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的背景、理念与方法以及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设点的情况。海绵城市建设方式就是改变传统做法,将末端治理转化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将快排转化为"渗、滞、蓄、净、用、排",采取灰绿结合的措施,统筹解决城市水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安全问题,是新时代城市排水体系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202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建办城[2022]17号),明确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应聚焦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因雨水导致的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是理念,而理念落地的关键是透视城水关系,并因地制宜地重塑城市健康水循环系统。从系统性、外部性和时空特性三个维度,透视十大城水关系不善导致的雨水问题,并结合典型海绵城市建设案例,对海绵城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建设策略与路径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刘晓涛 《规划师》2001,17(6):66-69
论述国外城市河流治理发展的新趋势,指出建设生态河堤、给河流以空间、控制河流污染、建设滨水景观已成为国际上城市河流治理发展的总趋势。分析我国城市河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城市河流治理,树立城市河流治理新的规划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河堤;保护水面,还河流以空间;营造水景,建立滨水环境;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4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不合理造成环境失衡的进一步加剧。当今,建立完整有效地水安全治理显得较为重要。为缓解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问题,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用水发展的新观念。由此"海绵城市"理论被提出。文章就"海绵城市"的理论进行分析,对海绵城市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建设思路,提出相对完善的改进意见美味城市理论的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市政技术》2017,(6):113-116
我国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水问题日益突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就必须要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城市给水排水理念,这个新理念就是"海绵城市"理念。首先介绍了城市用水危机的表现及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然后从城市建设相关规划和设计理念、城市水体循环和利用理念、城市给水排水体系的建设和管理理念3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水系空间经常被侵占,导致城市内涝、水体污染、水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凸显。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带来系统化治理的思路,可有效解决城市水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厦门市苏厝溪流域为例,通过分析现状水系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要求,统筹城市空间与水系的关系,提出了水系全生命周期建设的策略及系统治理水系的措施,以解决城市开发过程中的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及水资源问题。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水系规划编制方法,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前期的规划管控、实施中的水系建设及后期的景观营造,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田时弥 《市政技术》2022,(12):173-177
“城市双修”旨在治理城市病,通过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生态功能。由于城市建设开发与理水不同步,导致城市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城市景观、人居安全以及生态稳定性。目前山地城市水环境治理多侧重于水体本身,忽视了山、城、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流域性。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在三明市城区水环境修复策略研究实践中发现:山地城市水环境治理应以山-城-水为治理体系,同步推进山体修复、城市污染源治理与水系生态恢复;并以流域为治理单元,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实施源头修复、过程控制、末端治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水的问题,研究探索了当前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进做法,为威海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海绵城市实施建设的重要依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统筹引领作用.通过剖析以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为指针的海绵专规编制存在的局限性,从问题识别、目标确定、规划措施3个层面对西北半干旱河谷型城市的海绵专规编制提出优化建议,纳入"山-水-城"系统分析方法,增补细化水土流失治理比例等目标指标,整合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同时,合理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最新政策要求。以深圳市光明区鹅颈水为例,介绍了黑臭水体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建设实践。在鹅颈水水体治理中,雨水径流源头污染控制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提质、长制久清”等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协同,在河道整治、绿化景观、雨污水分流改造、正本清源等工程中落实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对雨水径流的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作用,实现了“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的协同。鹅颈水河道治理实施效果表明,流域内的光明水质净化厂进水水量及进水污染物浓度实现双提升,河道已经稳定消除黑臭现象,水环境和水景观均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与城市排水防涝、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从城市用地控制、各层级规划衔接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从城市建设源头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规划思路,进而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以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实施方案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Guitang River, a once natural river breeding a harmonious human-water relationship, is now the longest inland river of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China, suffering from severer water problems such as water shortage, environmental polloution,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which heavily impede the urban development. Commissioned by Changsha Guitang River Catchment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the project team employed 4 mathematic models including a hydrodynamic model of water systems, a water quality model, a hydrodynamic model of drainage networks, and a hydrological model of watersheds to generate an optimal planning scheme for restoring the natural water circulation with the most appropriate planning scheme.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the blue and green ecological network combined with urban functional zoning, natural river restoration, riparian space improvement, watershedscale ecological corridor construction, and neighborhood-scal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The whole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a coordinated planning at the watershed scale to the river scale, and to specific neighborhood projects, is to establish a 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ound ecosystem to balance urban development with ecosystem improvement, while promot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river.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多层面、全方位综合推进,针对目前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通过解析澳大利亚城市水管理目标的转型及水敏城市设计(WSUD)演进过程,将水敏城市设计演进分为萌芽、产生、示范及应用4个阶段,进而分析其演进中的成功经验与前沿趋势,为我国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与低影响开发景观规划设计以启示与借鉴。认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行政与制度建设、设计科学依据、项目监测与评价、项目示范推广,以及处置序列合理组织5个方面进行改进与突破,从而真正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山地公园水环境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庆贺  袁旸洋  刘润  程雪 《风景园林》2020,27(12):98-103
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山地公园越来越多地被赋予生态海绵的功能。山地公园水环境优化不仅有助于解决其自身的雨洪问题,而且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城市洪涝风险,充分发挥海绵效应。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引导,基于山地公园的水文特征研究与水文过程分析,提出分区、分级设计策略以及从源头到末端的水环境优化方法,并以南京市官窑山、李家山公园为例探讨该方法的应用实践。设计后的水文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削峰延时的同时促进了雨水入渗和利用。通过本研究以期对城市建成区类似尺度的山地公园水环境优化设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具有战略地位的城市环境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提出了10个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对城区的延展有着侧重价值。然而,很长时段以来,城区规划特有的环保局限,造成了偏多的环保疑难,阻碍了城区延展。在城市既有的规划建构中,有必要明晰环保这一范畴的疑难,妥善调和城区规划与现有环境的关联,摸索最佳情形下的人居环境。城市规划及接续的建设,都要考量特有的环保问题,明晰可用的处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赣州古城选址于章、贡二江合流处,"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凭借"江河为池""龟背地形"等自然条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构建了"章、贡二江(环城段)-城壕-福寿沟-低洼水塘"的城市排蓄水体系统,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防洪御涝的一种传统模式。赣州古城水系的规划设计理念及营建经验,与当前我国"海绵城市"统筹建设的"源头控制系统、常规雨水径流蓄排系统以及超常规雨水径流蓄排系统"的系统组成,"灰绿互补"的雨水设施以及"蓄排结合"的雨洪控制理念高度吻合。剖析古代城市水系的营建智慧,总结值得当代人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对当前"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殷小寰  於昌荣 《山西建筑》2010,36(34):22-23
从人文环境、功能价值、水环境等方面探讨了濠河综合环境价值的提升,论证了濠河综合环境价值的提升对南通城市发展的作用,并剖析了在濠河综合环境价值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然后结合南通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挖掘出濠河综合环境价值提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童世伟  王力 《城市建筑》2014,(11):29-29
基于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或傍山依河、或依交通要道等的城市布局特点,在水资源作为主导限制因子的条件下,老城区城市用地紧张,绿色空间较少,城市基础设施多以灰色基础设施为主,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解决这些城市问题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城市新区建设时,以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先行,以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途径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严星华《建筑学报》编辑委员会这次决定在广东汕头和福建厦门召开会议,讨论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南方沿海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有益的。向外发展经济中国南方沿海城市本来比内陆城市要早。我们来到汕头和厦门,承两市政府和建筑界热情接待和介绍,深为感激。汕头是新兴海港城市,素有“华南之要冲,粤东之门户”美称。市辖五区和潮阳、澄海二市、南澳一县,市区总面积30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6万人。汕头在1530年前已形成陆地,130年前已海外通商,90年前就有铁路,70年前就有电话,130多年来对外开放的历史,使汕头对外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