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3,(4)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特征表现为发展速度快、质量差,2011年的实质城镇化率只有35%。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强化城市群承载能力、均衡发展城镇化、强化社会管理以及实行多元化发展模式。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必须摆脱城镇化发展困境、农民工市民化不合理制度集障碍以及市民化资本和资金障碍等现存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
长期以来的二元结构,导致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比较低,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关系,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新常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新阶段,对于农民工市民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在新常态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对建筑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果,借助统计学分析软件,对可能影响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各自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并对通过卡方检验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属性中的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和是否愿意长期从事建筑业工作对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显著;社会属性中的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和职业化程度对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对建筑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果,借助统计学分析软件,对可能影响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各自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并对通过卡方检验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属性中的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和是否愿意长期从事建筑业工作对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显著;社会属性中的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和职业化程度对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是是现代城市亟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是要实现农民工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即农民工市民化。找出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有利于市民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4)
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投资入户、购房落户、人才引进、土地换社保和积分入户等模式。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可能,但是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仍然面临着较高的"准入门槛",市民化成本较高;镶嵌在户口中的各种社会福利尚未被完全剥离,弱化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很多城市户籍改革的出发点是吸引更多的资本、人才和技术,弱化了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感,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剥离户口中附着的各种社会福利、改革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是未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农民工难以市民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最严峻的问题,而农民工难以市民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元的劳动力市场,我们将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角度分析农民工难市民化的问题,并且论证国家已出台的政策的利弊,最后提出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中州建设》2013,(5):64-65
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后期,中国政府发现如果要工业化吸引过多人口进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水平是很难承受的,由此就开始强制性推行严厉的户籍制度管理。从此,虽然工业化率不断提高,但是城镇化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原地踏步,甚至还出现过城市居民和知识青年下乡这种逆城镇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王先鹏 《规划师》2011,27(8):102-106
我国城市化的空间模式可以分成三类,即城市拓展式的被动城市化模式、“离土不离乡”的主动城市化模式和跨区域流动的主动城市化模式.其中,跨区域流动的主动城市化模式所牵涉的离乡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核心难题.从资产流通和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对农民工的流出地、流入地和流动主体进行分析,通过保护和激活农村土地资产的价...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导致城市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通过分析我国小城镇水环境现状,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对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小城镇规划设计进行思考,提出了从流域、街区、地块三个层面解决小城镇水环境问题的规划思路,并以河南省扶沟县高铁新区方案设计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居民从农村地区不断地涌入城市。这种现象导致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压力,并影响到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分配问题。新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规划布局正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英国的历史中,英国政府同样曾经遭遇过中国如今面临的问题。在应对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紧张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大背景下,英国产生了花园城市理论以及其后的英国新城运动。文章基于花园城市理论和城市化理论,对于英国新城的规划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索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