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华 《中外建筑》2013,(5):51-54
为了保护工业遗产,使其在旧域改造中发挥新的作用,通过对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过程中功能置换与定位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在各种情况下产业建筑适合改造的功能模式和类型,从而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中功能的置换、空间的定位提供一种参考模式,给予闲置的产业建筑以第二次生命,并通过功能置换、定位和改造使旧产业建筑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长春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数量可观且价值较高的工业建筑遗产资源。但从目前的保护再利用现状来看,其再开发利用的程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故笔者以功能置换为主要研究视角,同时引入绿色节能改造措施,以期为本土的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实践找到一种更加具有地域性、文化性的改造策略与途径,从而有效平衡本市的经济发展与历史传承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面对城市与社会更新中的大量工业遗产,应当依据适合的空间改造原则进行合理的再利用,以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体现城市文脉。通过对保定百年工业遗产的调研,选取乾义面粉厂进行改造,在保留老工业建筑原始外立面形态与承重结构体系的同时,将工业遗产与体验型空间结合,对厂房内部空间进行全新的改造,为保定的工业遗产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4.
城市产业类建筑遗产改造性再利用模式的生成语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震  顾大治 《工业建筑》2011,41(6):47-49,53
改造性再利用已成为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的主要模式,通过探析该模式形成的深层背景,为其他类型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城市土地再开发提出了产业地段更新的现实需求;工业建筑从“构筑物”到“遗产”的历史变迁,从保护历史见证的立场上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可能性、可持续发展观和节能减排的环境要求,促使改造性再利用模式被优先选择;而产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减慢,城市工业遗产的改造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对工业遗产建筑现有空间进行合理再利用是改造项目中的一大要点。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存在功能布局、空间可达性、空间序列多样性三个客观问题亟需解决,以上海三邻桥社区中心改造项目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三邻桥厂区空间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通过对改造后的空间重新构建空间网络模型再次分析验证了厂区的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为将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公共建筑提出了空间方面的策略,可以为类似的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们往往可以从工业建筑身上挖掘出城市发展的痕迹。作为所在地区工业文明的物质载体,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已经成为当今建筑界的热门课题。通过对无锡茂新面粉厂的改造设计过程的分析,探讨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的再利用、历史信息的挖掘、场所的改造等方面的内容,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对城市文化复兴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工业建筑遗产由于具备人类历史的物质承载性和城市发展的见证作用,已成为当今城市存量更新阶段中的重点改造对象,如何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延续城市文脉,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事业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保护性改造再利用"的观点出发,总结了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不同价值认知,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策略,为其他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曾佳  傅凯 《四川建筑》2012,32(2):57-59
在提倡生态与节约型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已存在的有价值但又不是文物遗产的旧建筑进行有效再利用研究,其再利用模式将有效减少拆除重建所造成巨大的物质资源浪费。以咸宁市某医用教学楼改造为例,对建筑改造空间置换与功能重组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功能空间的有效再利用与改造模式。指出旧建筑具备有效合理的再利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跨学科的视角,对我国工业遗产的产业开发模式与建筑改造再利用方式进行梳理归纳,探讨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政策导向对产业开发模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下建筑改造再利用方式的演变。通过研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政策模式,研究旨在促进产业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城市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城市更新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文章在工业建筑遗产认知的基础上,总结了改造原则与模式,并基于实践案例提出改造策略,为城市工业建筑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1.
赵辰 《新建筑》2011,(5):62-65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筑学专业必然要为之作出相应的贡献,但目前业界还存在不少误解。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作为一个成功改造自原废弃机械工厂的成功案例,透彻地说明了在改造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应强调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将工业建筑重新融入城市空间环境。从而充分地显示建筑学的主体意义。  相似文献   

12.
范明亮 《山西建筑》2011,37(6):8-10
以上海东外滩十七棉厂改造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较小的干预下改造优秀历史建筑,体现工业遗产特色,且适应今天的功能需要,并阐述了城市滨水区再生实践中城市公共空间重塑的必要性和策略,对同类工业遗产改造项目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一项使时间和岁月凝固的艺术,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也记录着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历史建筑和历史地区的保护,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认同,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对产业类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近20年内经历了经济转型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牺牲品.随着北京大山子工业区、上海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人们对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工业遗产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开始被人们津津乐道.目前,北京有多个老工业区面临着改造,反思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工业遗产的破坏,如何合理保护工业建筑并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当然,对于不同的工业区应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造和再利用方案.北京西二环外的北京第二热电厂(简称"二热")也即将面临改造,关于"二热"及其周边地区改造的研究也已经开始,下面我就结合着这项研究,谈谈对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旧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做出了较多的理论研究,但关于旧工业建筑室内空间改造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该文系统归纳和总结了旧工业建筑的四种功能置换类型和两种室内空间的改造模式。并着重分析了以上两种模式在原武汉锅炉厂403车间室内改造案例中的复合运用,为旧工业建筑室内改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5.
《新建筑》2014,(5)
Hinman研究大楼的改造及再利用,通过将Hinman研究大楼改造为建筑学院的附属建筑(包括设计室、实验室、教室和研究空间)使其成为佐治亚理工学院建筑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并重新焕发活力. 研究大楼被设计转换为一个灵活的建筑学院的新附件,包括新的工作室、实验室、教室和研究空间.原建筑是一个高50英尺(约合15.24 m)的工业棚架结构建筑,其竖向结构因此重新改造,横向空间则变为灵活的开放模式.通高的楼层主要作为设计室使用,但也可根据要求重新配置功能,以满足其他使用需求.棚架结构也是城市网架构成的一部分,同时大楼的公共空间成为大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旧工业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不断发展的见证,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剖析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社会意义。以成都的“东郊记忆”为例,阐述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开发设计模式,并引发了对于目前改造存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发展逐渐转向新常态,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的价值意义重大。工业遗产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研究工业遗产空间的改造方法有助于城市文化价值的准确传承。通过分析工业遗产空间的概念,指出其改造的基础是价值,目标是保护传承城市文化并适应当前需求。进而从物质部分的尺度和肌理、非物质部分的功能和流线几个方面剖析了工业遗产空间的改造方法,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一直是工业遗产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尤其是在城镇化模式从"增量发展"至"存量发展"的背景下。文章以泉州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的改造再利用实践为例,通过对其改造背景、理念和策略等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基于闽南地域特色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新思路。文章从闽南独特的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和建筑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总结了改造过程中的得失经验,以期为当下工业遗产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大量旧工业建筑纷纷退出历史舞台,面临着被拆除的情况,其中不乏一些承载城市历史记忆并具有极高保留价值的工业遗产建筑,对此国内也兴起一股对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热潮。基于遗产建筑所具备的多重价值,提出适用于工业遗产建筑的适应性节能改造策略,并对"适应性"进行解读,梳理了适应性节能改造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加以论述,以期为我国工业遗产建筑的节能改造再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
作为一项具有重要遗产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改造模式——"旧工业空间的改造性再利用",引起建筑文化保护工作者高度重视。文章以"四川美术学院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的改造为例,将旧工业空间的文化历史前身与改造设计结合作为重点探讨对象,寻求适宜体现旧工业空间特色的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