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消防员防护服外层面料所用芳纶色纤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和技术要点。分析了消防员防护服外层面料的技术指标,纱线原料选用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对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进行预处理;优化清梳工序;采用预混和混并相结合的并条工艺;粗细纱工序合理配置隔距、压力和纱线捻系数,在现有棉型设备上成功纺制出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有机导电纤维98/2 18.5tex×2纱,纱线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织造的要求。认为:通过合理配置各工序关键参数,选用设备器材专件,严格操作管理和温湿度控制,提高成纱质量,可以满足后续织造以及面料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探讨芳纶1313/芳纶1414/导电纤维93/5/2 18.5tex×2混纺股线的生产技术要点。通过适当的原料预处理,优化清梳工艺,并条采用头道偏大、末道偏小的后区牵伸倍数,优选粗纱捻系数和粗纱卷绕密度,合理配置细纱牵伸工艺、钢领和钢丝圈,电子清纱参数设定适当收严,选择适中的捻比并加湿定捻,成功纺制出满足后续织造要求的18.5tex×2混纺股线。认为:纺制芳纶混纺股线需以提高可纺性、减少纱疵为出发点,各工序应单独隔离控制温湿度,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和加强设备管理,以获得较好的纺纱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共聚型对位芳纶/间位芳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不锈钢纤维38/30/30/2 12.5tex集聚纱的生产要点。针对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对设备和纺纱工艺进行优化配置,采用多道条混的方法确保多组分纤维充分混和及不锈钢纤维精确的小比例含量,保证纱线的防静电效果;采用蒸汽定捻措施,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纺制的集聚纱主要质量指标符合用户要求。认为:该纱线制成的面料可在易燃易爆行业的防护服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测试棉竹炭改性Coolmax纤维混纺织物的性能。以棉/竹炭改性Coolmax纤维50/50 18.5tex双股线为经纱;纬纱为按一定比例排列的两种纱,即棉/竹炭改性Coolmax纤维50/50 18.5tex赛络集聚纱和JC18.5tex环锭纱。介绍了5种织物设计规格和试织要点;重点测试了各织物的顶破性能、透气性和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各织物均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和防紫外线功能。认为:本次试验中,当竹炭改性Coolmax纤维含量为46.51%时,面料的透气性最好,可作为衬衫面料设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顺利开发腈氯纶长绒棉导电纤维混纺纱,针对腈氯纶纤维、导电纤维及长缄棉的特性,在纺纱各工序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提出了对腈氯纶纤维和导电纤维需进行纺前人工撕扯混匀及预处理;各工序要做好隔离防护,优选相关工序工艺参数,优化工艺配置;络筒工序采用光电式电子清纱器.通过以上措施,最终顺利纺制出腈氯纶/长绒棉/导电纤维60/38/2 18.3 tex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开发了一种18.5 tex聚酰亚胺/山羊绒85/15针织用纱,根据聚酰亚胺和山羊绒两种纤维的性能特点,从原料处理入手,对两种纤维进行抗静电与给湿处理。采用人工混合,在纺纱各工序优化工艺参数配置,做好生产过程管理,试纺出了质量满意的18.5 tex聚酰亚胺/山羊绒85/15针织用纱。纱线开发和生产中统筹考虑,通过加强原料与生产的精细化管理,针对具体纱线品种优化工艺,提高了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芳纶1414和棉两种纤维特性差异,在现代先进的棉纺纱设备上,结合生产实践,优化选择工艺参数,并解决了纺制中存在的难点,探索性地开发出高品质的27.9 tex 50/50芳纶1414/棉混纺纱。纱线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成纱强度高,条干均匀,毛羽少。  相似文献   

8.
为了顺利纺制竹纤维18.5 tex针织用赛络纱,确保成纱质量,根据竹纤维性能特点,通过纺纱实践,对纺纱各工序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清梳工序要充分开松和梳理,减少纤维损伤;并粗工序采用轻定量;细纱工序加强操作,减少断头.竹纤维18.5 tex赛络纱成纱条干、强力、毛羽指标较好,但成纱细节较多,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总结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阻燃腈纶尼纶导电短纤混纺纱的生产要点。在保证原料混和均匀的基础上,清棉工序重点开松和保护纤维,梳棉工序选用合适的针布进行柔和梳理,采用"低速度,中定量,大隔距"的并条工艺,偏小掌握粗纱捻系数,选用赛络集聚纺技术改善纱线的条干和强力水平;整个生产过程保持低速生产,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顺利生产出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阻燃腈纶/尼纶导电短纤维58/40/2 14.8tex赛络集聚纱,成纱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要求。认为:通过合理的工艺优化和严格的车间温湿度控制可以保证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循环再生棉纱原料的工艺优化措施,并制定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简述了再生棉原料的来源和分类,确定加工再生棉的标准,依据纤维损伤最少的原则,利用纺纱、织布、服装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或废纱经再加工制得的再生纤维为再生原料,优化原料工艺流程,优选关键设备,制定原料退色、烘干工艺,进行再生棉纱生产试验,从而确定产品适应性范围,制定出再生棉纱品质控制标准。认为:生产28.1 tex~59.1 tex转杯纱,再生棉配比控制在30%~80%较适宜;生产18.5 tex~28.1 tex环锭纱,再生棉配比控制在20%~50%较合适;生产11.8 tex~14.8 tex精梳集聚纱,再生棉配比控制在30%内可以达到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间位芳纶纤维悬浮液的絮凝特性,本研究从流变学角度出发,分别研究了单一间位芳纶短切纤维和间位芳纶沉析纤维悬浮液及两者共混悬浮液的絮凝浓度、剪切屈服应力和压缩屈服应力,同时通过湿法成形工艺探索间位芳纶纤维悬浮液的屈服流变特性与成纸匀度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纤维配比间位芳纶纤维悬浮液的凝结点在0.37~0.68 g/L之间,悬浮液的压缩屈服应力和剪切屈服应力与纤维浓度间分别呈线性和指数函数关系;除100%短切纤维悬浮液外,在同一浓度下,间位芳纶纤维悬浮液的压缩屈服应力和剪切屈服应力均随着沉析纤维比例的增大而减小;间位芳纶纤维悬浮液Froude数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对特定配比的间位芳纶纤维悬浮液,间位芳纶纸的匀度指数随着悬浮液Froude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探讨棉与负离子涤纶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负离子涤纶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其纺织品的功能;介绍了棉/负离子涤纶纤维60/40 14.5tex混纺纱的工艺流程、所采取的工艺技术及管理措施,并与常规涤棉混纺纱进行了对比。通过工艺优化和采取相关管理措施,顺利生产出棉/负离子涤纶纤维60/40 14.5tex混纺纱。认为:生产该混纺纱,应避免错纤维纱和错号纱;根据纤维性能特点优化工艺,采取适当降低纺纱速度、提高细纱捻度、减少并条和粗纱卷装长度等措施,可以保证成纱质量和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转杯纱质量,分析转杯纺技术优势,通过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生产18.5tex纱、14.8tex纱以及14.8tex纯棉色纺纱的生产实践,从原料、混棉混色、清梳联和并条工序、条子长短片段均匀度、关键器材与工艺优化、成纱质量方面说明转杯纺设备及器材选用及工艺设计要求;从棉花染色方法、色棉混合方法、色纤维混用比例、色结控制和生产环境温湿度调控说明转杯色纺纱的技术控制要点。指出:转杯纺流程短、效率高、用工省、成本低;优选原料,优化纺前各工序工艺参数,选配好纺杯、分梳辊等关键器材并优化纺纱工艺,可保证转杯纺纱机纺出高质量的细号纱,以进一步拓展转杯纱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探讨清梳联加工纤维素纤维纱的体会.通过做好选择合理的清梳联流程,优化各单机工艺配置,选配梳棉针布型号,控制清梳联系统风量风压、连续喂棉参数和温湿度等项工作,使清梳联生产纤维素纤维纱顺利,生产的莫代尔14.8 tex、竹浆纤维18.5 tex、莱赛尔9.8 tex等品种的质量达到了用户织造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的涤纶变形丝在相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收缩性的特点,以16.7 tex/288 f双股涤纶变形丝DTY和16.7 tex/72 f双股半消光扁平涤纶长丝FDY的合股纱为面纱,16.7 tex/48 f双股涤纶低弹丝为地纱,在2+2双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立飞绒产品。详细介绍了该产品的原料选择、织造和染整各工序的技术参数和工艺要点,及产品规格指标。立飞绒产品风格独特,毛面立体感强,蓬松性好,毛面轻巧、柔软,是玩具、服装、床上用品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6.
Tencel与Modal珍珠纤维混纺赛络纱的纺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为了顺利开发生产Tencel/Modal/珍珠纤维40/30/30 14.8 tex赛络纱,优化纺纱工艺,根据3种原料的性能,进行了纺纱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圆盘混和工艺,清梳工艺设计在纤维开松与纤维损伤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并、粗、细工序注重减少纱疵,工艺参数的设计遵循"轻定量、慢车速"的工艺原则,能够保证较好的成纱质量.针对Tencel/Modal/珍珠纤维40/30/30 14.8 tex赛络纱纺制过程中纤维均匀混和、纱疵预防、单纱防止及车间温湿度控制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保证了成纱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聚酰亚胺/间位芳纶混纺纱的阻燃、耐高温及物理机械性能,采用两步法,通过反向加捻制备以聚酰亚胺短纤纱线为芯纱、以间位芳纶为包覆纱的包芯纱。将包芯纱制成面密度为210 g/m2的右斜纹织物,通过和同规格的聚酰亚胺/间位芳纶均匀混纺纱线制备的织物进行比较发现:包芯纱制备的面料具有更小的损毁长度、更好的高温尺寸稳定性以及更大的撕破强力和断裂强力;当芯纱质量低于30%时,聚酰亚胺芯纱能够被很好包裹,不会显露在外,规避了聚酰亚胺难以染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探讨石墨烯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14.8tex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石墨烯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性能特点。工艺设计方面,合理降低清梳联各打手速度;优化梳棉工艺,保证柔和梳理;选择较大的粗纱捻系数,优化纺纱牵伸分配;优选细纱工序胶辊、钢领和钢丝圈,减少细纱断头,提高细纱车速;合理设置络筒工序清纱和捻接工艺。最终顺利开发出石墨烯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14.8tex纱且成纱质量良好。认为:根据纤维特性,调整工艺并优选关键器材是开发石墨烯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环锭包芯纺纱技术纺制芳纶1313与涤纶耐温包芯纱,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原料条件下,用环锭包芯纺纺制48tex耐温纱时,捻系数、长丝张力等工艺参数对包芯耐温纱成纱质量有较大影响;最优工艺参数为捻系数420,长丝张力14.7cN。  相似文献   

20.
芳纶1414赛络纱的纺制及临界捻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棉纺设备上顺利生产出高品质芳纶1414纯纺纱,针对芳纶1414纤维易产生静电的特点,对生产过程中纤维的预处理方法、相对湿度控制进行了探讨,采用赛络纺技术,并优化工艺参数,最终顺利生产出芳纶1414 18.5 tex赛络纺纱;同时分析了芳纶1414纯纺纱断裂强度与捻系数的相互关系,得出芳纶1414赛络纺纱有两个临界捻系数,其临界捻系数小于同线密度的传统环锭纺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