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高档顺毛大衣呢026138为例,针对驼羊毛纤维具有抱合力差、强力高、长度长等特点,从原料选用、产品设计入手,对产品的纱线结构进行了合理设计,并对产品的纺纱、织造工艺流程与上机工艺参数和后整理工艺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生产驼羊毛制品,宜采用其混纺纱作为纬纱,采用精纺设备纺纱;织造工艺以"大张力、中速度、大开口、迟开口、低后梁"为原则;产品后整理时应控制好缩呢、洗呢、蒸呢、烫剪等关键工序的工艺条件,才能保证产品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2.
杨莉  徐淑华 《毛纺科技》2015,43(1):11-13
对吸湿排汗纤维混纺面料纤维染色染料的选择、染色温度、纺纱、织造、后整理生产工艺参数和技术要点的合理性及适应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30%吸湿排汗纤维、50%羊毛纤维、20%涤纶混纺15.62 tex×2纱线;纤维染色温度控制在120℃;组织采用平纹;后整理采用吸湿排汗剂等,生产的面料吸湿排汗效果显著,能够满足人们对高档毛精纺夏季面料舒适透气性、时尚性等服用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由于采用“半精纺”纺纱,所用原料的纤维长度一定要合适。因为纤维本身的强度不同,对不同的半精纺原料,适纺长度也就不同。纤维强力低的,可稍长一些,反之,则可短些。江苏阳光集团国家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试验比较,认为选用的纤维长度(mm)如下:羊毛-55,绢丝-40,苎麻-40,亚麻-40,棉-29,粘胶-38。半精纺原料纤维长度较短,决定了纺纱时所需的纤维截面根数要比毛精纺工艺高得多,一般要求达到55根以上,才能保证纺纱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纤维(PLA)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兼有羊毛的保暖性、棉纤维的吸湿性和导湿性等特点.结合毛精纺工艺,通过实验性生产,探讨了羊毛与聚乳酸纤维交织在染色、纺纱、后整理等工艺上的特殊要求.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聚乳酸纤维对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具有一定的作用.文章还介绍了聚乳酸纤维与毛纤维加工的技术要点,提出了聚乳酸纤维开发纺织新产品的思路及其在毛织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毛精纺多组分女装面料的试制开发.运用羊毛、麻、丝、棉、涤纶、粘胶等不同纤维的特性,采用互补原理,合理搭配组合,确保最终产品风格.采用花式纱、强捻纱、粗细纱等纱线的不同排列,不同的组织结构与纱线问巧妙合理结合,后整理针对产品的组成及结构合理的制定工艺,使面料肌理感强、花型新颖、花色独特、风格时尚、品种繁多,为开拓毛精纺女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羊毛/桑蚕丝/亚麻休闲面料的原料特点、产品开发思路及规格。为了达到产品具有丝的光泽和亚麻类产品麻节效果,针对亚麻纤维含量高纺纱困难,通过混料试验来优化产品的混纺比,亚麻纤维比例在25%以上时,混纺产品具有很强的麻类产品的麻节效果。采用半精纺设备纺纱,优选各道工艺,先将羊毛、桑蚕丝、亚麻3种纤维混纺成单纱,再和2.2 tex桑蚕丝并线、加捻;织造上浆,选择紧度偏小的工艺;后整理采用平幅工艺,防止产生折痕。开发的羊毛/桑蚕丝/亚麻混纺产品色泽高雅、花型新颖,具有毛的温暖感、丝的柔滑感、麻的粗犷感,以及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和悬垂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粘胶、锦纶和羊毛3种纤维性能特点与纱线质量要求,采用半精纺纺纱工艺,结合段彩、竹节和紧密纺等纺纱技术,开发具有独特结构的新型段彩纱。为了确保所纺纱线品质,通过合理优化工艺流程及梳棉、粗纱、细纱工艺参数,控制好各工序车间的温湿度,在经过技术改造的细纱机上成功纺制出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和风格独特的粘胶/锦纶/羊毛半精纺新型段彩纱,可以满足多种面料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作为主要原料,加入涤纶、蛹蛋白粘胶丝、羊毛3种原料混纺或经纬交织的生产工艺,分析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特点,在条染工序采用中性染料对羊毛纤维和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分别染色.根据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没有卷曲、抱合力差的特点,在纺纱各道工序调整牵伸倍数和罗拉隔距,前纺混条时,选用纺纱润滑剂和SN抗静电剂,防止静电产生.研究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织造和后整理等工序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半精纺毛棉丝混纺衬衣面料的开发过程及其纺纱工艺、织造规格设计以及整理工艺要点。该产品充分利用了半精纺技术和半精纺原料使用多样性的特点,将羊毛、棉和绢丝3种性能优良的天然纤维进行混纺织造。着重探讨了毛、棉和绢丝混纺休闲衬衣面料的整理新工艺:介绍了气流洗特点及使用气流洗工艺改善半精纺衬衣面料手感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详细介绍了运用新型低温潮交联整理技术提高半精纺衬衣织物抗皱性能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一 丝毛混纺花呢的产品特征 丝毛花呢是精纺呢绒中的高档品,花呢中的精品,目前市场的丝毛花呢有丝毛交织、丝毛合股、白色绢落棉与羊毛混纺等花呢,丝毛花呢一般是由丝纤维形成丝粒或丝粗节,构成独特的呢面风格。丝的丝粒除了白色外,还可根据客户来色生产,我们根据客户要求采用正规丝条40%与羊毛条60%混和后染色、纺纱。由于丝纤维与羊毛混和后,丝处于一定的游离状态,从而得到由丝构成的“丝粒”、“丝粗节”花色纱线,再配用结子装饰花式线制成花呢,织物呢面有大小不一的星点分布和独具一格的外观效果。 二 突出丝毛混纺花呢风格特征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毛/粘小提花产品的开发思路、风格特点、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控制。毛/粘小提花产品采用羊毛与粘胶长丝交织,利用经纬2种纱线原料结构不同,造成不同的反光效果,结合组织变化,使呢面产生了隐约的花纹,有类似提花产品的感觉,产品典雅大方,符合时代潮流。在生产过程中,选用合适的工艺参数,解决了产品的生产难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对织机进行了改造,保证了织造的顺利进行,后整理采用平幅洗呢加空气撞击整理等,使产品的风格手感充分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6):23-23
《大豆蛋白纤维毛织物的研制与开发》项目采用大豆蛋白纤维与优质澳毛及天丝等纤维混纺,采用低温染色、数码印花技术和复合纺纱技术,研制开发了大豆/羊毛/天丝、大豆/羊彩涤纶、大豆/羊毛等数码印花面料。该项目将大豆蛋白纤维的优良性能充分体现到了产品中,拓展了毛精纺面料的开发及使用领域,同时赋予了织物特殊的风格,满足了市场需求,符合人们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在毛纺精纺及半精纺纺纱系统分别开发了芳砜纶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纱线,设计织造了面料并测试了相关性能。结果表明,芳砜纶与羊毛纤维混纺织物在开发热防护服类产品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表明,与采用毛精纺路线相比,利用半精纺系统开发芳砜纶纤维混纺纱线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涤毛粘(40∶30∶30)混纺花呢的服用性能及价格均较适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是国内市场畅销品种之一。上海地区多数采用混流条纺纱,涤纶和粘胶用原液着色纤维或散纤维染色,与白羊毛混梳,一般不经过复精梳工艺,织物套染羊毛。我厂在轧染粘锦华达呢的基础上,试验了一万二千米涤毛粘混纺花呢(羊毛部分)轧染工艺,成品物理指标及色牢度接近原绳状匹套染工艺(见表一、表二),经工商共同鉴定,一致认为轧染产品呢面光洁,正反拈花型清晰,手感稍挺爽,符合市场需要。 现将轧染工艺简单介绍如下。 染整流程: 烧毛→擦油渍→轧染→洗呢→煮呢→吸水→浸轧柔…  相似文献   

15.
利用毛型PBT短纤的性能,结合精纺双弹织物的设计思想,开发了毛型PBT双弹精纺面料。通过对PBT纤维性能的阐述,确定毛型PBT在精纺领域的应用优势;通过其与羊毛的合理比例搭配,以及合理纱线密度的设计,再结合纺纱、织造、后整理等工序的关键技术探讨,成功开发了一款毛/涤50/50双弹面料,产品手感柔软、呢面清爽,并且各项物理指标满足国家标准,尤其经、纬向弹性分别达到了10.5%与11.5%。文章重点探讨了产品关键工序的工艺技术参数及操作要求,对毛型PBT弹性面料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利用丝光羊毛所具有的不易毡化、不易起球、手感柔软和光泽柔和的特点辅以莱卡纱,以生产舒适、立体感强、装饰效果好的精纺丝光毛莱卡段色抗菌羊绒围巾.选用丝光羊毛和莱卡,介绍了生产该种羊绒围巾的原料选择、织物规格及生产技术关键.指出后整理的重点工序为染色、洗呢及抗菌功能整理.该产品还使用了吊染工艺,使产品具有颜色渐变的特点,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兔羊毛纤维的特点与其可纺性,低特兔羊毛精纺品种的条染复精梳工艺、纺纱工艺及技术措施与成纱条干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纺纱工艺及技术措施、试验得出的纺制低特兔羊毛精纺毛纱的国产精纺设备细纱最佳工艺作了分析.实践表明,在用兔羊毛纺制低特精纺纱时,用上述纺纱工艺及技术措施,对解决条干不匀和提高纺纱制成率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芳砜纶纤维与羊毛进行毛精纺混纺试验,探索芳砜纶纤维在毛纺系统的纺纱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芳砜纶纤维与羊毛混纺对于改善芳砜纶纤维的可纺性具有明显效果,混纺纱的可纺性随着羊毛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混纺纱的性能随着羊毛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指出开发芳砜纶纤维与羊毛混纺产品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并分析不同混纺比例混纺纱性能差异的原因,以及采用芳砜纶纤维与羊毛混纺开发防护产品的优势,认为在毛纺行业开发芳砜纶高级防护产品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精纺毛纱常用加工设备,纺制竹纤维、丝光羊毛、醋酸长丝针织用混纺纱,介绍了其纺纱、染色纱工艺的技术指标及工艺路线。阐述了用其在电脑横机上编织集圈组织、网孔组织针织面料的注意事项,以及后整理过程中的防沾色整理、防脱色处理、防缩整理等。通过检验和市场调研表明,该新型混纺产品充分发挥了3种纤维的优点,纱线条干均匀,纱疵少,具有吸湿、透气、舒适、滑爽、抗起球、可机洗等多种功能,弥补了羊毛织物易起球、易毡缩的缺陷;在纱线结构方面也是一种创新,为增加针织产品的品种提供了原料保障。  相似文献   

20.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对比,使用拉细羊毛与PVA水溶性纤维伴纺的途径来实现毛精纺超薄面料开发。利用拉细羊毛技术和PVA伴纺技术,确定合理的原料比例、纱线捻系数等产品的设计参数,提高纱线的可纺性,解决与此相关的染色、纺纱、织造和后整理等一系列工艺技术问题,研制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毛精纺超薄面料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