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芳 《中外建筑》2013,(6):60-61
日前,住建部公布了《“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其规划内容把绿色建筑在国内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高度,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标志了传统建筑设计从最开始的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设计,逐渐走向了生态建筑、有机建筑,成为了生态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此为背景,以BIM技术为切入点,重点探讨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产生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关键技术、产品和设备,建筑材料、平台和基地、人才培养、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探讨了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相似文献   

3.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企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建筑既影响建筑企业的需求也影响建筑企业的供给,同时还影响着建筑企业的使命。建筑企业要完成"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历史使命,需要相应的绿色企业文化的支持。绿色建筑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绿色理念、绿色制度和绿色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绿色行为。建筑企业需要从绿色建筑理念、绿色规章制度和塑造绿色企业形象等方面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模块化建筑产品开始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发展,建筑产业化已成为推动新型绿色建筑的新引擎。西科瑞阁超高层模块化建筑技术,是焦作快宜居实业有限公司2014年成功引进澳大利亚Hickory集团世界最先进的模块化建筑技术。该技术在高层及超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上取得了突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突破高度限制的模块化建筑系统,具有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抗震防风、高效安全、集约智能、可重复利用等特点。焦作快宜居是国内领先的模块化住宅研发和生产企业,是国内模块化住宅产业为数不多的出口制造商。拥有西科瑞阁超高层模块化  相似文献   

5.
正为全面贯彻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推进以绿色、低碳、多元、高效、智能为方向的新一轮能源变革,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印发《绿色建筑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以降低建筑领域能耗、减少污染、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建筑产品为核心,提出多项重点任务,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四化"发展:提升建筑能效,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推广绿色建筑,实现产品绿色化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水平,推行绿色建造,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推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推行智慧建造,实现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建筑创新示范,培育科技领军型企业,实现行业创新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区位的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原有建筑需要转化使用功能,为适应这种转变,原有建筑面临着形式、热工性能和设备等方面改造。本项目是一个南方实际的既有建筑改造绿色实践项目,将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绿色建筑技术有机运用于既有建筑改造中。本文即是对这些绿色技术实践内容介绍,相信此文对其他绿色建筑的实践定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中国大陆绿色建筑的相关评价标准、认证机构、认证流程及相关鼓励政策,阐述了中国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施工单位、咨询单位等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分析了通过中国官方认证的绿色建筑的逐年变化情况、建筑类型分布和地域差别等,统计了100个已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中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情况,并对中国大陆建筑项目的LEED认证情况做了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的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上海、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发展较为成熟;在政府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下,绿色建筑的评审有全国普及化的趋势,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逐年增多,处于由“浅绿”向“深绿”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关键技术、产品和设备,建筑材料、平台和基地、人才培养、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探讨了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较多问题。质量问题,施行《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带来的问题以及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项目之间项目主要目标不一致的问题最为突出。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其次,阐述了从传统建筑到绿色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诸如项目交付方式、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诸多传统的管理方面做出角色转换,发挥建设性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充分发挥施工企业主动性和创新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将成为绿色建筑目标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能源与资源的紧缺,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建筑节能的绿色建筑发展也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本文结合绿色建筑理念,对某示范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暖通和给排水专业的绿色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该建筑利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太阳能热利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技术手段,旨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达到降低建筑能耗指标,构建一种健康、舒适、节能、绿色建筑环境的目的.可供同类型项目设计人员参考,在类似建设项目中推广绿色建筑理念,更好地利用相关绿色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