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精梳棉/Richcel/麻浆蛋白改性粘胶混纺纱的生产要点。介绍了Richcel纤维、麻浆蛋白改性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及物理指标。采用先将Richcel纤维和麻浆蛋白改性粘胶纤维原料混和制成预并条,再与精梳棉条进行3道混并;通过优化工艺配置、控制原料回潮率及各工序的温湿度、专件器材选用等工作,顺利纺制出精梳棉/Richcel/麻浆蛋白改性粘胶纤维60/25/15 14.7tex混纺纱,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认为:控制混纺比均匀、减少纤维损伤和防止出现"三绕"现象等,是开发此混纺纱的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2.
探讨棉/大豆蛋白纤维/CoolDry纤维/涤纶40/25/25/10 14.8tex混纺纱的纺纱工艺。针对几种纤维性能特点以及混纺纱质量要求,优选原料规格,采用包混、条混相结合的工艺,增加精梳预并工艺,确保了成纱混纺比;在各工序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以解决纺纱过程中的纤维损伤、均匀混和、条干均匀度、纱疵等问题,最终保证了混纺纱的顺利生产。认为:该多组分混纺纱的质量达到了产品开发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探讨棉与负离子涤纶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负离子涤纶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其纺织品的功能;介绍了棉/负离子涤纶纤维60/40 14.5tex混纺纱的工艺流程、所采取的工艺技术及管理措施,并与常规涤棉混纺纱进行了对比。通过工艺优化和采取相关管理措施,顺利生产出棉/负离子涤纶纤维60/40 14.5tex混纺纱。认为:生产该混纺纱,应避免错纤维纱和错号纱;根据纤维性能特点优化工艺,采取适当降低纺纱速度、提高细纱捻度、减少并条和粗纱卷装长度等措施,可以保证成纱质量和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部分替代亚麻/棉、大麻/棉混纺纱,提升棕榈纤维的应用前景与产品附加值,对已脱胶的棕榈纤维进行牵切、开松,在棉纺设备上纺制了41.7 tex棉/棕榈纤维65/35混纺纱,确定各道纺纱工艺参数及配置。同时对细纱进行尿素浸渍处理,测试了混纺纱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配置纺纱工艺和进行尿素浸渍处理后,混纺纱的断裂强度达10.19 cN/tex;条干均匀,条干CV值达18.5%;纱线柔软,柔软度达244捻/20 cm;混纺纱表面光洁,毛羽较少,3 mm以上毛羽指数为25。  相似文献   

5.
设计生产了舒适型芦荟改性粘胶纤维/棉织物。为制作舒适型的衬衫织物,以芦荟改性粘胶纤维/棉50/50混纺纱为原料,设计生产了14.8 tex×14.8 tex的平纹织物,优化了络筒、整经、浆纱、织造、数码印花工艺。并采用CoreLDRAW软件和Photoshop软件设计并制作成服装。经检测,设计织物的耐水洗牢度为4级,耐摩擦牢度(干)为4级,耐日晒牢度为4.5级。  相似文献   

6.
探讨Dralon腈纶/粘胶/棉40/40/20 14.8 tex混纺纱的工艺优化措施。分析了Dralon腈纶的微观结构和染色后纤维指标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原料的回潮率;细化原料预处理工作;合理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优选胶辊;控制好车间温湿度;最终有效改善了该品种的可纺性。认为:制定的一系列工艺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混纺纱的生产效率,稳定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芳砜纶/桑皮纤维/棉19.4 tex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芳砜纶、桑皮纤维和棉纤维的性能特点,纺前对纤维进行预处理,采用桑皮纤维棉纤维包混后与芳砜纶纤维条混工艺,合理配置开清棉和梳棉工艺;并条采用三道混并、防静电胶辊、重加压、大隔距、倒牵伸、低速度工艺;粗纱适当提高回潮率,选用较小定量和较大捻系数,严格控制纺纱张力;细纱采用低速度、中捻度、重加压、小钳口工艺;络筒采用小张力、低速度工艺,并合理配置电清参数,最终成功纺制出芳砜纶/桑皮纤维/棉50/30/20 19.4 tex混纺纱。  相似文献   

8.
文中优选细旦醋青纤维进行纺纱、织造、染整、成衣等产业链的加工技术研究,开发醋青纤维功能性针织面料。以15.6 tex腈纶与黏胶混纺纱(60∶40)×3股、25.5 tex棉与锦纶混纺纱(78∶22)×2股为表层,以8.3 tex/72 f(75 D/72 f)涤纶为中间层,以11.8 tex醋青纤维、莫代尔纤维、维勒夫特纤维赛络纺混纺纱(50∶30∶20)为里层交织开发菱形格织物,详细介绍醋青纤维纺纱工艺、针织编织工艺、染整工艺,并对面料的抗静电性、保暖性等功能性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醋青纤维系列产品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和保暖特性,符合人们对多功能服装产品的穿着需求。  相似文献   

9.
探讨锦纶Modal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通过正确选择原料混和工艺,对锦纶纤维进行抗静电处理,在各工序合理选择工艺参数及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结果顺利纺制成锦纶/Modal/棉40/40/20 14.5 tex三合一混纺纱,质量优于同线密度锦纶粘胶棉混纺纱。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工艺试验,着重分析了细旦涤纶纤维的性能及其纺纱工艺和影响65/35 9.8tex混纺纱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改进工艺及有关措施的实施,提高了细旦涤/棉混纺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探讨竹原纤维棉混纺纱生产工艺。分析了竹原纤维的特性,针对纤维粗硬、可纺性差的特点,通过竹原纤维的预处理,提高其可纺性。采用原料混和的方式,各工序采用重定量、重加压、低速度的工艺路线,合理配置工艺参数,解决了梳棉成网困难,并条静电缠绕等问题,并注意保持各工序较高的相对湿度,使生产正常进行,成功试制出竹原/棉50/50 9.7 tex混纺纱。  相似文献   

12.
根据芳纶1414和棉两种纤维特性差异,在现代先进的棉纺纱设备上,结合生产实践,优化选择工艺参数,并解决了纺制中存在的难点,探索性地开发出高品质的27.9 tex 50/50芳纶1414/棉混纺纱。纱线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成纱强度高,条干均匀,毛羽少。  相似文献   

13.
探讨Modal/细特涤纶纤维混纺成纱的可纺性,设计纺制14.8tex针织纱的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探究Modal/细特涤纶纤维混纺纱的断裂强度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以期为Modal混纺纱的生产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精细化后的孟加拉黄麻纤维与棉纤维在环锭纺纱系统上进行18.2 tex 30/70黄麻/棉和36.4 tex 55/45黄麻/棉混纺纱的纺制,对梳理、并条、粗纱等工序的工艺做了初步探讨,对混纺细纱的捻系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两种混纺纱的机械强力、毛羽与条干等质量指标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5.
高比例亚麻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开发出高比例亚麻棉混纺纱,针对亚麻纤维特性,通过进行亚麻纤维预处理,采用与棉纤维包混工艺,并在各工序采取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较好地提高了亚麻纤维的可纺性,减少了疵点,改善了半成品及成纱质量,顺利地纺制出亚麻/棉60/40 14.7 tex混纺纱,满足了高比例亚麻混纺纱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制作高档色织衬衫,以14.7 tex芦荟改性粘胶纤维/棉50/50混纺纱为纬纱,13 tex棉/涤纶65/35混纺纱为经纱,设计生产了14.7 tex×13 tex 472×276 148的渐变色织衬衫面料,并优化了络筒、整经、浆纱、织造等工序的工艺参数。优化后,成品织造效率高达89.3%,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采用CoreLDRAW软件设计款式,富怡服装CAD-V9软件制版,通过面料剪裁、缝制、打样,最终制成成衣。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14.8 tex(40~S)天莲纤维R赛络紧密纺纱线和19.4 tex(30~S)纯棉赛络紧密纺纱线交织(57∶43),以及采用14.8 tex天莲纤维~?与棉赛络紧密纺混纺纱(50∶50),与2.2 tex(20 D)氨纶交织(96∶4),在单面圆纬机上,开发两款天莲纤维~?针织面料。详细介绍面料的设计思路、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以及注意事项,并测试面料的色牢度、吸湿性以及防紫外性能、氨基酸含量、负离子发生量等。结果表明,开发的天莲纤维~?针织面料的色牢度优异、吸湿性良好,面料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分子,可发射负氧离子,具有涵养水分、亲肤护肤功能,可满足消费者对护肤养肤服装的要求,而且面料手感柔软舒适,适用于制作夏季户外运动服装及家居服装等。  相似文献   

18.
香蕉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天然纤维,具有优良的性能.文章对28 tex香蕉纤维纯纺及15.1 tex香蕉纤维/棉混纺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对香蕉纤维采用了牵切工艺,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对试纺纱的质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选取线密度为14.8 tex的20%棉+80%木棉混纺纱,与8.3 tex/72 f竹炭聚酯纤维纱交织,在双面大圆机上开发竹炭木棉针织面料。介绍了该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指出染整时采用抛光染色一浴法可以减少能耗,提高效率。该款面料可以用于开发针织内衣、休闲运动服装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麻赛尔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对麻赛尔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措施。各工序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了成纱质量,最终成功纺制了棉/麻赛尔50/5014.8tex的混纺针织用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