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SOFIM柴油机气波增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SOFIM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改造成气波增压中冷柴油机。匹配气波增压器的柴油机需重新设计进、排气管,根据气波增压的要求,采用进气均匀性更好、总管容积更大的进气管及中央出口渐扩式排气管,采用变频电机优化增压器转子与曲轴间的传动速比,使得在整个发动机工况内均能实现较高的增压比。试验结果表明,气波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和排放性能在低转速下优于原机,在中高转速下比原机差,通过设计容量更大的进、排气管及进一步优化速比可改善气波增压柴油机在高工况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Schie.  J 肖晨笛 《柴油机》1996,(3):36-39,47
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Johan,Schieman1涡轮增压系统ABB涡轮增压器适用于50kw及以上的柴油机。废气驱动增压器涡轮,从而带动与涡轮装在同一轴上的压气机,其压缩空气通过空冷器进入柴油机扫气箱。连接柴油机气缸和增压器燃气进口之间的排气管装置定义...  相似文献   

3.
车用柴油机增压匹配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VC 和Matlab分别建立了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进排气管及中冷器的数值模型,并编制了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计算程序。应用该程序对某柴油机与某径流式涡轮增压器联合工作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柴油机的性能参数及与该增压器的匹配数据,最后通过试验结果对数学模型、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程序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气波增压柴油机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而后着重论述了有关气波增压柴油机进、排气系统设计与计算的理论基础,并较为详尽地给出了排气管中各参数的计算公式及计算程序流程图。设计结果与我们根据国外已有的气波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的资料和经验选定的气波增压器完全符合,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车用气波增压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气波增压柴油机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而后着重论述了有关气波增压柴油机进,排气系统设计与计算的理论基础,并较为详尽地给出了排气管中各参数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流程图。设计结果我们根据国外已有的气波增压吕与柴油机匹配的资料和经验选定的气波增压器完全符合,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的微增压与自增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宏昌 《内燃机工程》1996,17(3):41-44,51
提出了柴油机的微增压与自增压的特征及其应用;介绍、分析、评价了几种自增压器,并阐述了自增压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一台6缸中速船用柴油机上进行了相继增压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配有两台不同尺寸增压器的相继增压系统能显著改善柴油机的低转速性能。本研究设计加工的两个相继增压切换阀由微机根据运行工况自动控制,运作良好。一个经改善的“特征线法”程序被用以模拟计算所研究的相继增压排气管系,所得计算结果与实测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8.
气波增压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柴油机上进行了气波增压器的试验研究,为了提高气波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对气波增压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进气流量和排气温度对气波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影响最大。在改进柴油机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加大柴油机进气管面积,并且对排气歧管采取保温措施后,进行的试验表明气波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提高同时NOx的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9.
刘安 《柴油机》1996,(4):44-45
正确使用增压柴油机刘安随着增压技术的发展,装用增压柴油机的车辆越来越多。因此,掌握增压柴油机的特点,正确使用增压柴油机,及时发现、排除其故障,对于延长车辆寿命、提高车辆的完好率具有重要意义。1增压柴油机的特点在柴油机上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使进入气缸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涡轮增压柴油机在低工况运行时,出现增压压力不足、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小和废气排温较高等固有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增压器废气余热产生水蒸气,并注入涡轮来提高增压器的压比和空气量新方法,以改善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提高柴油机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涡轮增压柴油机低转速时转矩不足、瞬态响应迟缓等问题,对二级增压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和验证。分析二级增压系统的结构,论述了增压器双闭环控制和二级增压器协同控制策略,并提出了控制参数的标定流程。整机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二级增压控制策略合理,系统能够实现二级增压器的协同控制,满足柴油机不同工况的驾驶性需求。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在排气管系方面,为了改善8缸柴油机的低工况性能,推出了MIXPC系统,它具有替代常规增压系统──定压系统、脉冲系统、脉冲转换系统及MPC系统的趋势;在涡轮增压器方面,使用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配气及供油正时方面,采用可变正时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设计可变正时幅度大、结构简单、控制可靠的变正时机构是研究的核心,相应地出现了顾氏系统及AVIEIT系统;在专门的控制系统方面,发展了进排气旁通系统及相继增压系统,以改善高增压柴油机的低工况性能.文章指出,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的发展须围绕如何改善高增压柴油机低工况性能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同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发展新型有效的涡轮增压系统.  相似文献   

13.
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结构参数对瞬态响应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平均值模型建立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传递函数的增益与时间常数得到瞬态特性的评估指标。该指标结合试验测得的部分状态参数可用来分析柴油机结构参数如进排气管容积、增压器转动惯量、涡轮通流面积等对瞬态的影响权重,从而为柴油机的改进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D6114柴油机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原机增压器的变海拔性能。针对各海拔高度下增压压力的变化趋势,选择不同的匹配点进行了增压系统匹配调整。结果表明:变海拔条件的增压压力变化趋势在高低转速存在差异;通过增压系统匹配调整可以在部分工况实现增压压力恢复;高海拔高转速工况涡轮增压器会发生超速现象;高海拔低转速工况下增压压力得到提高,但未能达到完全恢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邓大伟  石磊  邓康耀  刑卫东  朱向国 《柴油机》2010,32(3):16-19, 39
根据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平均参数模型,建立了车用柴油机增压选型与匹配系统,可以完成对增压方案的选取、增压参数的计算以及增压器型号的选取等工作;以Visual C++为开发平台,进行了系统软件的开发;以D6114柴油机为例进行了匹配计算,并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进一步验证计算模型、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黄鹤  陈天平  黎菁 《柴油机》2009,31(6):42-43,49
介绍了柴油机增压技术的分类和增压器系统对提高柴油机性能的作用。详细阐述了电控增压技术中的补气系统、旁通装置和温度控制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在MAN柴油机上的应用表明,电控增压系统可有效提高柴油机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注汽涡轮增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涡轮增压柴油机在低工况运行时 ,出现增压压力不足、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小和废气排温较高等固有特性 ,提出了一种利用增压器废气余热产生水蒸气 ,并注入涡轮来提高增压器的压比和空气量新方法 ,以改善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 ,提高柴油机性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国外增压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建新 《柴油机》1996,(2):9-10,18
本文就近几年来国际上柴油机增压领域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在高压比增压器的研制和高增压系统方面的研究情况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气波增压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对气波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实验表明,气波增压器因其本身固有的废气再循环能力可有效地降低柴油机NOx排放,且排气烟度较原机匹配气波增压器前下降,同时还保持了良好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优良的瞬态响应能力,且低速时能保持很高扭矩。  相似文献   

20.
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深入研究了排气系统结构参数(包括排气管直径、长度、截面变化)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基于优化理论,以有效功率为优化目标,分别在标定工况和最大扭矩工况对排气管路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为排气管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