恶化问题,以海城市毛祁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从护岸工程措施和水质修复2个方面提出河流治理方案,针对不同河道整治方案利用PCA-PP模型优选评价。研究表明:将多个同类型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转化为单个指标,从而有效避免了同类指标权重占比过大的问题;在优选过程中PCA-PP模型能够充分保留原始数据信息,且具有较强的科学合理性和应用价值;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植物+竹炭护岸方案的综合效益最优,且工程造价低廉、水质净化效果良好,可为改善河流生态功能和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