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混凝土微观结构出发,研究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成型过程的时变温度场;对裂缝持续增长的早龄期混凝土物理、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综合考虑混凝土材料、结构特征,研究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的成因机理、分析方法与控制措施;提出裂缝开展的预测和控制方法,建立裂缝扩展过程的损伤模型;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混凝土早龄期的水化、温度、收缩、徐变、力学性能和断裂性能随时间的发展规律;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推导了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力的增量计算方法。对室内试验与实际工程的研究表明: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分析应该是对混凝土温度、收缩、徐变、力学性能、结构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动态分析,提出的混凝土早龄期开裂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理论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分析过程的效率与准确性。图18参22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建筑事业正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很多工作都告别了过往的恶性循环。混凝土早龄期性能,是重点控制的内容,如果没有在该方面积极的加强把控,很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就没有安全保障,甚至会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失。本文针对混凝土早龄期性能与裂缝控制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混凝土早龄期抗开裂性能有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的引气剂进行了相应的定量测试试验,对混凝土开裂性能影响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适合的引气剂掺量,提高了混凝土早龄期抗开裂性能。 相似文献
4.
5.
6.
利用数值模型对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养护期3~6d内的最大挠度,混凝土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钢筋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进行了模拟分析,着重分析比较了钢筋混凝土楼板混凝土拉压强度、挠度和钢筋受力情况受冷凝天数影响的变化规律,为早拆体系中钢筋混凝土楼板可以拆除模板时的最低强度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混凝土早龄期受力对后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通过测试早龄期混凝土受力后养护28天强度及其他性能,来研究早期受力混凝土对长期性能的影响。试验中。采用高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80)和普通强度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40)来分析和比较两者的异同。在龄期分别为8小时,12小时,1天,2天,3天时,在混凝土圆柱体试块上施加一定的静力(分别为混凝土当时强度的30%,50%,70%),持荷,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部分试件放入养护室养护,部分放在空气中养护。到龄期28天。测其各项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全曲线。在此试验基础上,考虑抗拉性能方面,在龄期为12小时,1天和3天,测试普通混凝土梁受静力荷载(混凝土当时抗折强度的70%),同样养护28天后其力学性能。采用四点弯曲试验方法。在试验中。每组混凝土试件都有参考试件。这样,我们研究了静力大小、养护条件和荷载作用时问对早龄期受力混凝土后期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混凝土的自愈性能。试验结果证明了混凝土的自愈功能,而且混凝土受力时间及其后期的养护条件比受力大小对早龄期受力混凝土后期性能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9.
准确测定早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特性对研究和评价早龄期混凝土抗裂性能及影响收缩变形的诸多因素具有关键性意义。由于该阶段的混凝土正处于从流塑状态到凝结再到硬化的变化过程中,为避免测量操作的接触力导致被测目标发生不确定的微变形或位移,必须采用非机械接触方法进行测量。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准确测量混凝土成型后全过程收缩变形特性的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变形测量方法的实现和面向产品的全自动测量装置的研制,解决的技术关键、采取的技术创新及所达到的技术性能。该仪器良好的实际使用效果验证了GB/T50082修订稿引入的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性能试验方法的技术合理性和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早强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TY型早强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并简要地介绍了混凝获得早强混凝土技术途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作者成功地开发了TY钙矾石型早强矿物掺合料,经过实验证明,掺加该种掺合料制成的早强混凝土不仅性能良好,而且适合我国目前的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11.
双参数模型法研究早龄期混凝土的断裂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了RILEM推荐的“双参数模型”(TPM)(RILEM Technical Committee 89-FMT)研究了早龄期混凝土的临界应力集中因子KIC^3和临界裂缝尖端开口位移CTOD这两个断裂参数。试验同时采用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作为试验对象,取4根同一龄期的混凝土用于试验。试验龄期为12小时,1天,2天,3天,7天和28天。试验结果表明两参数值随水化的进行增大,相对于成熟混凝土来说,早龄期混凝土的这两个参数值比较低;在同一龄期,高强混凝土的这两个参数值要比普通混凝土的对应值高;从试验中还可以看出混凝土的断裂参数与强度有相类似的发展规律,可以作为材料的性能指标,用于表征混凝土的阻裂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入手,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通过材料选择、设计、和施工中的控制措施,有效地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 相似文献
13.
朱立峰 《新材料产业(装饰材料世界)》2008,(1):46-49
混凝土裂缝可分为内部微裂缝和外部宏观裂缝,由于混凝土所固有的内部结构,不可避免产生内部微裂缝,在外力或变形作用不大时,微裂缝是稳定的。但在环境温度、湿度、荷载等因素作用下,这些微裂缝就可能发展为可见的宏观裂缝。宏观裂缝不但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影响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很多,诸如,结构设计不当、受力荷载不均或过大、使用环境条件、材料性质和配合比、施工工艺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15.
16.
通过多年的现场观察和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介绍了混凝土施工裂缝的种类,从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现场等方面分析了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通过分析混凝土基础产生裂缝的原因,经比较论证,阐述了控制裂缝的措施及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