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lanning》2013,(18)
本文主要对新型城镇化背景、新型城镇化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任务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不仅是多民族融合国家还是多山国家,在少数民族山区城市,将民族特色融入城镇,建设与山水环境融合的城镇,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塑造城镇个性、提升城镇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性,从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及精确保障四方面入手,在城镇化发展形态、城镇化路径、城乡建筑风貌和城镇化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出一条突出"特色"的规划路径,可为规划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滇西典型欠发达中小城市保山市城镇化现状特征,剖析了保山市城镇化竞争优势,探讨了保山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保山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策略:引导整合优势资源,强化产业支撑;注重城市整体功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挖掘城镇特色,明确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进行梳理,从基础设施整合、产业发展转型、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框架,并对智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实现城市的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发展,进而全面提升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强化“智慧”与“人文”要素的融合,来培育不同城市的特色。总之,智慧城市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新型城镇化发展能更好地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实现智慧、绿色和人文的可持续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要完成"新"的转型,实现从传统意义向现代意义上转变之后的"新"发展。因此,明确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在哪里,二者从原来意义上的相互关系到"新"变化的协同发展有哪些不同,探索"新型"视阈下的二者协同发展的政策路径、制度路径、主体路径和推动路径,无论是对城市和农村各自的发展,还是对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有了更高要求。其中古村落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涉及多部门、多专业领域。为促进城镇化转型,需多层次、跨学科的协同合作,集聚各个环节的创新要素和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推进新时代下人居环境以人为本、兼顾保护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4)
"十二五"时期贵州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但传统的城镇工业化推进已不是唯一途径,必须因地制宜,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山区城镇化发展道路。"飞地"性旅游推进型城镇曾经是欠发达地区一种独特的城镇化模式,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在十八大后,进一步推出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与新型城镇化模式"。依托旅游推进城镇化与通过工业化走向城镇化从动力理论上是并行不悖的。贵州在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的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旅游城市、旅游村镇。特色旅游推进型城镇化虽然是非主流的城镇化,但对贵州山区来说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资讯     
正建设信息参考贵州: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城镇化近日获悉,"十二五"以来特别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以后,贵州省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主战略,通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探索出一条城市带动、镇村联动、城乡互动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城乡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环境较大改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优化。贵州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  相似文献   

9.
尹明 《工业建筑》2014,(8):167-170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推动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提出了"三规合一"的概念,分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了推进"三规合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报告以来,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和资源的集约水平、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以城市经济结构为研究视角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城市经济结构对南宁市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南宁市城镇化路径的首选。科技结构、就业结构、基础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对南宁市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优化南宁市城市经济结构,实现整体协调发展以促进南宁市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并存使重庆成为全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典型的地区。要打破这种城乡二元分割格局、解决农村问题,就必须城乡统筹考虑,加快城镇化进程。文章在分析直辖后重庆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绩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推进重庆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适应性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2/3的土地、森林、矿产、水能等资源集中于山地。西南地区是人口、民族、资源、地域文化丰富而多样的典型山地区域。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西部推进战略的实施,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与建设显露出理论指导乏力和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惯性走入“建设性破坏”的误区,造成城乡环境资源、地域文化特色、物质空间形态极大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逐步跃上台阶,“重庆-成都”城市密集的经济发展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创新研究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业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问题。论文针对西南山地土地资源稀缺性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人居建设,城市、建筑空间多维性和自然、人文内涵丰富性的人居环境品质追求,提出指导西南地区城市(镇)规划与建设的适应理论研究目标:山地城镇化适应性理论及发展模式,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理论及减灾防灾,山地城市(镇)有机更新理论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山地城市(镇)建设适应性新技术支撑体系。论文拟建立对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理论研究的思考并对我国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的社会效应及城镇化中后期的规划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进入城镇化发展新阶段——城镇化中后期,宏观发展条件和中微观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发展速度的转变使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的不稳定性增加,人口城镇化将从"变局"转向"稳局"。本文提出,应争取有利时机,系统研究城镇化中后期的发展挑战和应对,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保持社会发展活力,实现增长向发展的转变。具体而言,在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要尽早完成人口城镇化的动能接续,强化城镇化的社会发展效应,继续带动社会流动。同时,要抓紧中高速增长的发展良机,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遗留问题,探索持续推进高质量人口城镇化的新道路。其中,在城镇化道路上,要超越城乡二元分立,建立从城市到乡村的现代化空间统一体,稳固城市发展道路,建设对城镇化支撑作用更强、更有效率的乡村空间。在人口治理上,探索促进社会流动的人口空间治理术,消解"存量"人口城镇化任务,更有效地响应人民生活和发展需要。在城镇化载体上,建构具有发展梯度的"城市群-都市圈-一般城市-县镇村"的多层级人口城镇化载体,创造更为公平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关于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万民 《规划师》2003,19(6):60-62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居于山地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我国山地的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面对目前西部经济发展的骤然性和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跨越性,必需的理论研究跟进和实践探索引导迫在眉睫。建议:建构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理论框架,加强基础性工作的实践,加强研究性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镇化滞后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所在,通过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的互动作用,加快农村地区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对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多集中于以工兴镇,研究对象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城镇单元,本文的考察目标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村落,探讨其借助旅游业加速城镇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轲 《城市建筑》2014,(15):53-53
本文首先对东莞市城镇化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东莞市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说明了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的必要性。接着从文化、经济、资源三个方面,对适合东莞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及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 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 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 即通过管控区内建设用地、划定外围保护地带、调整边界及布 局旅游服务基地等规划措施,在防止自身被城市化的同时,促 进相关城镇的空间建设、经济发展及职能转变。指明景城之间 已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为新时期新需求下的保护地与城 镇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君 《山西建筑》2014,(34):20-21
以秦皇岛市昌黎县施各庄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为例,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从景观生态格局、产业转型发展和人居环境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施各庄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化发展阶段,大城市空间拓展的边缘地区往往成为开发建设强度最集中、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最突出的焦点地区。受外部与内生发展需求的共同影响,这类地区的发展定位产生了较大幅度的跃升,相应地,城乡空间发展格局也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既有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路径难以支撑未来的长远发展,这些都是城乡统筹规划需要面对的难题。鹿泉市紧邻石家庄市区,属于大城市空间拓展的边缘地区。其城乡统筹规划从区域背景和鹿泉市发展阶段性的理性判读入手,针对城乡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提出了两阶段的城镇化路径及兼顾大产业基地与乡镇产业园区建设的工业化路径,采用了将发展路径与空间模式相结合的规划思路,构建了基于城乡要素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模式,有利于城镇化、工业化的村庄发展指引,基于城乡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设施布局,基于发展机会均等化的城乡交通体系,基于城乡协调的基础设施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