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我国多数建筑为砖混结构,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缺,同时旧有的建筑物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丰富建筑物的功能,对其进行改造处理,最重要的手段便是加层。本文对砖混结构加层抗震加固设计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砖混结构加层抗震加固设计的价值。一、结构加层的概况1.方法:规范加层法分为改变荷载传递加层法、外套结构加层法与直接加层法,通过工程实践可知,直接加层法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实用加层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徐彰  黄国庆 《人民长江》2007,38(5):77-79
长江水利委员会机关大院地下停车库深基坑支护工程为地下2层,地上3层,现浇框架结构,筏板基础.通过多种支护方案进行的比较,确定钻孔后注浆连续墙加锚杆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咨询专家意见,采用角支撑和水平支撑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支护结构和围边建筑物的变形,形成了稳定的垂直深基坑.采取了有效的深基坑降水措施,保证了地下停车库安全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3.
水闸改造工程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宜陵北闸改造工程为例,分别采用"一次加载计算方法"和"模拟施工过程的加载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研究了两种加载计算方法在水闸改造工程结构应力计算中的差异。研究表明,在有限单元法对水闸改造工程结构应力的计算中采用"模拟施工过程的加载计算方法"能更真实地模拟初始位移的情况。计算不仅应考虑水闸原有位移沉降对结构的影响,而且需考虑拆除部分结构与新增部分结构的施工过程对水闸剩余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下室的改造加固和深基坑的支护问题不断出现。厦门国际中心主塔楼结构平面布置改变,故需对已施工结束的地下三层结构进行切割改造。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地下室模型,计算分析了地下室开大洞时结构的受力情况,发现外墙在水土压力作用下内力超过其承载力,故需对外墙进行支护加固。而后分析对比了钢结构交叉撑与混凝土剪力墙支护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终确定了采用降低水位并在主梁位置设置剪力墙的方案,随后计算设计了新增的剪力墙、洞口加腋的梁板结构,并对施工顺序进行说明。该项目施工完成后的结果表明本文所采取的切割加固方案是安全、合理、可行的。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当前,安全监测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及后期使用管理过程中。本文针对多层大悬挑钢结构安全监测需要,对监测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监测系统应用于实际结构安全监测之中;通过对应力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多层大悬挑结构施工和使用期间应力变化规律,为类似结构设计、施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新建工程,改建工程的给排水系统施工略有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以新华通讯社新闻大厦维修改造工程为例,对该类改造工程的给排水系统施工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勘查、核实现场情况,减少改造对结构影响的措施,以及如何保证改造过程中保留设施和驻留部门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阐述了路面改造项目在现场管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特点及基本原则,深入总结和评价了加铺沥青层前旧水泥砼路面的不同处理措施及效果、四类不同层间粘结材料的优缺点、加铺层与纵断面设计的关系、纵坡和坡长指标的选取特点、超薄磨耗层预防性养护的应用等关键问题。充分利用旧水泥路面的剩余寿命进行沥青层加铺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路面改造措施,该方法形成的复合路面结构形式不仅能发挥水泥路面的高承载能力及长寿命的特点,还可以利用沥青面层连续舒适低噪音的优势。相关资料表明,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  相似文献   

8.
对建筑物的加层改造,从墙体,楼板,屋面板,框架,钢筋混凝土构件,屋面保温层,屋面防水层等都大大减轻了结构自重。总之,尽一切可能,在能减轻结构自重的地方减轻结构的自重,以满足强度,保温隔热,隔音,防火,抗震等使用功能的要求达到建筑物加层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建筑物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在建筑功能的完善和建筑结构的形式等方面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如果采用加层的方法改造原有房屋中结构质量较好的部分,就能达到经济、适用、快捷的建房目的。加层设计前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原有建筑鉴定;加层设计方案的选定;设计图纸的完成等。建筑物加层设计与新建设计不同,许多方面要受到原有建筑物的制约,总的来讲,加层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竖井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弱地质层时出现的流砂、塌方和涌水等问题,结合洛阳市秦岭防洪渠治理改造工程竖井施工实践,提出了钢护管一次成型施工工法。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工法的具体施工工艺、辅助施工措施和施工程序要点,可供今后类似工程竖井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重工况一般是高拱坝内廊道配筋设计的控制工况,由于高拱坝施工过程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有限元计算中自重有多种施加方式。结合工程实例,对高拱坝基础廊道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不同自重施加方式对廊道结构应力及配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整体自重考虑时,廊道结构应力及配筋面积明显偏小;全部按分缝自重考虑时,廊道结构应力及配筋面积明显大于按施工过程考虑自重的结果;为符合实际施工过程及结构承载规律,保证结构安全及经济合理,在拱坝结构的有限元计算中应按照施工过程考虑自重荷载。该研究成果对泄洪孔结构的应力分析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厂房吊车梁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高寒区的低温、高风速、低湿度的环境条件易使吊车梁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不规则表面裂缝,严重影响该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服役。由于裂缝尺度远远小于钢筋混凝土吊车梁结构尺度,使得现有计算方法难以有效考虑不规则、小尺度裂缝的真实形态。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裂缝点云的不规则跨尺度裂缝计算方法,在无裂缝网格模型的基础上,将穿过裂缝单元的节点批量投影至裂缝曲面上,建立含精细化真实裂缝的数值模型。该方法具有不改变初始单元类型、无需对裂缝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的优点,比传统的几何剖分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通过混凝土三点弯曲及楔入劈拉试验验证了该跨尺度裂缝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将其应用至我国高寒区钢筋混凝土吊车梁结构的安全性能分析中,为吊车梁质量评估及后续修复加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体外预应力结构体系是指对布置于承载结构主跨本体之外的钢索施加应力所形成的预应力结构体系,具有许多优越性,适用性非常广泛。本文介绍了体外预应力结构的特点,并结合各种工程实列。通过分析研究指出了设计要点和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NREL 5MW海上风力机OC3-Hywind型Spar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平台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100年一遇极端海况下Spar平台的结构强度,并在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条件下,采用响应面优化设计方法,以平台结构自身重量为目标函数,对平台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平台的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平台内部的各种肋板与加强筋的结构尺寸更加合理,并减少了平台结构的用钢量,降低了Spar平台的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15.
再谈系杆拱桥吊杆初始张拉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系杆拱桥吊杆初始张拉力的计算方法 .此方法采用逆序法计算结构的阶段内力 ,计算中利用温度应力模拟预应力制作出较为理想的预应力结构模型 ,并用间隙单元法精确模拟了结构脱离支撑的过程 ,使得计算过程简便易行 ,计算结果精确可靠 .  相似文献   

16.
结合辽宁省境内建兴高速公路某高边坡的施工过程,利用现代非接触测量技术采集岩质边坡结构面信息,采用赤平投影技术对边坡结构面进行分组,从而判断出坡面与节理结构面的空间关系,识别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岩块滑落的区域。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大型三维离散元软件3DEC模拟边坡采用不同的台阶数进行开挖,通过监测边坡岩体位移的变化,找出该岩质边坡不稳定块体存在的位置,并得出采用5级台阶开挖时,边坡岩体的位移量最小,边坡的稳定性更好,从而指导该边坡工程在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施工,以及为边坡的后期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点可靠度计算方法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阐述了结构点可靠度计算方法,对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JC法,几何法,高次高阶矩法,响应面法,蒙特卡洛法,随机有限元法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极限状态方程线性或非线性程度不高的简单结构。用一次二阶矩法计算可靠度足以满足要求,且简单易行,对于大型复杂结构。其功能函数一般不能显示表达,大多是非线性的高次方程,应用响应面法,蒙特卡洛法,随机有限元法则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带孔口拱坝整体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同一工况下,弧门支座结构不同对拱坝孔口应力的影响.计算得到了不同结构形式下孔口群应力的大小、分布范围等.比选两种形式的弧门支座结构形式,分析不同结构形式下应力分布,为表孔弧门支座结构形式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羊曲水电站泄洪洞围岩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是工程地质和岩体力学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依据地下结构设计理论和岩石屈服Druck-Prager准则,考虑到了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的方法对羊曲水电站泄洪洞开挖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隧洞围岩开挖支护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隧洞围岩位移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为隧洞开挖施工过程中围岩和结构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